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幸福新温江的教育生态画卷
2013-02-12
图 / 温江区教育局
校、城、产一体化下的温江科技、教育园区
“天府温江,人杰物华。”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历来都有崇文重教的传统,近现代教育十分活跃,名人多出于此。近年来,温江教育紧随成都教育的步伐,得到了更加迅猛的发展。2012年,温江区通过四川省政府验收,达到了“国家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要求。沐浴着全市“学有良教”的和煦春风,温江教育步入了新的发展征程……
“良教”融入温江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2012年4月,成都市首次明确提出了“学有良教”的概念,目的是要让城乡群众享受相对便利的优质教育服务,实现适龄儿童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提升,并以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为主线,达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标准。
面对新形势,温江区教育在原有的实践成果基础上,迅速确定了以“学有良教”为全新的发展目标,提出了“2345”的工作思路,推进教育“三化”联动发展。
强区必强教,强区先强教。温江将教育摆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将“学有良教”与成都市“五大兴市战略”以及该区的“建设幸福美丽新温江”发展战略相融合,最大程度地让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产生更大合力。他们将“学有良教”的高位均衡、国际化与成都市的“五大兴市战略”中“三圈一体”“全域开放”两个重要方面相对接,并力争实现两者的完美融合,让其在区域发展中两相促进;将教育高位均衡、打造优质教育名区的目标与“建设幸福美丽新温江”区域发展战略中的“生态优城”“开放富民”“文化聚心”等要素建立关联,产生良性的“蝴蝶效应”。
温江区教育局局长周世刚表示,温江教育人的梦想就是要实现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事业发展、学校进步提升,建优质教育名区,让人民对教育真正满意。
“点、面、体”构建高位均衡框架
教育的高位均衡追求教育质量、个体发展的均衡,与“学有良教”的目标一致。温江区已经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初级均衡,达到了“学有所教”的要求,下一步是按照“点、面、体”多维构造框架的思路,努力达到高位均衡,最终实现“学有良教”。
在整个框架中,学校是最重要的根基,温江教育的高位均衡也正是从作为“点”的学校切入的。温江教育局一直重视“一校一品”的建设,并且通过举办以“培育特色学校”为主题的大讲堂,引导各学校积极创造校园文化品牌,避免教育均衡的过程中出现学校同质化,努力提升办学品质,以学校的特色品牌促进高位均衡。
在实施区内基础教育高位均衡这一点上,温江还善于发现常人不易察觉的“不均衡”之处,可谓细致入微。例如,区教育局的领导通过调研注意到,区内的幼儿园教师绝大多数为女性,由于男女性别导致的差异,女性教师在引导幼儿时可能会导致幼儿在人格的形成上表现出某种不足,比如男孩子不够坚强呈现出更多的女性化特征等。鉴于此,区教育局专门拟定了区内男性体育教师“柔性流动”的方案,选派36位男性体育教师到20所公益性幼儿园开展教学活动,为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进行引导。
“点”的提升带动了“面”的发展,从而为更大范围内的“圈层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温江区内小学体育教师柔性流动到幼儿园培养孩子的阳刚之气
2012年上半年,根据成都市教育“三圈一体”的发展要求,温江区与处于第三圈层的崇州市建立了区县联盟,通过跨区域学校结对、委托管理等模式,促进两地教育部门、学校之间的联动发展,促进联盟双方薄弱学校、新建学校和农村学校全面发展。随着区县联盟关系的不断加深,圈层融合的效应也在不断显现,这就使得温江区在教育高位均衡上的辐射面更广,影响也更大。
温江区教育局与成都师范学院合作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基地
在进行“点”的连接、“面”的辐射时,温江区教育局还十分重视校地合作,以高校的辐射能力,在高校、基础教育之间搭建立体框架,充分利用本区的高校教育资源优势,为基础教育的高位均衡预设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2010年,温江区政府与成都师范学院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温江区为学院面向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卓越教师提供了实训基地,学院则发挥引领作用,为温江区基础教育发展培育新优质学校和优质教师。经过几年的深度合作,温江教育形成了“2+1”(师范院校+地方政府+中小学校)的校地合作办学模式。
在这种办学模式中,教师是重中之重。共建的“名师工作室”中聚集了中小学和高校的名师34人,以后还会不断增加。工作室的主要作用是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在取得教育教学、教育研究成果的同时,培养一批有明确教育思想和鲜明教学风格的领军人物,并带动校地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形成名师资源共享模式。不仅如此,工作室还开辟了中小学名师与高校课堂间的绿色通道,让他们积极参加“国培”“省培”,带去教学一线的信息,增强了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同时,中小学名师还与学院名师共同指导青年教师,助推教学骨干快速成长。除了“名师工作室”以外,校地还共建了由研究实验学校、友好学校、伙伴协作学校组成的实习实训基地群,通过共同参与课题研究、随堂听课、旁听教研会议、完成实习见习任务等方式,加强中小学教师与高校教师的交流,从而为教师的专业技能训练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在建立“名师工作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温江区教育局还进一步依托成都师范学院的优质资源,对中小学教师进行高端培训,以期造就更多的名优教师,从而助推温江的“教育名区”建设。“三名”(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程,就是典型的例子。
