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探究

2013-02-15孙新研吴国军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3年2期
关键词:纯收入居民收入城市居民

孙新研、吴国军

(1 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2 苏州市统计局,江苏 苏州 21500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州进入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取得了全国瞩目的成就。苏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依托自身独特的优势,造就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实现全面小康的新苏州。

一、苏州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变化历程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断实践与发展,苏州已经成为江苏全面小康建设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先行军。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81年至2011年,苏州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了73.1倍,年均增长15.4%,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了59.4倍,年均增长14.6%。

(一)城乡居民增收历程

1.收入快速增长阶段(1981-1996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十四大的召开,确立了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苏州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政策,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苏州敏感地捕捉到国际资本向长三角转移的历史机遇,大力招商引资,以“外向型经济”拉动整个区域经济增长,带动乡镇企业实现转型。这一时期苏州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高速增长。1996年,苏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9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88元,分别是1981年的14.5倍和17.5倍,年均增长19.5%和21.0%。

2.居民收入增长缓慢阶段(1997-2002年)。1997-2002年,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尤其是农村居民纯收入,基本徘徊不前。这段期间宏观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的“9·11事件”都对开发区的建设带来了影响。2002年,苏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1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140元,较1997年增长42.0%和17.7%,年均增长7.3%和4.3%。这段期间城市居民收入受到乡镇企业转制影响相对较小,加之早期开发区的建设也大都在城市近郊等,城市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快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这期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比明显增大。

3.居民收入可持续增长阶段(2003年至今)。苏州各级政府切实落实各项增收措施,促使效益好的企业增加职工工资及奖金、福利补贴;工资制度改革;全面取消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农民承担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全面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全面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一系列的增收措施带动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05年,苏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7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93元,率先达到“两个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2011年,苏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4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226元,分别是2003年的2.7倍和2.6倍,年均增长13.2%和12.6%。

(二)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居民收入的来源主要靠工资及养老金收入,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城乡居民经营性收入几乎为零,财产性收入也少得可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乡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居民就业渠道拓宽、家庭财产日益殷实,收入来源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

1.工薪收入是城乡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工资性收入一直是城市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逐年趋降:1981年占85.3%,到1995年占77.2%,2011年占58.7%。改革开放初期,苏州农民收入所得主要来自于集体分配,工资性收入很少。随着20世纪80、90年代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不断提高。1995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为58.2%,2003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达71.6%,为工资性收入占比最高的一年,之后由于收入的多元化,工资性收入占比趋降,2011年为65.3%。

2.经营性收入增长加快。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居民家庭的经营性收入几乎为零,1995年人均145元,2011年增加到2420元,是1995年的16.7倍,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从2.5%提高到6.5%。农村居民人均经营性净收入1981年只有84元,2011年达到3694元,是1981年的44.0倍,占纯收入比重稳定在20%左右。但农民经营性收入的来源发生了很大变化,改革初期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2011年第一产业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比重下降为18.4%,第二、第三产业占比已达81.6%。

3.财产性收入比重提高。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占比逐年提高。1981年占比为0.3%,1995年为1.5%,2011年为3.7%。苏州农村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始于2001年,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民专业合作“三大合作”改革带动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2011年农民财产性收入占比达到6.7%。

4.转移性收入逐步增多。转移性收入主要是离退休养老金的逐步增长。1981年城市居民转移性收入占比为14.4%,1995年为18.8%,2011年上升到31.1%。农民从改革开放之初没有养老保险,到20世纪90年代才逐步推开,享受农保,再到2009年城乡社会保障统筹作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农民转移性收入快速提高,1995年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占纯收入比重仅为1.5%,2008年占比5.7%,2011年占比达6.5%。

(三)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变化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方式、消费结构、消费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末,苏州市总体上完成了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消费的转变;21世纪,苏州居民消费将逐步向富裕型迈进。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046元,农村居民12485元,分别是1981年的50.8倍和35.6倍,年平均增长14.0%和12.6%。其中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等发展、享受性消费支出增幅最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改革开放为人民带来利益的切实体现。

1.生存类消费支出比重持续下降。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常用指标, 2011年苏州恩格尔系数城市居民为37.3%,农村居民为33.8%,分别比1981年下降20.2个和17.5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苏州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均已超越小康,进入富裕阶段。

2.发展、享受性消费支出比重逐年上升。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及服务、医疗保健等发展、享受性消费支出比重的逐年上升,是苏州改革开放30年来,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逐步优化的又一个明显标志。一是交通通讯成为消费亮点。2011年苏州城市居民人均交通和通信支出为3322元,是1981年的830.4倍,农村居民人均交通和通信支出为1994元,是1981年的664.7倍,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均大幅上升到15%以上。到2011年末,苏州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私家小汽车40.7辆;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私家小汽车24.3辆。城市居民百户电脑拥有量120.7台;农村居民百户电脑拥有量79.9台。二是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加,精神生活丰富多彩。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是人类最为基本的发展性支出。2011年苏州城市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达到3049元,是1981年的160.5倍,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比1981年上升9.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达到2294元,是1981年的176.5倍,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比1981年上升14.7个百分点。

3.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改革开放之前,绝大部分城镇居民的住房是租赁单位或房屋管理部门的房屋,农村家家户户住的房子都是砖瓦平房。现在大部分城市居民拥有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楼房,农村到处都有窗明几净的农家小院,崭新的楼房,居住条件明显改善。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31.7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69.0平方米。

