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南五味子质量的主要因素探讨*
2013-02-14邹爱英
何 颖,邹爱英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300150)
南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性甘、温,味酸,归肺、心、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作用。该药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内热消渴、心悸失眠、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及心悸失眠等症[1],主要分布于华中、西南等地。2000年版以前药典以及中药专著都将南五味子与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Baill](又称北五味子)共同作为“五味子”被收载。然而,南五味子的化学成分、含量以及药物疗效等方面与北五味子存在着一定差异,故2000 年版《中国药典》将南五味子单独列出,收载于《中国药典》一部。现代研究结果表明,南五味子中主要含有木脂素类和挥发油两大类成分,具有保肝、抗氧化和抗衰老、调节肌体免疫力、镇静催眠和抗疲劳、抗癌等作用[2],其中木脂素类成分中五味子酯甲、乙、丙、丁、戊等,均有较好的降谷丙转氨酶作用及强壮作用[3,4],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目前市场上南五味子的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南五味子的临床疗效。因此,应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南五味子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本文对影响南五味子质量的因素进行探讨,希望为南五味子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
1 影响南五味子质量的因素
1.1 产地 不同产地的南五味子,其有效成分的组成和含量有显著差异。徐丽华等[5]研究表明,河南、陕西、安徽、河北产地的南五味子药物中总木脂素含量相近,但4 个产地的南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的组成不同,其中安徽、河北产南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醇甲的含量稍高,而河南、陕西产南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酯甲的含量稍高,而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醇甲的含量低于安徽和河北产南五味子,由此可以看出,由于不同产地生长环境差异,南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的组成也不同。高晔珩等[6]采用2000 年版《中国药典》附录中挥发油测定方法(乙法)和薄层色谱法,对陕西省柞水县、镇安县、凤县、陇县、宝鸡县、山阳县等产地南五味子挥发油进行含量测定及色谱鉴别分析,发现各产地南五味子挥发油的主要有效成分的组成基本一致,但其含量存在着较大差异。宝鸡县所产南五味子挥发油含量最高(3.8%),山阳县所产南五味子挥发油含量最低(2.19%);柞水县所产南五味子总木脂素含量最高(8.76%),山阳县和陇县所产南五味子总木脂素含量最低(分别为2.99%和2.96%),而且色谱指纹图谱亦存在一定差别,柞水县、镇安县、山阳县等地区南五味子色谱指纹图谱基本一致,凤县、陇县、宝鸡县等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宋小妹等[7]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陕西省平利县、陇县、安康市、宝鸡县、商县等地区的南五味子种子中的总木脂素含量及五味子酯甲的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不同产地南五味子种子中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1.78% ~4.09%),而且总木脂素含量与五味子酯甲的含量无相关性。由此可见,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受气候、土壤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南五味子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1.2 药用部位 崔九成等[8]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南五味子种子和果肉中总木脂素、多糖和挥发油的含量,结果显示,南五味子果实的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含量分布是不同的,其中种子以木脂素类和挥发油成分含量较高,而多糖成分主要以果肉中为多。南五味子种子中总木脂素含量为1.175%,挥发油含量为1.6%,总多糖含量为0. 887%;而果肉总木脂素含量为0.718%,挥发油含量为0.2%,总多糖含量为2.14%。徐丽华等[5]采用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南五味子不同部位中总木脂素和五味子甲素、乙素、醇甲和酯甲的含量,结果发现,南五味子种仁中总木脂素和五味子甲素、乙素、醇甲和酯甲的含量高于果肉和种皮中的含量,特别是果肉中未检测到五味子醇甲,由此说明南五味子活性成分主要集中于南五味子种仁中。因此,南五味子入煎剂时应捣碎煎煮,以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为南五味子需捣碎煎煮提供了理论依据。
1.3 采收与加工 中药的采收季节与中药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关系密切。每种植物药材都有一定的采收季节和方法,应该在其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时候采收。黄荣华等[9]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采收时期陕西产南五味子中总木脂素、挥发油、甲素和酯甲的含量,得出结论:以8 月初采收的南五味子中挥发油(具有镇咳作用)和总木脂素含量最高。李君等[10]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结合干酪素法测定南五味子不同生长期鞣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其青果时鞣质的含量最高,随着果实的成熟,鞣质的含量也逐渐降低。此外,各种资料也证明,8 月份是南五味子采收的最佳时期,因此,应重视南五味子采收季节的控制,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避免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过早的采收。
不同的加工方法直接影响南五味子的有效成分含量。目前,南五味子的加工干燥方法主要为晒干和烘干。彭修娟等[11]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种加工方法处理过的样品中的挥发油、总木脂素、五味子酯甲的含量,结果发现,经不同加工方法(蒸、燀、晒、烘干、微波)处理过的样品,其挥发油的含量均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或损失,而总木脂素含量则多比生品偏高。其中微波10 min,再晒干处理过的样品,无论是挥发油含量还是总木脂素的含量均比其他的加工方法含量高。此外,烘干法加工南五味子,一次加工量较少,消耗的能量较多,并且由于温度的升高直接影响南五味子的有效成分,因此在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干燥温度,建立标准的操作规程,使用合适的加工设备,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因干燥温度过高使南五味子的有效成分受到破坏和损失[12]。
