APP下载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制度原因探析

2013-04-11肖贵清

探索 2013年6期
关键词:特色政治制度

肖贵清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4)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进步举世瞩目。其原因何在?这是目前国内外学者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有学者认为,中国的高速发展得益于通过改革开放,利用自己的劳动力资源优势,顺利地搭上了经济全球化的便车,实现了自己的发展。也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中国全面转向资本主义,由于中国丰厚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使得资本主义在中国重新迸发了活力,并推动了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还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速发展是利用后发优势的结果。关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原因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在于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1](p8)

一、如何看待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持续的快速发展进步,不仅体现在经济的快速增长,还体现在社会进步的方方面面。

1.当代中国实现了整体的发展和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给世界的最深刻的印象首先是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使中国在短短30多年时间里,迅速成长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比,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位居第10位。到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高达472881.6亿元,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从人均国民收入来看,1978年在有数据参考的188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排第175位,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2011年,在有数据参考的213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已大幅上升至第114位。从城乡居民生活来看,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4元增长到2011年的21809.8元,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增长到2011年的6977.3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年的57.5%、67.7%下降到2011年的36.3%和40.4%,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经济的快速增长,为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以及其他各项社会事业都实现了快速发展,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从人均预期寿命来看,1981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7.8岁,2000年提高到71.4岁,2010年则提高到74.8岁。2005年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67岁,发展中国家及地区为65岁,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不仅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及地区,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从受教育程度来看。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文盲率从1982年的22.8下降到2010年的4%。2010年,我国总人口中具有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口占14.03%,比1982年的6.8%增加了7.2个百分点;具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占8.9%,比1982年的0.6%增加了8.3个百分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快速提升,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2]

2.国外学者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原因的探究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成就,引起了一些国外学者对其原因的思考,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各自的分析,向国际社会讲述着不同版本的“中国故事”。

有的学者认为,当代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如此快速的发展,主要是因为中国作为一个落后国家,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顺利地搭上了全球化的便车,并很好地利用了“后发优势”,通过引进外资、模仿技术、学习管理经验等等,少走了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许多弯路。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认为:“过去30年的经济成功,是中国通过‘改革’和‘开放’充分利用了后发的‘优势’部分所致。”“仅仅‘改革’和‘开放’是难以取得这些成就的。”在他看来,改革这一“内因”,并不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主要原因,真正原因在于通过改革推动了开放,又通过开放搭上了全球化的便车,进而很好地利用了后发优势。他还指出:“客观地讲,中国经济成就至少包括两个主因:已成熟的工业技术和有利于自由贸易的世界秩序。这种发展条件或说机遇来自于世界,具体讲来自西方,而非源自中国。‘改革开放’的贡献在于让中国加入了起源于中国之外的世界潮流,让中国搭上了全球化的便车。后发之所以有‘优势’也在于这种‘便车’已经存在。”[3]

也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之所以在改革开放以后实现了快速发展,主要在于改革开放以后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全面转向资本主义。美国学者乔纳森·安德森在《走出神话:中国不会改变世界的七个理由》、谢德华在《中国的逻辑:为什么中国的崛起不会威胁西方》等著作中都明确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在他们看来,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就是因为中国在经济政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经济方面采取了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实行的种种制度和体制。谢德华指出:“当前中国的增长更多的是通过内化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规则实现的。实现增长的途径是越来越深地与西方融为一体。从本质上说,中国作为一个处于现代化革命高潮的国家,目前正在做历史上从未做过的事情:融入世界体系。”[4](p18)在这里,所谓的融入世界体系,就是要建立和西方发达国家一样的经济政治制度。他们认为,中国在经过对理想社会主义的痛苦尝试之后,终于重新回到了“正确”的道路上来,中国并没有自己真正的发展逻辑,也不可能成为“历史走向终结”的一个例外,资本主义是中国的唯一选择。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源于威权主义政治和自由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从而创造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他们把这种模式称为有中国特色的新自由主义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既通过改革实现经济的私有化、自由化和市场化来刺激经济的增长,又通过在一些关键领域的控制权保持国家的强大调控能力。大卫·哈维在《新自由主义简史》一书中认为,中国确实是一个新自由主义国家,但他有的时候却像凯恩斯主义国家那样行事。所以,他把中国称作是“有中国特色的新自由主义国家”。哈维还引用布鲁克林法学院一位学者的话说,中国正是因为成功地建立了一种国家操控的市场经济,才带来了年均10%这样惊人的经济增长,并提高了相当多人民的生活质量。[5](p163、139)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也曾把中国称为实行新自由主义的典范。中国把新自由主义的理念和本国的实际结合起来,不是通过“休克疗法”,而是以渐进的方式实行了私有化、降低了贸易壁垒,既没有像前苏联那样崩溃,而又实现了高速增长、减少了贫困。

