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学生一片责任的天空

2013-02-03顾丽芬

实践新课程 2013年3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责任感责任

顾丽芬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被众多的爱包围着的他们,个性十足,自我意识很强,常常是“我”字当头,而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的责任意识却非常淡漠。教室内垃圾无人捡拾,食堂的剩菜剩饭高高堆起,在家里因和父母意见相左就大声呵斥,公交车中对老弱病残视而不见……试想,这样的一代极度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的前途一片茫然,把自己的责任完全推脱的年轻人如何才能承担起建设祖国、推动人类发展的重任。因此,对于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迫在眉睫。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责任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谈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时指出: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责任意识的培养正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试想,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都有较强的责任感,那这个班级一定是个勤奋上进、团结协作、集体荣誉感强的优秀班集体。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优化班级环境布置,激发学生责任意识

教室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一个整洁、明亮、美观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集体的情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良好的班级环境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铸就学生的灵魂,就像春雨,润物无声,将知识、智能、情操、审美、修养洒向学生干渴的心田,去熏陶、感染和教化学生。我们在“责任教育”过程中应该做到让每一面墙壁,甚至是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可以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特色一角等营造浓烈的“责任教育”的氛围,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比如“名言警句”栏里,一句句由学生自己搜集、誊抄的名言赫然在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林肯)和“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同学们在搜集名言警句的过程中,也阅读了顾炎武、梁启超、林肯等名人的事迹,了解了他们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高贵品质,从而受到了责任意识的熏陶。

如果你踏进我们的班级,你也肯定也会被我班的“特色一角”所吸引,浓浓的绿色让你觉得我们班充满了活力,洋溢着朝气蓬勃的氛围。是的,在我们班的特色一角摆放着很多的绿色植物,不用我指名,不用我分配浇水任务,班里的学生自会如约定俗成般地爱护着每一盆绿色植物。

二、教师以身作则感化学生责任意识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以身作则。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学生,在培养学生责任感方面,教师更要起表率作用。教师若能率先垂范,对学生反映的事都认真妥善地解决,表现出极强的责任心,那么不但能够感化学生,更能令学生肃然起敬,同时会在各个方面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甚至在要求学生做到之前就做好。这样,学生便会感受到老师这是在对自己负责。一个有工作责任感的教师,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会成为学生的楷模,学生的责任感会在教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渐增强。比如,班级里有纸屑,教师能极其自然地弯腰捡起来后扔进垃圾桶;要求学生早上不迟到,自己应该先到校;要求学生作业独立及时完成,自己也要在第一时间及时批改,甚至面批……

有一次,学校举行“走向海洋”征文,规定是两个星期内看完《走向海洋》这本书并写出读后感。一个星期后,我发现有的学生竟然还没有开始阅读此书。我想:现在东海、南海局势风云变幻,青少年理当关心国家大事。走向海洋,也是国家的重大战略,这个重任将落在21世纪的青少年身上。于是,我与同学们一起看报读报,了解东海、南海局势;带头读《走向海洋》,写了一篇2000字左右的文章,张贴于班级墙壁上,并向学生征集修改意见。这一举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走向海洋》的兴趣。

可见,教师在日常教学及生活管理中只有以身作则,教育才更有力量和说服力,在学生心灵深处引起共鸣,促使思想教育产生实效性结果。

三、组织主题班会教育,促进学生责任意识

班主任对于班级的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做好班主任工作,不仅体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更在于开展集中性的针对性的整体教育,而主题班会就是其中一条重要的渠道。它是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健康心理素质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阵地,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法宝”和学生自我教育与发展的台阶。

班会课上,班主任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在其他场合、其他形式的教育形式相比,更能促进正确的班集体舆论的形成,推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如上学期,笔者有幸担任了初一(5)班的班主任,自己也满怀信心地铆足了劲儿想把本班的学习及常规工作管理好。学期初,我就下了工夫地去研究学生的档案资料,分配好他们各自的岗位,希望人尽其责,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出色的表现。但经过一个星期的观察后我发现了不少问题:值日擦黑板的学生请假没来,其他同学熟视无睹,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自己班级的包干区里有了垃圾,有的学生跑去告诉负责包干区的学生过来打扫,有的干脆当做没看到……种种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主要和学生的责任感意识淡薄有关。面对学生责任感缺失的现实,上学期,我们班先后召开了“我为班级添光彩”、“我为家乡发展献一计”、“责任,让我们走得更远”等一系列主题班会。这一系列的主题班会,在班主任老师及其他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由同学们自己精心准备,积极组织,采取讨论、演讲、辩论、借小故事说大道理等多种形式开展。同学们在班会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活动中逐步明白了“责任”的真谛,进一步树立了“责任”意识,纷纷表示一定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对自己的前途负责任、对自己的家庭负责任、对国家和社会负责任”,做到“文明生活,健康成才”。

四、参与社会实践,强化学生责任意识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他认为:整个的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学校生活只是学生整体生活的一个部分,我们的学生是属于社会的人,他们终将走向社会,他们终将担负起时代国家赋予的重任。因此,让学生走向社会、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体验,明白一个道理,使学生在社会中成长,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亲身实践,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加强对责任感的认识,在生活实践中去感悟生活,在亲身参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从而内化为责任品质,外显为责任行为。

每学期,我们学校都会与街道、社区联系,与他们手拉手,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在“爱心小分队敬老院爱心之行”、“感恩母亲节”、“人人都来学雷锋”等活动中,学生都积极参与,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取对履行责任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增强了责任感,提高了对自身行为进行分析和管理的能力。

责任教育是德育工作永恒的主题。经验告诉我们,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育学生具有积极的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责任情感,外化为学生优良的责任行为。我相信,一个充满责任意识的学生,不再清高冷漠;一个充满责任心的集体,天天阳光灿烂;一个充满责任感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铜罗中学)

责编/张晓东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责任感责任
大学生恋爱过激行为分析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初中生责任感发展的差异性调查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谁的责任
责任(四)
责任感等2则
浅谈韩国犯罪题材电影中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