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ⅡB-Ⅲ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3-02-15李秋波刘国龙关明媚雷蔚华余丽萍甘庆权

天津药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鳞癌放化疗白细胞

李秋波,刘国龙,关明媚,雷蔚华,夏 薇,余丽萍,甘庆权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 510180)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3.5万,约占全球发病数量的1/3。临床中宫颈癌发病率年轻化,中晚期病人占就诊患者的多数,影响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存期。近年来一些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1]提示,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可以缩小病灶,增加手术切除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复发和转移,成为中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模式。本研究就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ⅡB-Ⅲ期宫颈癌的近期和远期临床效果加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3月—2008年3月本院初治的临床确诊为ⅡB-Ⅲ期的宫颈癌患者116例,患者入院前均未接受盆腔及全身放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术前同步放化疗组,58例)和对照组(术前单纯放疗组,58例)。治疗前均经阴道镜下取材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原发恶性肿瘤。全部病人治疗前均予腹盆腔MR平扫及增强扫描。按2001年FIGO分期,观察组患者年龄28~65岁,中位年龄43.6岁,ⅡB期22例,ⅢA期18例,ⅢB期1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6~70岁,中位年龄为45.2岁,ⅡB期24例,ⅢA期19例,ⅢB期15例。观察组病理类型:鳞癌50例,腺癌6例,腺鳞癌2例;对照组病理类型鳞癌50例,腺癌7例,腺鳞癌1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常规检查均无放化疗禁忌证。放化疗前,均征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两组患者年龄、肿瘤分期等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观察组及对照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射线为6MV高能X射线。照射靶区包括宫颈肿瘤,宫旁组织区,部分髂总、双侧髂外、髂内、闭孔、骶前等淋巴结引流区。放疗设备:①philip ACQ Sim模拟机;②Pinnacle3 7.6版本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系统;③Eleketa Precise 医用直线加速器。放疗方法:盆腔盒式放疗,“B”点为宫颈癌体外照射剂量参考点,46-50Gy/23-25F/5周。同步放化疗组放疗期间配合化疗,在放疗开始时予紫衫醇135 mg/m2,d1,静脉滴注;顺铂20 mg/m2, d1-3,静脉滴注,并予预防性抗过敏处理,预防消化道反应,3~4周重复1次。两组均在放疗结束后即重新进行盆腔MR扫描,决定能否进行手术治疗。放疗完成后2周内行手术治疗。

1.3观察指标①降期情况:放疗结束后MRI评估肿瘤消退情况。②比较两组手术切除率、术中出血情况、组织剥离的难易程度。③术后进行随访,并统计两组的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随访最晚至2013年3月。失访日期认为患者死亡日期。

1.4疗效评价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CR+PR为有效,SD+PD为无效。

1.5毒副反应评定化疗反应的评定参照WHO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级标准。放疗反应的评定参照RTOG急性放射损伤的分级标准。

1.6统计学处理应用SSPS 13.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两组患者的生存率采用寿命表法计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术前肿瘤消退情况比较观察组CR 0例,PR 50例,SD 8例,PD 0例,有效率为86.2%;对照组CR 0例,PR 36例,SD 22例,PD 0例,有效率为6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的主要毒副作用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膀胱炎,其中以骨髓抑制的处理较为重要。观察组出现白细胞减少共56例(96.6%),其中Ⅰ度白细胞减少32例(55.2%),Ⅱ度白细胞减少16例(27.6%),Ⅲ度白细胞减少8例(13.8%),无Ⅳ度白细胞减少;出现血小板减少18例(31.0%),其中I度减少12例(20.7%),Ⅱ度减少6例(10.3%),无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出现。而对照组仅出现白细胞减少24例(41.4%),其中Ⅰ度白细胞减少16例(27.1%),Ⅱ度白细胞减少8例(13.8%),无Ⅲ-Ⅳ度白细胞减少患者,也无血小板减少患者。观察组在骨髓抑制方面明显多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经升白细胞及升血小板处理,均能完成术前相关治疗。观察组放射性肠类Ⅰ-Ⅱ度共22例(37.9%),而对照组放射性肠类Ⅰ-Ⅱ度共12例(20.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症处理后未影响治疗。两组的胃肠道反应及放射性膀胱类均较轻,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

2.3手术情况两组在放疗结束后2周内实施手术。观察组的手术切除率为77.6%(45/58),术中见肿瘤明显缩小,轻度纤维样粘连,周围小血管闭塞,出血少,易剥离。对照组手术切除率46.6%(27/58),术中见肿瘤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缩小,出血少,易剥离。观察组的手术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难度、术中出血方面两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

