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城乡群众体育利益均衡机制的建立
2013-02-15宋富增
宋富增
(山西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山西临汾04100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传统的利益格局被打破,社会利益的分配在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和个人之间出现分化,差距也逐渐拉大。这一分化和差距在体育改革与发展领域更为明显,尤其是在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方面。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保障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构建体育利益均衡机制已十分必要且刻不容缓。
1 相关概念
1.1 利益均衡
关于利益均衡的界定,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目前还没有达成一致。董学会认为:“利益均衡是指在公平公正的分配原则下,全体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一种大体均衡利益格局。”王伟光则在《利益论》中将利益均衡定义为:利益均衡就是在利益关系主体之间寻找平衡点,尽可能地调整好利益体系的内部矛盾关系,把利益冲突减少到最低限度,尽可能地保持利益体系的稳定和利益格局的平衡,有益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1.2 利益均衡机制
所谓利益均衡机制,就是促使社会成员的利益在不断实现、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在市场生产要素和区域分布两个方面达到相对均衡稳定态的调节机制。利益均衡机制包括发展和稳定两方面的意义,无疑是一个历史范畴。任何一个特定制度的国家都是一个利益共同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利益均衡机制。而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利益均衡机制,不同的利益均衡机制其实现利益的均衡程度也各不相同,需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3 体育利益均衡机制
对于体育利益均衡机制的界定,目前尚未统一。本研究将其定义为:体育利益均衡机制是指在体育领域中促使体育利益在各个方面达到一个相对稳定且均衡状态的调节机制。
2 城乡群众体育发展中的不均衡
按照国家行政区划的级别来分析中国人口的分布,我国人口呈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型。另外,由于我国在社会管理上,长期以来对农村和城市实行两种行政制度管理体制:一是户籍壁垒;二是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从而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城乡分割发展的格局。中国作为一个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型国家,城乡问题较为突出。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农村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城乡居民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也在城乡群众体育的开展方面显现出来。在城市,群众体育开展得较早,居民的体育意识较强,也能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并得到一定的资金投入,发展较好。但在广大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对全民健身不够重视,投入不够;同时人们刚走上富裕之路,健身观念也较为薄弱。农村几乎没有正规的运动场,全民健身在这里几乎是一个盲区,得不到重视和全面开展。
2.1 体育意识
新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正发生着重大变化。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对劳动者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由于城乡居民在生产方式上的不同,使得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城市居民对体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其功能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逐步开始从体育运动中寻求精神和身体调节。而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村居民则更容易将劳动与体育混淆,对体锻炼认识不足。另外,城乡居民在文化程度、观念认识等方面的差异也是造成他们在体育意识方面存在差距的原因。
2.2 参与人口
由于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着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城市里,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员较多;而在广大农村,特别是比较边远地区的农民,甚至连什么是体育都不明白,更谈不上体育健身的问题了,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较少,甚至没有,因而在体育参与人口方面城乡存在着巨大的差距。2001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的调查资料中显示,我国城镇有50.8%的居民在2000年不同程度地参与过体育活动,而农村的比例仅为26.0%,显示了城乡间群众在参与体育活动方面的显著差异。
2.3 体育消费
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和经济收入等因素的制约,花钱买健康的观念还未被所有群众广泛接受,体育健身还处于被动的状态,主动健身和花钱健身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难以接受。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增长,人民生活殷实,丰衣足食,在日常消费中维持基本生存的比例下降,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一些娱乐享受消费会有所提高,但是体育消费仍然会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中国经济农业绿皮书》统计,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 476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了4.8%。但当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 703元,实际增长了13.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例由上年的 2.89∶1 扩大到3.11∶1,也说明这种实际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由于城乡贫富差距的悬殊,使得体育消费在总体滞后的基础上,城乡居民在体育消费上的差距也更加凸显,相比较而言,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状况要明显好于农村居民。
2.4 体育场馆设施
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突出,使得城乡经济差距不断加大,并反映到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中来。我国城乡群众体育之间无论是发展水平、规模、速度还是体育资源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是由于经济条件及其他因素的制约,使得我国城乡在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等资源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由于农村经济的不发达,再加上体育投入的普遍不足,使得农村体育资源相对匮乏,因而极大的影响了农村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可能性和积极性,使城乡的不均衡性更加凸显。
