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集中体育运动学校”的困惑与出路
2013-02-15游永豪
宋 旭,游永豪,王 强,汪 辉
体育运动学校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基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为金牌大国目标的实现立下过赫赫战功。但在社会转型中所暴露出的一些矛盾和冲突已成为众矢之的。然而,“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的定论、“稳妥处理、预防改革造成的滑坡现象”的警示及树立的“体育强国”目标,决定了体育运动学校依然是中国体育后备人才的核心资源库。因此,体育运动学校良性发展也成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体育运动学校的多种培养方式中,“三集中”(集中住、集中学、集中训)的培养方式在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和特殊的地位。“三集中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三集中体校”)如何在新的历史机遇中提升生存力、发展力,如何“有效探索体校学生的适时分流,如何形成文化课教育、职业培训、大学深造和就业”[1]的培养体系是它面临的现实问题。揭示“三集中体校”的问题根源,寻求可行性对策,这对促进“三集中体校”的客观、理性、健康、有序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困惑与尴尬
1965年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提出:“各地都应集中力量办好重点青少年业余体校”,“三集中体校”登上历史舞台,在“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2]的思想引领下,各级“三集中体校”从项目、选材、训练各方面建立起了更为完善的训练体系,大大提高了我国竞技运动水平,“这一体系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3]”。同时体校也成为区、县、市的体育文化中心,其社会地位不断提升。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上大学容易,摘金夺银艰难,“三集中体校”失去了以往的魅力,不再是青少年羡慕和渴望的去处。造成了生源数量和质量的严重下降,成材率、输送率受到了巨大影响,在改革开放中缺失了话语权,以至于改革初期就有166所业余体校关闭和停办,尚存的体校也纷纷寻求出路[4]。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体育传统学校”之类的改革思想。这在促进改革的同时,无疑成为影响“三集中体校”生存与发展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大量“三集中体校”撤并为“一集中”业余体校,业余训练成为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体,幸存的“三集中体校”,仍“有84.7%的学校生源不足,一些学校招生人数逐年严重下降”[5],处于“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尴尬境地。“三集中体校”数量减少与生源严重不足已严重影响到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竞技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存在的问题
关于体校问题的解释在于领导体制、经费单一、师资队伍水平低下、学训矛盾突出、经费不足、硬件设施不足、生源紧缺、培养人才效率低下等多重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硬件设施、改革竞赛制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有益的改进意见,但实践中体校依然是举步维艰。究其根源,体校问题存在的关键不在于培养什么人,而在于如何培养人,如何科学设计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和培养模式,如何有效实施教育行为。
2.1 观念和认识有误——“三集中体校”学生的“学训矛盾”表面突出
“学训矛盾”日益突出,几乎成为影响和制约体校生存的关键问题,并得到共识。但事实与共识并不一致,在对文化学习和训练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三集中体校”学生对文化课学习很重视的占15.8%,对训练很重视的占58.2%;对文化课学习比较重视的占23.0%,对训练比较重视的占25.0%。由于多年来受以运动训练为主、文化学习为辅的错误思想影响,体校普遍认为大运动量训练后学生的身体疲劳度加大,学生上课睡觉十分普遍。文化教师、管理者意识淡薄,也有无奈,但严重缺乏有效管理和引导,以至于学生出工不出力,上课效果不佳,吃喝玩也自然成了学生训练外的生活主题,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存在严重失衡,而这些问题却被错误地归结为“学训矛盾”。这实质上是存在“学”、“训”两者重视程度差异的矛盾,表面上是“学训矛盾”,但真正存在“学训”矛盾的不是“三集中体校”,重点在业余训练学生。由于对“三集中体校”学生的“学训矛盾” 认识的不全面,必然影响学生培养教育体系的科学建立,思想认识的偏颇是影响体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因素。
2.2 视野的偏差——“三集中体校”的唯一价值标准在于输送多少运动员
在体校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竞技水平、竞技功能或者是培养、输送了多少市级、省级运动员,获得了多少省、全国、世界冠军,这些荣耀和运动级别自然成为体校生存与发展的资本和命脉,也成为体校唯一的价值标准。在此影响下,竞技运动水平是体校培养人才的核心任务。整个学校教育围绕此目标展开,注重优势项目梯队建设,基础性、群众性项目被弱化,再加上“学训”主次分明, “学训”关系破裂,导致体校在培养方向的单一化和价值标准的唯一性思想的指导下,造成了重体轻文的狭隘发展,结果是体校培养的人才综合素质不高、发展空间有限,使“三集中体校”的路越走越窄,难以经得起社会发展变革浪潮的冲击,以至于走到今日捉襟见肘的窘境。
2.3 出口的盲区——获得等级运动员是“三集中体校”学生的唯一出路