1.4 炮制方法 五味子的炮制方法历代文献均有记载,如宋代有炒、酒浸等法;元代有酒浸和火炮的方法;明代有糯米炒、蜜拌蒸、麸炒等炮制方法;清代有酒拌蒸、米泔水制、炒炭、蜜浸蒸、焙制、盐水拌蒸、盐水浸炒、酒蜜拌蒸等方法。现代使用的炮制品种有生南五味子、醋南五味子、酒南五味子和蜜南五味子等品种。生南五味子长于敛肺止咳、生津敛汗,用于咳喘,体虚多汗,津伤口渴,涩精止泻。醋南五味子可增强酸涩收敛作用,而涩精止泻作用更强,多用于遗精滑泄,久泻不止,久咳肺气耗散者。酒南五味子温补作用增强,多用于心肾虚损,梦遗滑精,心悸失眠。蜜南五味子补益肺肾作用增强,用于久咳虚喘[13,14]。但201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1],仅收载了生南五味子和醋南五味子2个炮制品种,其他炮制品种尚未收载。
孙华芳等[15]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木脂素的含量,以醋的用量、蒸制时间、闷润时间为3 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醋蒸南五味子的质量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炮制工艺对醋蒸南五味子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其中蒸制时间对南五味子质量影响最大。宋小妹等[16]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南五味子中总多糖的含量为评价指标,对影响醋南五味子炮制质量的3 个因素(醋的用量、闷润时间、蒸制时间)进行考查。实验结果表明,醋制南五味子的最佳炮制工艺为:加醋30 ml/100 g,闷润1 h,蒸制3 h,炮制后南五味子多糖(有抗衰老、耐缺氧、增强肌体免疫力等作用)含量较生品明显增加。崔九成等[17]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南五味子挥发油,通过气相-质谱联用分析测定,结果发现从南五味子生品挥发油中检出20 种成分,占总挥发油量的78.46%;从酒蒸品挥发油中检出21 种成分,占总挥发油量的82.99%。酒蒸南五味子挥发油与生南五味子挥发油比较,挥发油的含量、种类及组成比例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此外,通过观察比较,生品南五味子和醋蒸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影响,发现南五味子生品和醋蒸品乙醇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但醋制南五味子的作用强于生品南五味子[18]。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南五味子的质量和药理作用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应根据南五味子临床用药要求,严格规范其炮制工艺。
1.5 贮存与运输 南五味子在贮存与运输过程中,因受贮存条件和运输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有效成分和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影响疗效。因此应采取相应的贮存方法,如密闭贮存,真空包装,在运输过程中防止日光照射等措施,避免南五味子在贮存与运输过程中发生霉烂、虫蛀、变色、泛油等现象,并制定南五味子的科学贮存标准,以保证南五味子的质量和临床疗效。
2 前景与展望
综上所述,南五味子的产地、药用部位、采收、加工、炮制、贮存和运输等诸多因素对南五味子质量均有影响,要保证南五味子质量、提高其临床疗效,必须严格控制每个环节,把好质量关。
2.1 结合南五味子的性状、有效成分的含量及组成,确定南五味子的主产区,进行规范化种植研究,推行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保证南五味子质量的稳定可靠。
2.2 规范南五味子的采收季节及加工方法,依法加工炮制,合理贮藏保管,并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以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为指导,充分运用现代色谱、光谱和指纹图谱技术,实现对南五味子的质量控制。
1 中国药典.一部[S]. 2010:124
2 程敏.南五味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炮制方法研究进展[J]. 陕西农业科学,2010,(6):26
3 肖培根.新编中药志(第2 卷)[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4352
4 郑虎占,董泽宏,余靖. 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第1 卷)[M]. 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958
5 徐丽华,梁春霞,孙萌,等.不同部位、不同产地南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的比较[J].中草药,2006,37(11):1735
6 高晔珩,宋小妹,冯改利. 不同产地南五味子质量分析研究[J]. 陕西中医,2005,26 (8):836
7 宋小妹,考玉萍.不同产区南五味子中木脂素含量测定[J].陕西中医,2004,25 (7):645
8 崔九成,梁强,孙宝平. 南五味子种子和果肉化学成分比较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33(1):53
9 黄荣华,宋莎莎,宋小妹. 不同采收季节对南五味子质量的影响[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31(4):92
10 李君,李俊雅,吴梅青.南五味子不同生长期鞣质含量的测定[J].河南科技,2010,11:75
11 彭修娟,杨新杰,徐虹,等. 不同加工方法对南五味子质量的影响[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30(3):40
12 华国栋,谢春娥,王建.不同加工方法的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含量的比较[J].北京中医,2007 ,26 (7):442
13 邓寒霜,李筱玲,王新军,等. 南五味子炮制标准研究[J]. 甘肃科学学报,2008,20(1):65
14 叶定江,张世臣,吴皓.中药炮制学[M].第2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54
15 孙华芳,李洁.正交实验法优选南五味子的炮制工艺[J].西北药学杂志,2009,24 (5):369
16 宋小妹,崔九成,孙宝平,等.醋南五味子炮制工艺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3):65
17 崔九成,宋小妹,王薇. 酒蒸南五味子挥发油成分的变化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28)5:53
18 宋小妹,冯改,宋莎莎,等.醋制对南五味子药理作用的影响[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