3.正确分析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原因

国外学者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原因的分析,囿于他们各自立场、方法、视角的不同,得出了种种不同的结论,难于揭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其实,通过对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进行深入探究就不难发现,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既不是一些学者所谓的“搭上全球化的便车”那么简单,也不是全面转向资本主义,同样也不存在一个所谓“有中国特色的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

对于当代中国来讲,世界上没有免费的便车。有的国家也许真的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经济转型的机会,搭上所谓的“便车”,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即使有了“便车”的存在,也不是能够“免费”搭乘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把自己的发展寄托在其他国家发展的基础之上,在失去独立自主地位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泰国、马来西亚等一些国家的冲击,用事实证明,“搭便车”是一种危险的行为,时刻有可能让本国的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甚至倒退。而中国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能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则用事实证明,中国的发展建立在独立自主而不是“搭便车”的基础之上。同样,对中国来说,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也不是选择资本主义制度的结果。世界上有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采取的都是资本主义制度,却并没有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更重要的是通过经济的增长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对于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也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国家来说,要像中国一样实现社会的同步发展,却是不可能的。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012年初一篇文章指出,印度可能是继中国之后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然而,印度农村小学的教育水平排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危机不断的阿富汗、也门之后。印度快速的经济增长并未改善其12亿人口的基础教育水平。“在诸如寿命预期、婴儿死亡率、平均受教育时间、疫苗接种等一些生活水平最关键的社会指标方面,这两个国家的差距正在扩大,而不是缩小。”“印度人的平均受教育时间是4.4年,而印度小学的师生比仅及中国的三分之一。”[6]德国《明镜》周刊一篇文章则指出:“印度人早已把卫星送入太空,印度上个星期宣布明年启动其火星探索计划……这是印度的一面——一个正在崛起的世界大国的高技术力量中心,对于这个中心有许多数字可以证明。但印度还有另一面:地球上营养不良的儿童有三分之一生活在这个国家。印度三分之二的居民不得不靠每天不到2美元的收入过日子,超过25%的居民不会阅读和书写。”[7]正因为如此,西班牙《起义报》一篇文章在对比中国和印度的不同发展状况时指出,将经济的发展转化为贫困现象的减少,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依靠社会和政治因素。在中国,这种社会和政治因素显然非常有利。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则主要在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而印度选择的是资本主义道路。[8]

所谓“有中国特色的新自由主义”的观点,似乎揭示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客观原因。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采取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市场经济、鼓励对外贸易等措施,在一些学者看来是采取新自由主义政策的结果。这些改革措施确实给经济发展带来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并不能因此说明新自由主义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源。新自由主义曾经是一些拉美国家、东欧国家以及前苏联改革的指导思想,但拉美“失去的十年”、苏联的解体、东欧国家转型的困境等都证明了新自由主义的失败。如果中国也采取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同样也不会有持续30多年的快速发展进步。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就是一些学者所谓的新自由主义因素,但这些因素不仅没有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而且是为了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俄罗斯《苏维埃俄罗斯报》一篇文章为我们揭示了所谓的“有中国特色的新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区别。文章指出:“我们的‘思想家’不愿意看到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中国的资本主义方式之所以能够造福于人民(而不仅给当权者带来资本),是因为它存在于社会主义制度之中。”[9]

