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差错引发手术室医患纠纷防范与解决
2013-02-02王雪莉王冬梅盛艳芳
王雪莉 王冬梅 盛艳芳
护理差错引发手术室医患纠纷防范与解决
王雪莉 王冬梅 盛艳芳
目的通过提高手术室护士护理水平,杜绝护理差错,防范纠纷产生并学会应对及解决纠纷的方法,从而达到避免和解决纠纷的目的。方法加强对手术室护士法律知识培训,熟悉纠纷解决办法及程序,规范各项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慎独精神。结果手术室护士法律、服务、证据意识得到增强,能正确处理护理工作中的问题,使各种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缓解矛盾并为解决纠纷提供前提条件。结论确保了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避免了护理工作中的失误,有效的防止了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手术室护士;护理差错;防范措施;纠纷护理程序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医学法律知识的普及,人民的维权意识也明显增强。在新的医疗形势下,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手术治疗的特殊性,手术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主观因素及客观因素),不仅影响手术患者的手术效果,也影响术后的恢复,同时由于患者及家属医学知识认知上的局限性,很容易产生对手术及护理工作的误解,从而导致医疗纠纷[1]。手术室工作又具有连续性、 复杂性、 综合性等特点,因此手术室常成为医疗事故 、纠纷易发之地。通过对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和患者的合法权益,防范纠纷发生。
1 防范措施
1.1加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意识、 法律意识,医院组织学习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人人通过考核,使每位护士都做到学法 、懂法 、守法、 用法,不断增强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强化责任心,从而预防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既维护了患者的健康和合法权益,又保护了自己。
1.2严格执行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2.1明确各班职责,做好本职工作。
1.2.2严格执行手术查对制度,接患者入手术室时,要查对科别、 床号、姓名、 性别、 诊断、手术名称、 皮肤准备情况、 术前用药、 配血、 药物过敏试验等。手术前再次查对姓名、诊断、 手术部位、麻醉方式、麻醉用药。检查无菌包消毒日期、 包内器械是否齐全完好。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纱布、器械、 缝针等。术后检查各种引流情况。
1.2.3手术室应当建立手术标本管理制度,洗手护士保管好术中所取下的标本,手术完毕交与医生并签名,防止病理出现差错和丢失。
1.2.4手术室应当加强手术患者体位安全管理,安置舒适体位,使其肢体处于功能位,防止因体位不当造成手术患者的皮肤、神经、肢体等损伤。患者的身体勿直接接触金属部件,巡回护士术前检查手术床、电刀性能,妥善放置电极板,指导医生正确使用电刀等电器,防烫伤、误伤患者。
1.2.5手术室应当建立并实施手术中安全用药制度,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防止用药差错。
1.3各种抢救设备、用物、药品处于完好使用状态,如电刀、吸氧、吸痰装置、除颤仪、呼吸机等,做到定人定期保养、检查、定量、定位放置,完好率100%。
1.4手术室应当制定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快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并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1.5手术室应当通过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空气质量控制,环境清洁管理,医疗设备和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措施,降低发生感染的危险。医务人员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手术室的工作区域应当每24h清洁消毒一次,预防手术感染的发生。
1.6加强继续教育,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每位护士都要注重自身知识的更新与补充,积极参加院里举办的各种学习讲座。每周组织业务学习,每月一次理论、操作考试。每年派两名业务骨干外出进修,邀请各仪器厂家技术指导员介绍仪器、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通过多种形式提高了护士的理论及专业技能水平,减少了因业务技术问题引发的护理差错、纠纷。
1.7规范手术护理记录单书写。手术护理记录单是手术患者病案的一部分,是具有法律依据的举证材料,它记录了患者手术全过程的护理工作,因此,记录应严谨、真实、及时准确,不得随意删改乱涂或剪贴,无菌包灭菌指示卡、植入性产品标签均必须粘贴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所有材料一式两份,一份随病例归档,一份留科内保留备做证据使用。护士长派专人加强督促检查,发现问题直接反馈给责任护士及时纠正,预防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2 纠纷解决程序与原则
2.1纠纷解决的三个途径 双方协商解决、行政仲裁、法律裁决。
2.1.1双方协商解决 是指医患双方在存在纠纷时协商解决,解决的前提必须是双方有意愿和诚意,二者缺一不可。
2.1.2行政仲裁 是医疗纠纷解决的主要途径,由于具有医疗事故鉴定资格,仲裁部门是有权威性的第三方机构作为认定机构,因此仲裁结果对于医患双方能够接受和认可,对双方都具有公信力。
2.1.3法律裁决 是医疗纠纷解决的必要手段,是医患双方在协商无效同时又对仲裁结果产生疑虑时而采取的最终的纠纷解决手段,具有强制性和法律效力
2.2纠纷解决原则 正视纠纷,对双方负责,做到公平及公证。
2.2.1引导纠纷按照正确程序解决,尽量做到缓解矛盾,朝着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方向发展。
2.2.2不推卸责任,能够正确认识既要保障医院的合法权益,又要保护患者的个人利益,做到公平及公证。
3 体会
通过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的增强,护理工作的不断完善,手术室应当与临床科室加强联系,密切工作,以患者为中心,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约束自己,正确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更好的完成工作,做到患者满意医院满意。
[1] 伏迎春.从护理风险谈手术室管理.华北国防医药,2003,4(2):147.
136001 吉林省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