我国大部分省在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中的体育考试测试项目只是四项基本素质,在这一标准的遴选下,体校学生的专项特长和优势无法展现。面对普通招生的高文化标准,体校学生的竞争力不足,体校生源与普招无缘,只能是慨叹。在国家积极推进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运动员等级准入的政策推动下,运动等级是成为竞技体育水平标志和升队、升学、就业的重要条件,获得等级证成为各级体校绝大部分学生升学的唯一出路,也成为了传统学校、普通中学生纷争的焦点。然而,体校学生在竞争大学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升学资格中又暴露出文化成绩的短板,依然是优势不足、困难重重、挫折不断、升学无路等困境扑面而来,形成制约体校出口的瓶颈。狭窄的出口体系严重影响体校招生、训练、学习、管理等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出口不畅、进口受阻、管理艰难的局面,也导致了“三集中体校”大量萎缩的恶性循环。为此,谋划好各级体校学生出路是解决体校发展的问题之本。
3 定位与出路
3.1 转变观念,准确定位
(1)“三集中体校”是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之根基和命脉,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在2001年至2004年奥运周期中,我国共获得391项世界冠军,其中95%的运动员出自各级各类体校”[6]。这沉甸甸的收获,彰显着体校在竞技体育的地位。然而,回眸历史,俯瞰现实,我们还能发现,除带着冠军光环的英雄们活跃于体育舞台外,绝大部分体校毕业生业已成为各级、各界的体育骨干、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管理者、体育指导员、体育产业淘金者,是各个单位、行业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在推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扮演着各自不同的重要角色——体校培养出了具有多元特点的体育人才。可见,体校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的是上承专业队,下启体育爱好者和培育各级各类体育人才的基础作用,在推进我国体育各项事业发展中做出了极大贡献。为此,更应全面、正确认识“三集中体校”在促进大众体育、学校体育或体育产业中的特殊贡献和战略地位。 体育强国的要求是竞技体育一流、健身蓬勃开展、体育产业兴旺发达、体育文化独具魅力。作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训练重要基地的“三集中体校”,其功能决定了在体育强省和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将成为“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工作的新起点和动力根源,并不断彰显其多元功能,必将是未来体育事业发展的纽带和桥梁。
(2)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建立资金保障体系,集中优质资源,打造“三集中”的城市体育文化核心区。抓住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优先加大“三集中体校”的体育文化区的硬件建设力度。采取政府投入、体校融资、合建共用等方式,整合共享各类学校资源,分步实施,建设好“三集中体校”发展的物质平台。在体校纳入九年义务教育政策背景中,抓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利时机,尽快融入到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争取地方政府的硬件投入,不断改善条件。在积极吸纳当地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抓住扩大就业的时机,采取社会聘用教练员、文化课教师等方式,充分利用好优质的社会资源,引入激励机制,以满足社会对“三集中体校”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的更高需求。建立体育局项目可行性和奖励性投入机制。一方面根据本省体育项目布局,采取项目可行性投入;另一方面,针对体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不同类型,建立在各级各类体校学生升学、升级等输出奖励制度。变政府直接投入为项目和奖励资助方式,不断改善条件,以促进各“三集中体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2 政策支持,多元发展
正视“三集中体校”学生发展目标的差异性,树立正确的多元体校价值观,建立和完善入学招生、培养(培养方案、评估、管理)、输送(升学、升队)、奖励等政策体系及多元发展的教育培养体系。体校学生主客观能力和水平的不同,形成了多元发展目标的必然趋势。体校理应为运动员培养提供多元发展平台和育人环境,构建完善的多元发展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针对体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应强化早期“专业化”思想,树立体育职业特色教育理念,调整目前体校教育培养目标单一的思路,构建面向社会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有机结合,充分满足“特长性”需求的体育职业教育体系。按照“专业化”、“职业化”和“特长性”的“三集中体校”学生分类培养教育思想来提升体校培养质量,解决“三集中体校”可持续发展的阻滞问题。
其次,针对体校生存与发展,应搭建两个政策平台(升学、升级),根据学源特点构建三大培养模式(高水平运动员和普招、专业队、对口升学),以促进体校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途径。
第三,树立体育职业教育思想,构建面向社会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有机结合,充分满足“特长性”需求的体育职业教育培养和升学政策体系,提高培养质量,拓宽出口途径。