3 体育利益均衡机制对城乡群众体育均衡发展的作用
社会转型、经济体制的转轨,使得我国的城乡问题逐步显现并日益突出,体育也不例外,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差距问题。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距,并成为一个日益突显的问题。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不均衡性在我国已经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并且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被消除,还要持续一定的时间。因此城乡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各级相关部门及人员必须充分认识非均衡的现实,从而为实现从非均衡到均衡、从不公平到公平的过程性发展献策出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统筹城乡发展”,这就对我国的城乡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其均衡发展。城乡均衡发展不仅是十七大的要求,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此外,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使我国的体育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群众体育的地位有所提升,群众体育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要想使城乡群众体育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应当尽力缩小城乡群众体育上存在的差距,协调好城乡之间的关系,构建起一种良好、有效的机制为其发展保驾护航,使其向着均衡稳定的方向发展。
3.1 能够为城乡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可能
体育利益均衡机制作为一种调节机制,可以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物质条件(如:体育资源、体育经费等)在投入和分配上进行调节,尽可能地缩小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达到平衡状态。为城乡群众体育,特别是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发展的可能。
3.2 能够为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无论是城市群众体育的发展还是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其最终的目的都是向着良性、有序的方向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使二者统筹发展,缩小它们之间的差距,使其达到均衡的状态。体育利益均衡机制的构建不仅会对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产生影响,最主要的是它可以为城乡群众体育的良性发展指明道路和方向。
3.3 能够为城乡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依据
体育利益均衡机制作为体育领域的一种调节机制,旨在使体育利益在不同的区域、人群等各个方面达到均衡状态。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要想达到均衡的状态,不仅需要物质基础、精神动力,还需要有一定的依据来参照。体育利益均衡机制的构建,不仅可以为城乡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服务,还可以用来对其发展过程进行指导和保障,为其保驾护航。
4 小结
目前,我国的城乡差距问题已逐步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在政府的呼吁下和社会大环境的要求下,均衡发展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热点,理所当然也包括体育领域。城乡群众体育作为不均衡现象较为严重的一个领域,其均衡发展也逐步受到了重视,但由于二者之间巨大的差距,使得这一任务的完成困难重重,必须从各个方面着手为其发展保驾护航。因此,构建体育利益均衡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为城乡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可能,而且还可以为其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依据。所以,体育利益均衡机制的建立可以促进城乡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而城乡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也迫切需要体育利益均衡机制的构建,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1] 秦椿林,孟文娣,苗治文,靳厚忠.论中国群众体育的非均衡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7):865~868.
[2] 徐晖.试述我国群众体育的现状与发展途径[J].体育文化导刊,2005(9):8~9.
[3] 田普雨.新时期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和走向[J].体育文化导刊,2003(1):5~7.
[4] 郑富.我国群众体育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J].体育学刊,2004.7,4(11):39 ~41.
[5] 王书卿.中国群众体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4(25).
[6] 凌青东,刘志敏.我国群众体育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辽宁体育科技,2006.6,3(28):12 ~14.
[7] 陈旭.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及趋势[J].辽宁体育科技,2005.6,3(27):6 ~7.
[8] 郑旗.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9] 朱家新.福建省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7):903 ~905.
[10] 马春建.河南省城乡群众体育现状的比较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32):125~127.
[11] 曹阳.我国城市与乡村群众体育开展现状的比较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3(21):26 ~27.
[12] 中国群众体育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13] 张宝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利益均衡机制[J].江西社会科学,2006().
[14] 贺建云.利益均衡机制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泰山学院学报,2005(5).
[15] 董学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均衡机制[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16] 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