国外学者的各种观点,虽然没有能够揭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原因,但却给予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那就是他们非常注重从制度的视角来进行分析。尽管国外学者有意无意地忽视或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事实,都发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之内,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之谜,寓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中,特别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之中。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符合当代中国实际,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相互衔接、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当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特别是在经济上基本消除了非公有制经济因素,建立了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然而,这并没有带来人们所期望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也遭遇严重挫折。事实上,任何一种经济制度,其是否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决于其是否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毋庸置疑,公有制经济能够在根本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然而现实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不可能是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在总结过去2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如何建立与我国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经济制度。1997年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0](p17)。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当代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经济增长转化为社会进步的前提。一方面,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保障了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最终实现。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社会也在同步发展,经济的增长最终要转化社会的进步,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与此迥异的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尽管经济也取得了快速增长,但广大人民群众并没有能够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法国《回声报》一篇文章形象地指出,印度的现代化列车已经启动,却把数亿穷人留在了站台上[11]。中国之所以能够把经济增长的成就转化为社会的进步,主要取决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也就是人民群众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地位。离开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当代中国不可能取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另一方面,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使社会主义国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基础,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和重要的支柱性产业,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减少经济发展的波动,从而保证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直接决定了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中国之所以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能够继续保持经济的增长,也是因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使国家掌握了更多的经济资源,进而能够实行比较有效的宏观调控,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

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现阶段我国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还不高,与之相适应就必须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也都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水平较高的地区。“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地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地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体现在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也为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给公有制经济带来了压力和动力,激发了公有制经济的活力,这种“鲶鱼效应”对促进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可小视。从根本上来说,当代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是为公有制经济,也可以说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另外,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在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既保证了经济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又使各种生产要素积极参与到社会生产中来,在坚持共同富裕的基础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上,而且要使每个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不具备实行社会产品按需分配的条件。过去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的做法也带给我们惨痛的教训,平均主义不仅没有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反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按劳分配克服了改革开放前“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弊端,通过多劳多得,合理拉开差距,极大地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之初,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业发展的推动,充分表明按劳分配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按劳分配既能刺激劳动者的积极性,同时又避免了两极分化的出现,也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同时,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也激发了各种社会生产要素的积极性。社会生产要素虽然不能创造价值,却是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的源泉,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当它被排他性地占有时,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才能有效地利用它们来发展生产。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生产要素不是十分丰富,只有让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到社会财富分配中来,才能利用它们来推动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因此,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分配制度,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国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的根本原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必然结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由于理论和认识上的不足,计划经济被赋予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计划经济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越来越突出,也促进了人们对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2](p373)这一著名论断,摆脱了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扫清了理论上的障碍。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3](p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激发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高度发达不可逾越的阶段。充分发展的商品经济,必然离不开充分发育的完善的市场机制。”[14](p198)计划和市场是调节经济的手段,并不具有社会制度属性。我们要想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验,建立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反映经济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它是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优势的同时,又通过宏观调控克服着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滞后性、自发性等缺陷。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很容易沦为经济投机者利用的工具,损害经济的长期发展。一位意大利经济学家指出:“全球化对中国是有利的,因为他们控制住了全球化的进程。西方则完全依赖市场,任凭市场支配,任凭投机行为给我们造成伤害。今天的西班牙和意大利对投机者没有抵御能力,就是因为它们的市场是完全开放的。”[15]与一般意义上的市场经济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其精华,而又去其糟粕,保证了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是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16](p69)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是其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根本政治制度。第二层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共同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三层次是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政治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许多突出的优势。

中国的政治决策效率很高,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前提。弗朗西斯·福山指出:“中国的政治体制最重要的优点就是能够迅速做出众多复杂决定,而且决策结果还不错,至少在经济政策方面如此。”[17]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同的意见或不同的选择,并经常会陷入到长期的争论之中,而错失发展的机会。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曾陷入到要不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争论,并一度使改革陷入停滞。而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后来迅速做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决定,做到“不争论”,主要源于中国的政治体制,既讲民主,又讲集中,不会因为追求所谓的民主而陷入到无谓的争论之中,从而丧失发展经济的大好时机。印度一直被西方国家看作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但印度的所谓的民主制度却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印度经济社会的发展。印度公共政策选择中心主任、前财长顾问、经济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莫汉·古鲁斯瓦米指出:“事实上民主制度在目前这个阶段对印度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反而更多地表现出拖累发展的副作用,因为一方面民主决策速度较慢,另一方面很多政治家的精力都集中在如何在竞选中连任,而不是像中国政治领导人那样投入更多精力关注发展。”[18]

