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课改中的“六化”
2013-02-03廖纪元韦成才
廖纪元 韦成才
课程改革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呈现出的“六化”现象也向我们的课改敲响了警钟。要进一步推进课改,必须彻底扭转这“六化”。
一、课程设置“虚化”
全面落实课程改革,首先要求“开齐课程”,然后是“开足课时”。很多学校在课改中,很重视课程的开齐,并尽可能地把课时开足。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仍然只重视语文、数学两大基础学科的现状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表现一:音乐、美术、体育、科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等学科的师资配置不合理,要么没有专职教师,要么专职教师挪作他用;表现二:课程安排与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不一致,有的学校虽然课表上开足了课时,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教学中没有用足课时;表现三:对部分课程不够重视,学校在课程执行上力度不够,开设的课程不能一一落实,有的课程虽然设置,但一学期下来,基本没有上课,而是被挪作了他用,改上了其他课程。上述三种原因,使得我们的课程设置“虚化”,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影响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是与素质教育思想相悖的。
二、课改劲头“退化”
新课程改革已十年了,在改革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凸显出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给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热情的“退化”。课改初期,面对新事物,任何教师需要适应,各校也积极应对,对课改热情高涨,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程度的提高,课改也在逐步“减温”。二是力度的“退化”。教育是农业,而非工业,课程改革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更非一蹴而就的事。由于课改见效慢,有的学校为了快速提升影响度,有另辟蹊径之嫌。同时,对新课程改革的保障措施不是十分得力,也缺乏相应的考核力度。三是思想的“退化”。新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产生矛盾、解决矛盾、又产生矛盾的过程,部分学校和老师,出现了思想上的退化,有“穿新鞋走老路”之嫌。最突出表现在课堂中,如果是公开课,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如果是家常课,则是“涛声依旧”。
三、校本研训“泛化”
校本研训是一所学校的动力之源,是每所学校根据自身特点而开展的一种针对性强、时效性好的“草根式”的研究与培训,是课程改革的不竭动力。但目前校内的几种研训现象影响了研训的效果。一是“马拉松式”,这类校本研训注重的只是时间,只是为了把每周规定的研训时间灌满;二是“作业式”,将校本研训布置成各种无效的抄写作业,便于应付检查;三是“盲目移植式”,外出考察、参观,把别人的东西不加鉴别地拿来用。这些形式主义的校本研训不是真正的研训活动,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但无法助推课改,反而人为地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占用了教师的时间,压缩了教师能动的空间。
四、课堂教学“弱化”
我们都知道,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落实课改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就目前来说,课堂教学有些被“弱化”:一是“课内损失课外补”的思想有所抬头;二是课堂教学忽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三是课堂教学不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落实;四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有被各种活动挤压之嫌。这些,都使得课堂这一主阵地的作用发挥有减弱之势。
五、教师素养“浅化”
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因此,教师培养得到空前重视。学校对教师的培养应是一项长时、持续的工作,但部分学校对教师培养浅化:一是急功近利,想收到“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效果;二是怕“流失”,就不培养;三是没有建立教师培养的校内机制,无从培养。更为重要的是,部分教师基础知识差,基本功差;教师太功利,不考核不作为,只教书不育人;教师太蛮干,无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师职业倦怠严重,很少有教师从工作中得到乐趣。
六、教学质量“窄化”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除了落实知识与技能外,还应重视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情感等方面的综合发展。目前,教育教学中对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十分忽视,只重视分数的现象仍然存在。课改不是不要分数,它只能反映教育质量的某部分。教学质量应该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个维度的综合体现,否则,就是我们认为地将教学质量“窄化”了。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教师进修学校;重庆市开县南雅民主完小)
责编/齐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