二、苏州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异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苏州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引领苏州成为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地区,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上还是存在一定差异。

(一)城乡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小,并且保持了稳定的态势。21世纪以来,在全国、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始终保持不变。2011年,苏州农村居民纯收入增幅超过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比降低到1.93∶1,远低于全国3.13∶1、江苏省2.44∶1的平均水平,这也是苏州城乡一体化大力推进的成果体现。

(二)城乡消费差距

分析造成消费差距的原因,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收入的差距,其次是消费心理上的差距。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城乡居民消费比一直呈扩大趋势,2003年最高达2.00∶1,之后城乡统筹发展成果逐步体现,城乡居民消费比逐步降低,2011年,苏州城乡居民消费比为1.69∶1。城乡居民消费比低于收入比,说明农村还是存在较大的消费潜力,只是受到收入的限制。

(三)住房条件差异

由于城乡地域差异,城乡居民的住房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城市居民在住房要求上,主要看小区环境、周边配套及装修装潢的舒适程度等,在面积上由于城市发展的限制,住房面积相对较小;农村居民由于拥有自己的宅基地,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主要是在自己的宅基地上自建住房,往往都是2-3层的小楼,住房面积相对较大,但环境、周边配套等无法自主选择,在住房装潢上较城市居民也相对简单。2011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1.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9.0平方米,但城市居民人均住房装修费用450元,农村居民人均住房装修费用364元。

(四)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城乡居民的消费热点随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而逐步转移、提升。但受收入的差异影响,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一直有所差异。不论是改革开放前期的“三转一响”“老四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还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新六件”(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电风扇和照相机),城市居民的拥有量都高于同期的农村居民。21世纪后,家用电脑、移动电话和家用轿车为代表的高档耐用消费品购买量显著增加。2011年末,苏州城市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电脑121台、家用轿车41辆;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电脑80台、家用轿车24辆。从消费品拥有量变化可以看出,由于收入水平的制约,农村居民消费品的拥有量相对城市居民较低,且消费热点转移也相对滞后。

三、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制约因素

(一)高低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改革开放引领市场经济充分展现活力,涌现出一批致富典型,形成了一个收入层次较高的群体,但近几年大多数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逐步放缓,收入层次拉开。2011年苏州城乡居民最高收入组和最低收入组的比值分别为4.0∶1和3.6∶1,比2005年分别降低了1.3和0.8。从最高收入组和最低收入组的比值可以看出,苏州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大于农村居民,但城乡居民高低收入差距都在逐步缩小。

(二)中低收入阶层收入提高慢,消费提升难

由于较难寻找稳妥的增收途径,中收入阶层出现向下扩散的趋势。高收入阶层已经具备了再发展的资本和能力,低收入阶层不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中收入阶层虽然具备一定的资金和实力,但难以寻找到有效且稳妥的增收途径,致富方向和思路尚不明确。中层收入是市场消费的主体,由于中层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增速放缓,市场消费提升难度加大,也相应制约了以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

(三)社会保障力度有待提高

苏州的社会保障力度,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尤其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城乡对接的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农民进城的有力保护伞。但和发达国家相比,社会保障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建议

为了居民生活质量更上一个新台阶,必须进一步夯实经济基础,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一)改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促进中低收入户增收

调整和改善社会结构,需要不断扩大中产阶层规模、改善下层社会成员的生存形态、保护和拓宽社会流动渠道,并努力使社会不同阶层间形成互惠共生的和谐关系。首先,稳步提高劳动者在劳动收入中的话语权,从而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其次,增加在教育、卫生、社会福利等民生方面的支出,提高公共产品的服务水平与社会保障力度,同时加大公共产品与社会保障制度向社会弱势群体与低收入阶层倾斜力度。

(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让农民享受到更多经济发展成果

苏州作为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城市,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路上大胆创新,不断探索,让农民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对产业的培育、布局有很大关系,基础设施好,自然会吸引适合当地条件的项目落户,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其次,做好就业安置工作。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必将释放出一批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相对不高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没解决好,将引发社会矛盾。最后,完善安置机制。规范拆迁安置程序,早做准备,提前布局,同时细化实施标准,兼顾特殊问题、遗留问题,做到标准的公平、公开、公正。

(三)提高社会保障力度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医疗保障覆盖范围,实现应保尽保,让更多没有职业保障的低收入者享受低保待遇,让低收入群体包括困难企业职工、非正规就业人员、无业人员也能参保。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受益面,提高居民大病医疗保障水平,提高老年居民养老补贴水平,进一步推进城乡各项社会保障统筹。

(四)积极落实政策,应对物价上涨

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抑制物价上涨过快势头,尤其是居民日常必需消费品的快速上涨;出台惠及所有居民的价格补贴政策,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居民的应对物价上涨的承受能力;继续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补助标准,大力抓好最低工资标准的落实,使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质量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

猜你喜欢

纯收入居民收入城市居民
基于轨迹数据的城市居民出行活动规律提取
中国整体与区域居民收入周期的协同效应分析
基于混合研究方法的我国城市居民体育经历中断行为探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城市居民行为影响的效果
新疆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实证分析
◆201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超14600元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数说陕西70年”之居民收入
2018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自发性体育组织参与对城市居民社区信任的影响——基于乌鲁木齐市的调查
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4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