中国的政治制度决定了中国可以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做出长远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决定了无论党还是政府,其各种决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也决定了党和政府的各种决策容易达成共识,并顺利实施。而一些西方国家的利益集团还经常利用所谓的民主制度,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争论不休,导致政府决策难产,阻碍经济的顺利发展。意大利经济学家纳波莱奥尼指出:“从经济角度讲,民主并不是障碍。但是,我们今天施行的民主并非真正的民主。在过去20年间,也就是全球化发展的期间,我们的民主一直在为金钱寡头服务,而不是为人民服务,这就是西方民主不起作用的原因。”[19]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因为代表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才不会陷入这种无谓的争论,也没有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无休止的政治斗争之中,而是集中精力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本质上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某些利益集团的斗争工具,因此政局稳定,保证了执政者能够真正为人民利益考虑,而不仅仅是为了明天的选票去进行政治表演,所以也才能做出能够真正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政治决策。“在政治上,中国的高层领导和地方政府的领导变动周期相对较长。这就减少了短期机会主义行为。我们经常看到,在短期选举政治的国家做真正的长期决策打算几乎是不可能的。”[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决定了政府可以在必要的时机对经济做出直接干预。实际上,屡次发生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使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认识到,单靠那只“看不见的手”并不能确保经济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在市场失灵的时候,也需要国家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然而,由于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限制,导致一些国家在经济出现危机之时,只能眼睁睁看着经济形势日益恶化,而不能通过干预来挽救经济。而在中国的体制下,容易就干预经济的决策达成共识。世界银行一位官员指出:“中国政府的干预没有任何思想包袱,相比之下,美国政府处理雷曼兄弟公司事件时,即使是在危机形势下,时任美国财长保尔森或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要直接干预市场也很困难。”[21]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对于任何一个正处于改革进程中的国家来讲,稳定显得尤为重要。改革本身就是利益的调整,势必会引发一些不稳定因素,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社会的混乱,进而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动荡而导致经济发展进程被迫中断的事例一再表明,对于发中国家来说,保持一个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意义非凡。邓小平也曾经多次强调稳定的社会环境对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中国要摆脱贫困,实现四个现代化,最关键的问题是需要稳定。”“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国什么事情也干不成。”[22](p348)“中国人这么多,底子这么薄,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 稳定压倒一切。”[23](p331)保持一个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亟待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国家来说,意义不言自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都跟我国能一直保持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在总结我国多年民主政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符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能够发挥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政治局面。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24](p24)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们所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现了三者的有机统一。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其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能够真正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我国正处于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一个能够代表各阶层、各族人民利益的政治领导核心,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去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内容。切实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根本目的。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扩大了人民民主,保障了人民的各项权利,极大地激发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根本要求。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也是现代文明国家的一项重要标志。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精神实质。正是因为三者的有机统一,我国政治制度才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才能不断前进,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繁荣昌盛。

实践证明,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层次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25](p372)党的十八大也提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26](p17)我们应该坚定制度自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日益完善,将进一步保障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 以上数字均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E].http://www.stats.gov.cn/.

[3]陈志武.再谈“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J].国际金融,2008,(4).

[4][美]谢德华著,曹槟、孙豫宁译.中国的逻辑:为什么中国的崛起不会威胁西方[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5][美]大卫·哈维著,王钦译.新自由主义简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6]印度学校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N].参考消息,2012-02-02(8).

[7]甘地和盖茨之间[N].参考消息,2012-09-10(10).

[8]中国和印度:哪种发展模式更成功?[N].参考消息,2005-02-19(4).

[9]中国的成就存在于社会主义制度之中[N].参考消息,2003-09-15(8).

[10]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1]社会两极分化阻碍印度崛起[N].参考消息,2010-03-31(3).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3]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4]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5]中国经济制度相比西方有优越之处[N].参考消息,2011-09-21(14).

[16]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7]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道路[N].参考消息,2012-06-25(12).

[18]印度要“追赶中国龙”须借鉴中国模式[N].参考消息,2009-09-17(14).

[19]中国经济制度相比西方有优越之处[N].参考消息,2011-09-21(14).

[20][21]中国治理模式有四大系统优势[N].参考消息,2011-12-07(14).

[2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特色政治制度
特色种植促增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完美的特色党建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