最后,调整体育专业招生政策,增加专业技术考核权重。采取文化考试和体育专项、身体素质、运动竞赛成绩综合评分方式(文化分+体育专项分+身体素质分+运动竞赛成绩分)。以突出不同特点普通高中生、运动员的各自优势,提供优化发展平台。这样,一方面能优化体育专业生源质量;另一方面给体校学生提供发挥特长的空间,增大体校的吸引力。真正把有体育特长和文化成绩优良的学生吸入到体育系统中来。通过专业培养提升专业水平,培养专业人才,优化和催化体育循环系统。
3.3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根据体校学生的培养特点和所具备的能力素质,充分利用好现有升学政策,积极创造条件,拓宽出口途径,做到既要“招得进”,又要“送得出”。针对各级体校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目标需求,强化入学管理,针对“三集中”与“一集中”学生特点实行体校分类注册制,建立体校分类培养方案和管理办法。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体校学生竞技比赛办法,增加等级运动员审批数量;另一方面改革运训、民族体育单招对运动等级的条件限制,对体校生源可不受等级条件均可报名参加单招。同时,以各省体育局为主体推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数量和质量提升,特别是加大体育院系的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数量力度,拓宽等级运动员升学机会。努力构建家长、体校、教练员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加强体校内涵建设,有针对性抓好文化学习,提高学生文化应试能力,增大升学机率。
“对口”招生是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的一种方式,是国家有目的、有计划地从职业中学毕业生中招收高校学生的专项措施,以满足职业中学毕业生升入大学继续深造的要求,也是国家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突出以人为本、改革评价制度、完善职教体系、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和形成特色而设立的一种考试制度。对口高考体育招生的对象只限于职业教育体系的毕业生,“三集中体校”性质属于职业教育,对口招生有利于展示体校学生运动专长和优势。应积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利时机,利用对口招生的有利政策,为“三集中体校”学生升学提供更广的空间。
“体育强国”和“坚持和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体育发展,给体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体校应及时把握体育发展的趋势,科学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以先进的体育人才观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各级各类体育人才已势在必行,这是历史赋予体校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有市场就能找到资源,只要机制对路就能产生效益。体校生存与发展依赖的是学生的培养,标本兼治才能相得益彰。在我们面对体育的多元需求时,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以高度责任感设计好体校学生的培养和出路途经,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实现由数量扩张向结构调整再到层次提升的转移。
[1] 刘鹏.《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座谈会上讲话[Z].2010.
[2] 国家体委.国家体委关于加速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R].2010.
[3] 池建.再论竞技体育发展中及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6):729~730.
[4] 赵丹,等.少体校的现状及发展[J].辽宁体育科技,2004,26(6):9~10.
[5] 金学斌,等.我国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办学模式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
[6] 我国95%的世界冠军出自体校[N].工人日报,2005- 11.
[7] 周莹.举国体制新内涵下“三级训练网”的继承与发展研究——以辽宁省为例[EB/OL]. http://www.sport.gov.cn/n16/n1152/n2523/n377568/n377613/n377733/1101312.html2009- 05- 05.
[8] 刘桥.少体校的困境和出路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06(2):40~41.
[9] 樊智军.我国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省区巿级)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6):789~792.
[10] 样钢,姜彩楼,静铁.陕西省体育运动学校(地、巿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5):54~56.
[11] 高松山.河南省体育运动学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5(5):15~18.
[12] 陈猛醒,沈新宇,赵少雄.海南省东部地区业余体校人才现状与改善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102~104.
[13] 李建英,曲宗湖.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5(10):3~11.
[14] 张爱平.影响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业余体校训练的主要因素[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3):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