2013年,温江区教育局与成都师范学院联合举办了第一期“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培育研修班,共选拔65名学员参加为期两年的培育研修,目标是让教师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专业素养、人文素养、教学技能、教学艺术等方面有全面提升,成长为具有教育创新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的优秀中小学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成为温江教育的“领头雁”,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产生重要影响。此外,教育局还借助学院的国际交流项目,对中小学教师开展国际素养培训,如“美中友好志愿者暑期英语培训项目”吸纳了300余名中小学英语教师参加,成果显著,在成都市开展的中小学英语专业水平测试中,温江区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成绩位列全市前列。
如今,通过校地合作的办学模式,温江区育成了一大批优质教师,为温江基础教育走向更高层次的均衡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互动开放倍增高位均衡内涵
校地合作具有区域优势,但在教育理念的互动更新、教育资源的多元化和丰富性上又有其局限性,所以,温江教育人认为,必须在更广的范围内实行开放办学。如果说搭建立体框架更多地是在为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提供广阔空间的话,那么宽领域的异地合作和国际化则是在互动与开放中为这个空间输送新的教育理念和优质资源。
在宽领域异地合作方面,温江区教育局与深圳南山区教育局建立了发展联盟,并促使区内每所学校与南山区学校结为姊妹学校,实施异地高端培训。此外,教育局还与北大老教授协会基础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合作,在温江中学设立“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计划实验班”,成立重点研究基地,组建“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温江工作站”,并拟定了双方今后的一系列互动计划。
在教育国际化方面,温江近年来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据统计,温江迄今共有10所学校与美、英、法等8个国家的学校结成了友好学校,共有师生403人赴境外考察学习,其中学生占345人;接待境外师生来访共522人。
除了考察交流外,引进国外名校、国际课程,合作办学也是国际化的重要内容。2013年上半年,温江区教育局通过招商引资的BOT模式引进了澳洲阳光幼儿园,与新西兰何瑞通加学校签署了交流合作协议;温江区教育局领导还带队前往美国,与加州大学教育学院建立了“海外师资培训基地”,随后又赴加拿大,与卓越教育集团合作,逐步创建温江区域教育国际化品牌;同时,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决定与温江区教育局共同开展“梦想与团队”(Dreams+Teams)中英合作教育项目,以体育为载体,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培养更多青少年的领导力和世界公民意识。
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温江区教育局成立了“对外交流与合作办公室”,在成都市所有区县教育局中尚属首例。2013至2015年的三年时间里,为了给现有的教育均衡多维立体框架注入更多活力,以便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和现代竞争力的公民,温江教育除了继续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化、提升教育品质以外,还将更多的精力倾注在国际化上,并达成七大目标:每一所学校力争与境外一所学校建立姊妹关系;力争有一个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力争引进或自主开发一门国际理解课程;建立一个国外师资培训基地;引进一批外籍教师;逐步达到外籍教师进校园满覆盖;建成一批开放性的、具有国际化教育水准的窗口师范学校;建立一个区域国际化项目实验与研究平台。可以预见,宽领域异地合作与国际化一道,将不断增加温江教育高位均衡的内涵。
温江区2013“Shall We Walk”文化交流夏令营中的中外学生
高位均衡推动区域教育全面现代化
在温江区教育的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均衡化始终处于“三化”的支撑地位,如果将均衡化看作整体骨架的话,那么国际化就是血肉,骨架和血肉融合在一起便是“现代化”的身躯。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具备了“现代性”,教育的现代化才真正具有了灵魂,教育才会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整体,“学有良教”才能得到真正实现。在温江区迈向教育高位均衡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宽领域异地合作、国际化来为教育均衡化输送血肉,还要为它塑造灵魂,使教育真正成为以个体的充分、自由发展为理想和追求的事业。
同时,对于区域教育而言,教育生态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品质的优劣。温江区的教育有着较完整的生态系统,从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职业教育到社区学校,无不具备,具有天然的优势,而且温江的学前教育与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与中小学教育都有着良性的互动关系,社区教育尤具特色,已经融入到温江区域发展的“大生态”中去,使得温江教育的现代化充满希望,也充满活力,成为“幸福美丽新温江”蓝图中最厚重的底色。
极目俯仰,地阔天长。今天的温江教育,正如攀登的勇者,越来越高地走在一条通往高位均衡、国际互动,最终实现现代化的教育之路上。
“学有良教”之于温江,正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