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R)治疗的疗效对比
2013-02-06张秋萍
张秋萍
信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河南信阳 464000
妊娠期糖尿病在临床上主要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患者,排除在妊娠期已知的糖尿病患者。 目前,妇科临床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大, 该类患者可能会引起羊水过多、死胎以及流产等后果,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健康[1-3],为了探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治疗初诊妊娠糖尿病(GD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笔者回顾性总结该院2011 年10 月—2013 年2 月间收治的GDM 患者40 例资料,现将总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资料对象来自于该院收治的GDM 患者40 例资料,年龄范围 24~38 岁,平均年龄为(28.9±5.1)岁,孕周范围 25.4~27.6 周,平均孕周为(26.9±1.7)周,统计资料入选标准:所有 40例资料临床诊断结果符合以下标准: 一是患者有2 次或者2 次以上的空腹血糖值含量为>5.8 mmol/L, 二是根据患者进行的糖尿病负荷实验结果 (方法为在妊娠25~28 周时候进行50 g 的葡萄糖负荷实验, 对于结果异常的患者在7 d 时间内再进行75 g的葡萄糖耐量试验)中,空腹血糖含量以及在服用糖后3 h 的血糖检验值为5.3 mmol/L 和7.8 mmol/L。 40 例资料按照用药种类不同分为两组:选择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的20 例资料为观察一组,选择诺和灵R(生物合成胰岛素)进行治疗的20 例资料为观察二组。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选择胰岛素泵进行胰岛素给药,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首先经过1 周的运动和饮食调理控制血糖, 对血糖控制不佳者(即空腹血糖值为>5.8 mmol/L)或者在对患者进行饮食控制而出现酮症酸中毒现象者需要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观察一组选择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给药,给药剂量为身体重量(kg)的一半来计算每日所需药物总量, 其中一半的剂量作为基础剂量分配到24 h 中,而另外的一半剂量在每日三餐前30 min 可以按照患者的病情需要追加负荷剂量, 门冬胰岛素在每日三餐前即刻注射(如果遗忘可以选择在饭中或者饭后即刻注射补充)。 而观察二组患者选择的生物合成胰岛素在每日三餐前30 min 注射给药(如果遗忘可以选择在饭中或者饭后即刻注射补充),同时根据患者的血糖值变化情况随时调整基础剂量和追加剂量, 所有患者疗程为从确诊开始到分娩结束。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统计各组患者所需的胰岛素日剂量, 血糖达标时间 (同时计算平均值, 平均值资料用平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s)和低血糖发生情况(并计算百分率),另外统计各组患者治疗后妊娠结果情况(妊高症并发症情况、羊水过多患者、新生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情况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等)。
1.4 统计方法
数据资料经过平均值 (或百分率计算) 后, 数据结果录入SPSS17.0 统计学软件包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百分率的组间比较方法选择χ2值检验。
2 结果
观察一组门冬胰岛素平均用量为(36.8±1.9)U/d,血糖达标平均时间为(4.6±1.1)d,出现低血糖症状者 4 例(20%),观察组出现低血糖症状15 例(15%),数据指标明显优于观察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
另外,观察一组用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由此可见,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妊娠结果除了出现巨大新生儿并发症的百分率相同之外, 治疗一组并发症明显低于治疗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妊娠结果比较[n(%)]
3 讨论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来说, 如果对体内的血糖水平的控制没有达到理想水平,很可能会引发众多的不良的妊娠结局,例如妊高症并发症情况、羊水过多患者、新生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情况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等。 因此,如果能够把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 对于产妇妊娠和新生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4]。
该研究选择的两种药物:门冬胰岛素(诺和锐)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R)均属于胰岛素类药物,具有能够有效控制血糖而且对新生儿影响较小的特点, 是临床上经常选择治疗的药物之一, 门冬胰岛素主要作用原理是能够把人体胰岛素B 链上面的第28 位的脯氨酸置换成天门冬氨酸,它是唯一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可以用来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胰岛素类似药物。 其主要具体如下优点:一是起效迅速,二是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短,三是药效维持时间大约3 h 左右,一般不会产生夜间低血糖的情况[5]。 该研究结果也表明了:门冬胰岛素(诺和锐)治疗妊娠糖尿病具有更加优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高妍,郭晓蕙,段文若,等.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 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基础胰岛素控制不佳的2 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26(12):1019-1022.
[2]李楠,杨慧霞.门冬胰岛素与人胰岛素在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应用中有效性及安全性的评价[C]//第二届妊娠合并糖尿病规范化诊治及孕期营养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医学会,2010:128.
[3]陈沈苗.门冬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654-2655.
[4]王丽随.门冬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在妊娠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比较(附50 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0,32(4):104-106.
[5]Pettitt DJ,Howard C,Ospina P,等.妊娠糖尿病妇女使用门冬胰岛素或常规人胰岛素在疗效、安全性方面的比较[J].药品评价,2008,5(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