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廉洁从政之基

2013-02-15季建林

探索 2013年6期
关键词:空想共产党人理想信念

季建林

(中共南通市委党校,江苏 南通 226007)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源泉,也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和政治灵魂。信仰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有坚定的信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新形势下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决反对腐败,健全制度、严明纪律、强化监督、坚决惩处是必要的,但是,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那一切都无从谈起。进行坚定理想信念教育,是廉洁从政的必修课。

一、理想信念:共产党人使命的精神支柱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要求,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一)理想信念: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来到人世间,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制造了巨大的罪恶与灾难。从“羊吃人”式的对农民残酷剥夺和对工人的残酷压迫,到消灭土著人、贩卖黑奴、进行海外殖民掠夺,再到制造经济危机,发动侵略战争,罪恶重重。如何消除资本主义的罪恶,以新的社会取代之,就成为社会理性者的思考。从空想社会主义者到社会主义者再到共产党人,都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理想信念

1.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空想社会主义亦译作“乌托邦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亦即乌托邦社会主义者的理想,指空想社会主义者在科学社会主义出现前的一种社会理想,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制度、政制结构的性质和特征的要求与设想。它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客观上反映无产者要求,幻想建立美好的社会。“空想社会主义”一词常与“空想共产主义”通用。广义的“空想社会主义”包括“空想共产主义”在内[1](p127)。

空想社会主义在其3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6、17世纪对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写,主要代表有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主要特点是揭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给被剥削和被压迫者带来的灾难和罪恶。第二阶段,18世纪的直接共产主义理论。主要代表有摩莱里的《自然法典》、马布利的《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和巴贝夫的《平民宣言》。主要特点是:用理性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从法理的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把社会主义建立在自然法学说基础上,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理想社会的基本原则。第三阶段,19世纪初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代表有圣西门的《论实业制度》、傅立叶的《全世界的和谐》、欧文的《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等[1](p128)。

空想社会主义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有的著书立说,批判和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宣传社会主义,有人甚至为此受到迫害囚禁以至牺牲生命而不悔;有的身体力行,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试验,有人甚至为此放弃贵族身份,散尽家产为工人阶级利益而奋斗。

2.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空想社会主义尖锐批判了资本主义的旧制度,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弊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虚伪和不合理,严厉抨击了资本主义的利己主义和道德。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主张和合理的预测,提出了一些具有唯物史观思想萌芽的观点,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珍贵的思想材料,但是,空想社会主义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不了解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随着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成熟,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完成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逻辑论证。“现代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这两个事实为依据的。”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它第一次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之作[1](p128)。 《共产党宣言》中阐发的人类社会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必然发展,成为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无数共产党人为了实现这样的理想信念,前赴后继英勇奋斗,谱写了推进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辉煌篇章。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一)探索民族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列强入侵,使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甚至亡国亡种危险境地。为了挽救中国危亡,各种思想和主张在中华大地激荡,从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康梁变法、辛亥革命,各种政治力量和英雄豪杰,登上历史舞台,英勇奋斗,但都未能解决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课题。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以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为自己的历史使命,英勇奋斗90多年,领导中国和中国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实现了三个伟大历史性转变:(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性转变;(2)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3)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三件大事”、“三个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2]。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从而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共产党人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这条道路、这个理论体系、这个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共产党人要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三、廉洁从政:共产党人执政的必然要求

廉洁从政,是共产党性质宗旨所然。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章程纪律,都决定了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

(一)腐败使党面临巨大的危险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我们的党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在我们党面临的诸多挑战与危险中,腐败是最致命的。我国反腐败斗争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反腐败斗争也面临严峻挑战。我们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对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有一个科学分析和全面评估。