2.4远期疗效随访至3年时,观察组45例病人中失访1例,死亡1例;而对照组27例病人中,失访0例,死亡1例,两组3年存活率无差异(P>0.05)。随访至5年,观察组45例病人中失访3例,死亡3例;而对照组27例病人中,失访4例,死亡4例。观察组的5年存活率为87.7%,明显高于对照组(7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宫颈癌是我国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对于宫颈癌早期(ⅠA-ⅡA期)患者的治疗模式已经基本成熟且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临床中宫颈癌发病年轻化,非鳞癌增加也受到关注,中晚期宫颈癌占就诊患者的多数,严重影响着这一群体的治愈率,因此关注中晚期宫颈癌综合治疗,提高疗效成为临床面临的重要课题[2]。

临床中宫颈鳞状细胞浸润癌,占80%~85%[3]。临床资料表明,即使ⅢB期鳞癌也较少发生远处转移,其放疗效果好,但不规范治疗局部控制率差[4],由此提示,如果术前能够缩小肿瘤,控制宫浸润及盆壁的侵犯,然后予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则有可能明显提高治愈率,并且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尤其对ⅡB-Ⅲ期宫颈鳞癌,可能是最大的获益群体。

在过去传统治疗中,中晚期宫颈癌公认的治疗方式是放疗。然而,近年的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表明,以铂类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较单纯放疗能明显改善ⅠB-ⅣA期患者的生存期,使宫颈癌复发危险度下降40%~60%,死亡危险度下降30%~50%[5],因而奠定了同步放化疗在中晚期宫颈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被美国NCI推荐为宫颈癌的治疗新标准[6]。

同步放化疗能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疗效的原因在于:①放疗和化疗产生协同互补作用;②顺铂是治疗宫颈癌最有效的化疗药物之一,是公认的放疗增敏剂,使更多的G0期细胞进入细胞周期,有利于放射治疗;紫杉醇是细胞周期特异性化疗药物,不仅有放疗增敏治愈作用,还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③化疗药物可作用于已扩散或远处转移的肿瘤细胞,减少复发;④使肿瘤体积缩小,改善了肿瘤中心部位的含氧量,增加肿瘤对放射的敏感性;⑤不延长术前的治疗时间,不致贻误病情[7]。

本研究结果表明,术前同步放化疗较术前单纯放疗能更有效缩小肿瘤体积,更能有效降期,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降低手术难度,提高切除率,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同时能较大提高局部病灶控制率,更好地消灭临床病灶及潜在的亚临床病灶,减少远处转移,减少复发。术前同步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明显增大,但可以耐受的,出现骨髓抑制及放射性肠炎经处理后是安全的。术前同步放化疗较术前单纯放疗5年存活率明显提高。

目前术前同步放化疗中放疗方案基本成熟,但化疗尚无统一的方案,联合治疗方案中如何选择药物配合顺铂、及相关剂量强度、克服药物等,均需要作更多的探索[8]。

术前以铂类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后,追加根治性手术对中晚期宫颈癌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综合治疗方法,尤其是对ⅡB-Ⅲ期宫颈癌行术前同步放化疗可以明显缩小肿瘤体积,减少潜在高危因素,为手术创造条件,且不会增加手术难度并明显减少并发症,可提高宫颈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降低死亡危险,改善预后,但对术后是否行辅助化疗还应做进一步探讨。

1陈惠祯,吴绪峰,张蔚. 实用妇科肿瘤手术学[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56-258

2Shibata k, kikkawa F, Suzuki Y,etal. Usefulness of Preoperative chemoradiation in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rcinomal[J]. Gynecol Obstet Invest, 2009, 57(2):93

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51-754

4李从铸,许少榆,周莉,等.术前同步放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 2010,37(21):1242

5Morris M, Eifel P J, Lu J,etal. Pelvic radiation with concurrent chemotherapy compared with pelvic and para-aortic radiation for high-risk cervical cancer[J].N Engl J Med, 1999,340;1137

6Green J A, Kirwan J M,Tierney J F,etal. Survival and recurrence after concomitant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for cancer of the uterine cervix: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Lancet, 2001,358(9284):781

7Voker E E, Weichselbaum R R. Concomitant chemotherapy : rational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in patients with solid tumors[J]. J Clin Oncol, 1999,8(5):911

8Kim Y S, Shin S S.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monthly fluorouracil and cisplatin versus weekly cisplatin concurrent with pelvic radiotherapy and high-close rate brachythre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J]. Gynecal Oncol, 2008,108(1):195

猜你喜欢

鳞癌放化疗白细胞
白细胞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头颈部鳞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联合放化疗治疗乳腺癌对患者内脏损伤分析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整合素αvβ6和JunB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