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
——兼论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2013-02-15

探索 2013年6期
关键词:特色制度

秦 宣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全会还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段话,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把“实现中国梦”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凸显了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

一、实现中国梦需要制度保障

古人云,“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这表明,制度建设是治国理政、抓好各项工作的根本。历史经验也表明,办任何一件事情,目标确定之后,路径选择很重要,制度安排更加重要。任何一个美好目标的实现,必须有好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否则,再理想的目标也难以实现。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曾极其精辟地指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1](p333)。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江泽民同志也十分重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他强调:“中国要强盛,中国人民要走向共同富裕,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始终坚持我们已经建立并正在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所决定的基本原则”[2](p33)。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更加重视制度建设。2010年,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着力在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中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党的十八大更加强调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2013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这些重要论述,都是对制度重要性的诠释。可以说,制度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实现中国梦,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作为根本制度保障。在当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都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习近平同志在讲中国梦的时候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可以说,实现中国梦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和人民共同承担的“实现现代化”这一历史任务在现阶段的两种不同表述方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国梦,都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实现途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行动指南,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根本保障。

实现中国梦,需要共同的规则和制度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p187)。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道格拉斯·诺斯说:“制度是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讲,它们是为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4](p3)。协调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需要共同的底线规则,需要共同的制度机制。世界各国的现代化经历表明,社会利益多元化必然导致需求多元化,多元化的利益必须在共同的制度框架下实现。虽然各个利益群体都会把维护自己的利益作为处理社会关系的首要原则,但是,如果共同遵循了制度规则,各利益群体之间还不能进行相对平和地协商对话,就可能将社会矛盾推到极端,导致剧烈的社会冲突。中国现阶段已经建立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就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的规则,离开这一制度体系,社会将无法步入正常运转的轨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我们逐步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和其他各项具体制度是密不可分的。

实现中国梦,需要通过制度机制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必须汇聚起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必须充分激发全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而这种力量的汇聚,这种活力和创造力的激发,不能仅仅依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释放出来的物质利益刺激,也不能仅仅依靠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释放的精神动力,还必须构建合理有效的制度机制,使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利益、个人利益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在激发个体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好全社会的利益。只有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使每一个人都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梦才能如期实现。

二、实现中国梦需要制度自信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5](p12)。这一概括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由根本层面的制度、基本层面的制度、具体层面的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组成。历史已经证明,并且还将继续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保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遭到不同程度的质疑,现在总有一些人借机宣传西方的制度,试图改变我国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各项具体制度。分析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很多人对已经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缺乏应有的自信。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进一步增强制度自觉和制度自信。

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具体国情,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历经艰辛曲折,经过长期实践探索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一制度既不是传统封建制度的延续,也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复制,而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的伟大成果,凝聚着无数中华儿女的心血和智慧。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制度的作用不可替代。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实现中国梦必须具有制度自信,必须继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这一制度,由于它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保证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因而有利于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由于它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保证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而有利于切实体现人民意志,反映人民呼声,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由于它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汇聚各方面人士的智慧和力量,也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由于它坚持基层民主制度,因而有利于保障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提高群众的民主素质和民主管理能力。

这一制度,由于它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具有最大限度地发扬人民民主、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政治优势,因而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有利于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中国力量。

这一制度,由于它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有机结合起来,把有力的宏观调控与灵活的市场机制结合起来,既克服了传统计划体制的弊端,也较好地解决了市场失灵的问题,具有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经济优势,因而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从而有利于协调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和个人的梦。

这一制度,由于它始终以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价值取向,并围绕这一价值取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管理体制的制度设计,具有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优势,因而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

这一制度,由于它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既能充分反映人民意愿又有利于形成全体人民的统一意志,具有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因而有利于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扫除实现中国梦的体制机制障碍。

这一制度,由于它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兼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具有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共同理想、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优势,因而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从而为实现中国梦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体现了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正是由于我们建立了这一制度,我们才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历史进程,才成功地应对了重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国梦才有可能实现。

三、实现中国梦需要制度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色鲜明、富有成效,是实现中国梦、推进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但这一制度从探索到形成只有几十年的时间,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仍然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比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上形成了强烈的破坏制度才能获益、遵守规则就会吃亏的意识,滋长了各种形式的机会主义。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之中,轻视甚至忽视制度作用的现象仍然存在。各个领域的寻租行为挫伤了社会正义,降低了社会容忍的底线。在制度体系中,一些现有制度对新形势新任务“不适应”、“不管用”的问题,新旧体制交替期间出现了“制度漏洞”、“制度缺失”问题,不同制度之间不配套甚至相互冲突问题,等等,还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在制度实施和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有制度不执行、有些制度流于形式因而难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等问题。这表明,制度供给不足仍然是制约社会良性运行的短板,制度问题仍然是解决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制度建设仍然是推进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邓小平同志1992年在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6](p372)。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了进行制度创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完善这一制度的具体要求。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5](p18)。在十八大确定的目标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也说明,建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至少是实现中国梦的第一个百年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的部署,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围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完善这一制度,在充分吸收借鉴古今中外制度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这一制度,通过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

——在经济建设方面,“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此,我们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在政治建设方面,要“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此,要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建设法治中国;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在文化建设方面,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在社会建设方面,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要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在党的建设方面,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特别注重制度建设,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

总之,通过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进而使我们的制度“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1](p337),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而日臻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又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因此,我们必须把实现中国梦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统一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美]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特色制度
特色种植促增收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小镇党建怎么抓?
“特色小镇”看“浙”里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论让与担保制度在我国的立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