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药物应用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疗效观察
2013-02-02张茂梅耿祥娥邱荣
张茂梅 耿祥娥 邱荣
全身药物应用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疗效观察
张茂梅 耿祥娥 邱荣
目的观察全身药物应用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病史、症状,经眼科专科检查确诊的黄斑水肿患者109例112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加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对照组单纯用全身药物治疗。结果末次随访时,矫正视力为0.01~1.0,治疗组56例58只眼中治愈23眼,好转26眼,无效9眼,总有效率84.47%,复发6眼,占10.34%, 对照组53例54只眼中治愈12眼,好转19眼,无效23眼,总有效率57.40%;复发13眼,占24.07%。二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疗效好,安全性高,解决了单一治疗中治愈率低易复发等问题。
黄斑水肿;药物治疗;玻璃体腔;曲安奈德
一些眼底病变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疾病会因血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使黄斑周围毛细血管渗漏,引起黄斑水肿,导致视功能损害,成为危害老年人视功能健康的一大疾患。传统的药物治疗、激光光凝等方法,均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近年来,全身药物治疗联合玻璃体腔注射皮质类固醇治疗黄斑水肿取得了一定疗效[1,2]。我科自2010年1月至今,开展了全身药物治疗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取得了良好效果,且方法简单,易于掌握,易在基层医院开展实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患者109例112眼,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6例58只眼,对照组53例54只眼。
1.2材料 曲安安奈德, 1 ml/40 mg
1.3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了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眼底检查、非接触眼压、眼底荧光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3,4]检查。
1.4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术前一天用抗生素眼水点眼,注射前用表麻滴眼剂倍诺素眼水点眼3次,间隔5 min,开睑器开睑后,先于颞下方角膜缘处穿刺,放出少许房水,然后于颞下方距角膜缘3.5~4 mm处注射曲安奈德4 mg/0.1 ml,拔出针头,压迫注射处至密闭,典必殊眼膏包眼,术毕。术后取半卧位24 h。对照组只常规单纯用药物治疗。
2 结果
2.1临床观察技术指标 所有患者治疗1 d、7 d、半月观察视力、眼压及眼内反应。由于治疗后短时间内,眼底、FFA、OCT检查变化不明显,只对视力、眼压及暂时性治疗反应进行观察,不作为治疗效果判断。治疗后1个月、3个月复查视力、眼底、眼底彩色照像、OCT检查,根据复查结果进行比较,判断治疗效果。
2.3治疗后1 d观察结果 所有患者感觉症状无明显改善。二组患者矫正视力、眼压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轻度的球结膜充血,未见眼内感染、白内障等并发症。
2.4治疗后7 d观察结果 治疗组视力始上升,观察组效果不明显,二组患者矫正视力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意义;治疗组3-7 d内观察有眼压开高者9例,占15.51%,观察组无变化,经予以降眼压眼药滴眼和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降至正常。治疗组球结膜充血消失,未见继发性眼内感染、白内障等并发症。
2.5治疗后1月复查结果 矫正视力为0.01~0.8,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30%、51.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黄斑水肿是全身性疾病的眼部表现,某些其他系统的物质代谢和功能异常将导致或加速黄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血糖控制不良、高血压、血管负荷过重(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不良、低蛋白血症等)都是黄斑水肿发生的危险因素,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近年来,曲安奈德越来越多地被用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黄斑水肿,且玻璃体腔注射,药物直达病变部位,可发挥最大生物效应。本研究发现,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全身其他药物治疗黄斑水肿,患者视力均明显提高,达治疗前水平者比率较高,眼底检查显示治疗后黄斑水肿渗出逐渐减轻,OCT检查显示治疗后黄斑厚度明显减少或达正常。这一系列观察均从形态学角度证实了联合疗法大大优于单一药物治疗,且操作简单,副作用少,仅个别病例引起药源性眼压升高,经用降压药物控制后降至正常,不失为有效的治疗措施,易于在基层医院开展和推广,能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患者解除痛苦。
[1] 陈永信,陆好,马小华,等.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研究展望.中华眼底病杂志,2007,1:89-91.
[2] 纪惠歉,叶璐,杨新光,等.光动力疗法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眼科研究杂志,2009,1:213-251.
[3] 王玉,李镜海,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中的应用.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130-132.
[4] 张风,马凯,王光路.渗出性黄斑变性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16:220-223.
262200 山东省诸城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