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栓塞13例

2013-02-02李湘于世彦刘雪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9期
关键词:患肢体征活血

李湘 于世彦 刘雪梅

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栓塞是产后病, 属产后感染, 多继发于盆腔静脉炎, 病变多在股静脉、腘静脉及大隐静脉。中医主要为产后体虚, 感染邪毒, 正邪交争, 或败血停滞, 营卫不通。产后感染是产科危重症, 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可导致脓毒血症、败血症、休克, 甚至危及生命,针对中西医病因,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栓塞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近20年来, 山东省即墨市第五人民医院共行剖宫产术6917例, 选择其中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患者26例, 发病年龄为26~39岁, 平均年龄29岁。初产妇16例, 经产妇10例。孕周:36~37+6周3例, 38~41+6周13例,≥42周10例。剖宫产指征:头盆不称10例, 臀位3例,巨大儿5例, 子宫收缩乏力4例, 前置胎盘2例, 胎盘早剥1例, 胎儿宫内窘迫1例。手术时间:最长1小时30分, 最短26 min, 平均45 min。以上患者均出现产后深静脉栓塞,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各13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病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患者发病时间为剖宫产术后3~15 d, 术后持续低热, 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现下肢痛疼, 肿胀, 站立时加重, 行走困难, 局部静脉压痛, 温度升高, 有时可触及硬索状静脉, 皮肤发白, 习称“股白肿”[1]。发病部位:左下肢18例, 双下肢8例, 其中, 小腿静脉栓塞18例, 髂内静脉栓塞8例。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 中性粒细胞增高,有核左移现象, 并有中毒颗粒, 所有患者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均正常。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 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 局部理疗,全身给予足量抗生素抗感染。抗凝治疗:NS 250 ml+肝素100 mg静脉滴注, 6 h/次, 体温下降后, 改为2次/d;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静脉滴注, 2次/d;尿激酶40万U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 用药期间检测凝血功能。病情稳定后,继服阿司匹林及潘生丁。病情重者除上述治疗外, 患肢缠绕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3~6个月。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内服清营逐淤汤[2], 当归12 g、生地15 g、连翘12 g、玄参12 g、丹皮12 g、麦冬12 g、银花12 g、赤芍15 g、白芍15 g、枳壳12 g、桃仁12 g、红花10 g、牛膝12 g、地龙12 g、青蒿12 g、水煎服, 2次/d。辨证加减:寒湿如络、经脉不通者加桂枝10 g、莪术15 g, 去银花、连翘、麦冬;脾虚者加党参10 g、黄芪10 g、白术10 g、茯苓10 g。外敷五味消毒汤:黄柏30 g、麝香0.2 g、白丑30 g、苍术30 g、白附片10 g、研细末, 兑白酒、蜂蜜, 调和, 隔日换药一次。以上治疗15 d为一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 临床症状, 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化验检查对比, 观察预后改善情况及有无并发症。

1.5 治疗标准 治愈: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临床症状消失,局部及全身检查均无异常, 各项化验检查正常, 随访3年后能正常参加体力劳动, 无后遗症。显效:患者生命体征正常,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 站立及行走时间长时局部有痛疼, 实验室各项化验检查未恢复到正常值。无效:患者生命体征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各项检查结果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一个疗程后, 治疗组治愈9例, 显效3例, 无效1例。显效的3例继续治疗3 d后症状减轻, 其中2例继续治疗7 d后痊愈, 其中1例继续治疗7 d后痊愈, 无效的1例转到上级医院治疗。所有治愈后的患者, 都继服清营逐淤汤一周加以巩固, 治愈后随访三年均无复发, 无任何后遗症, 能正常参加体力劳动, 总有效率91.6%。对照组治疗一个疗程后,治愈4例, 其中半年后复发1例;显效8例, 其中有2例一年后复发, 且一年后不能参加体力劳动;无效1例, 总有效率67.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病发病机理[3]多因妊娠期盆腔血管扩大, 负压增加,髂内静脉回流缓慢, 术后剥离面的栓塞性血管成为细菌滋长的良好基地, 如受感染即可侵入子宫静脉而扩散到髂总、下肢、卵巢、甚至左肾静脉, 血栓随之延伸,治疗不当, 可危及生命。故西医治疗必须全身用足量抗生素, 因血栓的扩延及栓塞不可预料, 必须迅速给予抗凝治疗。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可增加血容量, 减低血液黏稠度, 防止血小板聚合。静脉滴注尿激酶, 加快疗效进展。辅以阿司匹林和潘生丁也有防止血小板聚合的作用。抬高患肢, 局部理疗, 可增加静脉回流, 减轻水肿。中医认为本病为湿热入络或寒湿阻滞, 感染邪毒不解, 火热炽盛, 加之产后元气大伤, 邪毒内陷,热入营血, 营卫不通, 郁而发热。故治疗以清营解毒、凉血化瘀、散瘀泄热为主要治疗方法, 清营逐瘀汤主要功能清营凉血、活血逐淤、散瘀泄热, 佐疏通脉络, 方中当归、白芍补气、补血、活血, 养肝和营、消肿、止痛;桃仁、红花连用活血、祛瘀;牛膝引血下行;青蒿清虚热;赤芍, 丹皮活血行气;玄参、生地清热凉血;连翘、银花、麦冬则清热、解毒;枳壳主要作用理气;上述中药配伍早期运用, 可补益气血、养血活血、舒筋通络、清热解毒, 祛瘀活血, 可抑制血栓形成, 降低体内高凝状态, 促进血栓溶解, 在此应用恰到好处。五味消毒汤主要清热解毒, 凉血化瘀, 黄柏清热燥湿;麝香清热开窍;白丑清热解毒;苍术活血祛瘀;白附片行气止痛;上述中药用蜂蜜调和局部治疗效果最佳。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 本病应以预防为主, 包括:①妊娠期应避免长时间站立,睡眠时可抬高患肢。②术前可应用小剂量肝素或低分子右旋糖酐。③避免输入对静脉有刺激性的溶液, 并经常更换输液部位。预防恰当, 患病率小;一旦患病, 采用中西医结合, 疗效明显, 不易复发, 无后遗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尤昭玲.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第2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343-346.

[2]胡熙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文匯出版社, 2006:121-123.

[3]张素萍.剖宫产后下肢血栓性静脉血栓形成11例.中国乡村医生, 2006, 3(9): 46-47.

猜你喜欢

患肢体征活血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