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着风筝去运动

2013-02-14林楠

糖尿病新世界 2013年4期
关键词:放风筝过量风筝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古人云:迎天顺气,拉线凝神,随风送病,有病皆去。放风筝时,在宽阔的广场、郊野,沐浴着阳光,呼吸着新鲜空气,仰望蓝天,放着风筝。

张女士患有糖尿病1 6年了,每年到了春季,她和爱人就去广场上放风筝。每次放风筝回来,她的心情特别好,什么不开心的事情都忘记了,还能增进夫妻的感情,血糖也是比较稳定。

放风筝运动

清风徐来,一切忧虑烦恼之病态神情,早都抛到脑后,融愉神情、动形体、畅气血、练视力之功效于一体。而制作风筝时的审美、操作之过程,又具有转移心志之效,凡精神抑郁、视力减退、失眠、健忘、肌肉瘦弱诸症,均可应用。那么,放风筝对于人的身体有什么好处呢?

1.有益于视力

近距离、长时间用眼引起眼球睫状肌紧张,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放风筝时极目远眺风筝的千姿百态,能调节眼部肌肉和神经,消除眼睛疲劳,达到保护和增强视力的目的,对防治近视眼、老花眼视神经萎缩极为有利。

2.消内热积聚

在春光明媚的春天里和空气清新的田野上放风筝,可以吐故纳新,促进血液循环,清心肝之火,散内结郁热。此外,所有病情较轻的慢性疾病,都可以应用风筝疗法来辅助治疗,加速康复。

3.可以降血压

从中医角度讲,放风筝可释放压抑的情绪,通过排除浊气,顺畅清气,使体内气息顺畅,从而起到降压作用。从西医角度说,放风筝时精神专注,可排除杂念,心情放松,血管舒缓,血压也就得以下降了。

4.可治颈椎病

经常放风筝,可以保持颈椎、脊柱的肌张力,保持韧带的弹性和椎关节的灵活性,增强骨质代谢,加强颈椎、脊柱的代偿功能,既不损伤椎体,又可预防椎骨和韧带的退化。放风筝时,眼望天空,头向后仰,还可使颈项部的肌肉得到放松,有利于保持颈椎的生理弧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颈椎病的康复。

5.治神经衰弱

放风筝时,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可使处于紧张状态的大脑皮层和脑血管放松,使大脑皮层得到休息,故对神经衰弱及失眠症有治疗作用。

注意事项

根据季节的不同及风力气候的变化,将欲放飞的风筝准备好。检查一下风筝有无破损、开裂现象,及时修补更换。

一般来说,当风力在1~3级的时候,可以放飞硬翅沙燕、软翅鹰;若风力在3级以上时,可以放飞拍子类风筝,如八卦;若风力在持续4~5级时,可以放飞龙类风筝。如果您有运动风筝的话,可以放飞运动风筝,体会一下自由驾驭风筝飞翔的快乐感觉。

放风筝时首先要注意认清风向,当强风起飞时,风筝应置于侧风带,瞬间拉力不会太强。其次要注意认清气流,如四周有高楼或树木的运动场,高楼上或建筑物旁的气流会较不稳定,故不宜放风筝。

人过中年,颈椎间盘多少都会老化,有的会出现骨质增生,椎动脉受压使其供血不足。放风筝时,若颈部准备活动不充分,头颈较长时间的后仰姿势会使原本就存在的椎动脉受压和痉挛加重,严重时可造成脑供血供氧不足,导致眩晕、站立不稳,容易发生危险。因此,放风筝前要做5至10分钟的颈部准备活动,如仰头、低头、左扭头、右扭头等。放风筝时,每隔30至40分钟应休息5至10分钟,缓解颈部疲劳。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和颈椎病者,放风筝时更要保持头颈部相对稳定,避免运动幅度过大和突然迅猛转头。

安全注意事项:

机场旁、电线杆附近、火车道旁、高楼顶或闪电时,绝对不可以放风筝。在公园里、小山丘上、河川旁或海边空旷处,较适宜放风筝。放风筝时,最好戴上一副手套,以免在放飞时被线拉破手。根据风筝的大小和类型的不同,有时放飞时需要别人的帮助,约上几个朋友一起去放风筝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风筝线因某种原因断掉的话,请您将断线全部回收,不要随手乱扔。因为人们在行走或是骑车的时候,断线有可能成为割人的利器。

运动与糖尿病

我们都知道,运动对于糖友来说是控制血糖的五驾马车之一,有效地的运动能让糖友们很好地控制血糖。而放风筝也是如此,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多为肥胖或超重者,经常放放风筝,进行全身运动,促进能量约消耗,有效地控制体重,减轻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有益于控制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放风筝时精神专注,可排除杂念,放松心情,降低血压。

糖友们放风筝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要评估身体状况,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要穿着宽松、舒适,吸水性强的服装,穿运动鞋或旅游鞋;备好食品以防低血糖的发生;最好佩带信息卡,以防意外。

出现下列情况时不宜放风筝:如注射胰岛素而未进食、血糖过高或过低。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等)、高血压未控制或心绞痛、心肺功能不今,以及其他严重伴随症和并发症等。

温馨提示

老年糖尿病患者千万别运动过量

体育运动固然有利于健康,但不可太过,老年人身体各系统、各脏器的功能全面低下,因此更要遵照科学的健身方法,防止运动过量。专家提醒,许多老人练得勤,风雨无阻,各种项目一起上,其实这种超强度或超时间的运动不但不能起到健身的效果,反而可能危及健康。

首先,长期高强度的运动会增加骨折的风险。而长期用力过度牵拉骨膜,还可导致疲劳性骨膜炎并引发疲劳性骨折;其次,还会使关节软骨经常受到细微损伤,加速退行性病变,甚至造成软骨溃疡、剥离等;再次,过量运动后,心脏供血难以满足心脏做功的需要,易诱发心功能不全,严重者可引起猝死;最后,过度运动者还可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如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失眠等。

运动到底算不算过量,老年人要考虑两点:一是运动后会不会觉得特别疲乏无力;二是第二天早上的晨脉是否稳定,如果这两项都达标,那就不算过量。此外,还需注意: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运动要严格遵守医嘱;爬山、跳绳等运动项目容易损伤膝关节,不太适合老人。

猜你喜欢

放风筝过量风筝
过量食水果会加速衰老
B3M4 Sandstorms in Asia Teaching Plan
请勿过量饮酒
吃糖过量也会“醉”?
放风筝
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