当前,我国腐败问题严重,呈如下特点:(1)县处级和基层干部违纪违法严重。从2007年11月至2010年底,全国共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16082人,其中,县处级干部14738人。同时,一些基层管理部门和基层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增多。从2007年11月至2010年底,共处分基层站所工作人员38464人,其中2010年处分违纪金额在千万元以上的乡科级以下人员171人。(2)一些高级领导干部腐败,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近年来,一些高级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突出,政治影响极坏。除部长、省长外,还有高级法院院长、省委组织部长、省纪委书记、省检察长等。从2007年11月至2010年底,共处分省部级干部和中央管理企业高官44人,地厅级干部1300人。(3)一些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伙同犯罪现象突出。某些领导干部通过打招呼、批条子、给“政策”等方法为配偶子女和亲友要工程、要项目,低价套取土地等资源,谋取不正当利益问题突出,金额巨大。(4)窝案、串案明显增多。有的单位是领导班子集体贪腐,有的案件涉及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一案串出多案。(5)腐败现象向多领域蔓延。现在,腐败不仅发生在一些权力集中部门和岗位,不仅发生在土地、矿产资源、工程建设等经济领域,而且在过去被人们视为“清水衙门”的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司法机关、社会保障、慈善机构、社会团体、中介组织等领域和行业,也常有腐败发生,甚至发生大案要案。(6)腐败行为日趋复杂化、隐蔽化和智能化。有的腐败分子利用权力,将正常工作变成权钱交易利益交易;有的腐败分子将腐败行为变成“期权”,退休后到关系人处享有丰厚待遇;还有的腐败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作案,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隐蔽性。(7)多种腐败行为集于一身。不少腐败分子,尤其是一些高级领导干部和国企高管,集政治蜕变、经济贪婪、生活腐化、作风专横于一身,甚至毫不掩饰地“炫富”、“炫权”、“炫情人”。(8)腐败分子外逃和向海外转移资产数额巨大。2007年11月至2012年6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643759件,结案639068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68429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4584人。全国共查办商业贿赂案件81391件,涉案金额222.03亿元。

腐败对我们党的危害是致命的,必须坚决遏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各级党委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对一切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都必须严惩不贷,决不能手软。

(二)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每个人都有梦想。现在大家在讨论中国梦。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并强调,“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造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历史告诉我们,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理想信念会化为推动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激情与能量。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凝聚力、战斗力的源泉,也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当下,一些党员干部走向腐败堕落,无不是因为理想信仰这根主心骨出了大毛病。可以说,新形势下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健全制度、严明纪律、强化监督、坚决惩处必不可少,但要是理想信念先动摇、先变质了,那一切都无从谈起。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如何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一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要坚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这个理想信念是基于这样的理由:第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回顾近代中国历史,中国人民在一次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斗争中逐渐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是为劳动者争取权益的,强调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建立真正的由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所揭示的人类社会未来,恰好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第二,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经济上,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2万亿,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230美元,发展到现在的6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用发展成就书写了中国奇迹。在前进的道路上,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对自己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充满自信。

二要践行宗旨,推动科学发展。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行为反映出来的,离开了实际行动,理想信念就变成一纸空谈。首先,要践行宗旨。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在出台各种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政策上,一定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次,要推动科学发展。破解发展难题,一定要按照党的十八大重大战略部署,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创新驱动中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践告诉我们,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攻坚克难,彰显宗旨。

三要用坚定理想信念修身立业。人生如屋,信仰如柱。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共产党一门永不结业的必修课。共产党人只有始终不渝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才能明确奋斗目标和方向,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意志和献身精神,才能自觉履行党员的义务,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党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之所以能够带领和团结全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共产党人有着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一种力量、一面旗帜、一个方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为之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人更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作为一种传承、一种坚守,化作一种自觉行动。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原则,辨得明方向;才能在金钱物欲面前,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在各种社会思潮面前,才能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这些部署,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自觉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增强党性锻炼,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始终把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作为人生永恒的追求,矢志不移、振奋精神、克难前行。

[1]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简明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

[3]高慎独.共产党员应牢固树立人民观[J].理论与改革,2007,(5).

猜你喜欢

空想共产党人理想信念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共产党人的感情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警惕“空想”
小老虎种花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下)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上)
警惕“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