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企业与高职专业建设相融合的探讨*

2013-02-02李显戈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职业高职专业

李显戈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台州 318000)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上世纪90中后期开始加速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办学规模上已经占到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10年我国职业技术学院为1 113所(中国统计年鉴,2010),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另一项统计资料表明,2011届高职毕业生为329万,占当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的49.8%;2012年我国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数达到1297所,占国内普通高校总数的61%。高等职业教育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内涵建设作为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职业特色不明显,最终体现为培养质量不高,学生胜任岗位的能力较差。根据邢戈等人的研究,中小民营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满意度的整体评价属于中等偏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企业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为什么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宗旨的高职院校,恰恰培养不了能满足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刻的思考。笔者拟从具体专业出发,分析企业元素如何与专业融合,融入模式是什么,如何推动专业与企业要素的对接。专业与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不仅是“结果”的融合,更是“过程”的融合。

专业与企业融合的实质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在宏观层面要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之路,具体落实到专业层面就是要实现专业与企业元素的融合。

第一,所谓融合,应该是企业元素全方位的融入,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专业建设主要包括教学计划制定、专业师资建设、课程和教材建设、课堂教学和实训、校外顶岗等诸多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专业建设体系,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少企业元素的融入。根据“木桶理论”,融合的效果主要由合作短板决定。

第二,在融合过程中,企业不仅是资源的输出方,专业也不是单纯的资源接纳者,双方都能从彼此融合中找到利益契合点,建立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机制。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融入企业元素,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机会,促进职业技能培养,而企业通过为学生提供顶岗工作的机会,一方面,减少劳动力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政府提供的顶岗实习基金,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专业与企业融合的途径和机制

(一)构建以企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专业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不考虑实际的市场需求,在专业设置上缺乏科学论证,盲目扩张,开设的专业越来越多,但专业之间的区分度却越来越小,结果导致不同专业之间课程体系雷同,教学计划不能体现专业特色,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出现“就业难、难就业”的状况。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应该是社会需求与高职院校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社会需求既是专业设置的客观依据,也是专业生存发展的基础。高职教育具有区域性和职业性的特色,培养的人才以满足当地企业需求为主。因此,要开展对用人单位的调研,充分掌握整个行业的人才需求数量和增长潜力,通过科学调研了解专业开设的可能性,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空间。因此,高职专业在设置前应进行科学的论证,通过对企业的调研,尤其是对行业协会的调查,从面上掌握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

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学校的专业设置权是非常有限的,不仅学校自身要判断市场的需求,还要受到国家、企业、学生等方方面面的约束,政府是专业设置的真正调控者,其主要通过与盖洛普调查公司、兰德公司等第三方的密切合作,对未来3年的地方就业状况作出评估和预测,由此提出专业设置建议。而我国目前在专业设置方面,教育部门缺乏科学的论证程序和论证手段,虽然事后有监管和考核,但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退出机制。

(二)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教学计划是专业建设的指南针。要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关键是要制定科学的、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教学计划。成立由企业专家构成的指导委员会,实践专家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岗位要求,指导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模块设置、课程体系构建,把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和要求贯彻到教学计划中,为专业提供办学指导方向。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

需要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颠覆性的改造,专业课突出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按照基于职业岗位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设计理念,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组成由职业教育专家、企业实践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重新梳理课程模块,按照岗位真实的工作任务序化内容。以真实的工作流程为逻辑起点和主线,融入职业资格内涵的教学内容改革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知识的构建,企业实践专家和专任教师共同开发工学结合、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开发和设计行动导向体系,实施工学结合课程,调整课程内容。

(四)课程建设融入企业生产

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最终体现在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为企业所用,而课程则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专业的水平和特色,取决于课程建设。在实施课程项目教学过程中,应实施开放式教学,依托行业和企业的支持,致力于课程教学模式探索、教学环境创设、教学过程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坚持以“使专业实训教学融入更多的企业生产元素”为导向,逐步形成以产品生产和职业环境为合作的载体,以专业课程建设为合作的纽带,以提升学生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使专业实训成为集专业理论学习、专业技能训练和真实项目建设为一体的“职业环境”或“教学工厂”。在上专业课前,可以邀请企业专家进校开展讲座,或带领学生下企业,由企业技术骨干介绍公司概况、组织架构和岗位构成、岗位职责、企业工作流程,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职场环境,亲身体会工作氛围,培养学生的工作意识,提高专业课教学效果。使毕业生走出校门就能胜任职业岗位要求,同时具备可持续的职业发展潜力。在项目情境教学中,将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融入课程项目学习之中,在学习情境中融入企业工作任务。突出在工作过程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及后续拓展能力。突出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两者之间的无缝对接,使学生的顶岗综合实习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使毕业生成为具备胜任各项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五)内培外引,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引进企业实践专家进课堂、专业教师下企业等方式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由于我国还缺乏高职教师培养体系,使得高职教师没有明确的任职标准和门槛,既接受过系统师范理论教育、又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少之有少。为满足高职教育在短期内快速扩张的需要,大量接受传统学科教育的高校毕业生直接走向教学岗位,缺乏在企业生产、管理一线工作的经验,从根本制约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必须融入企业要素,才能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培养、锻炼专业教师。高职院校应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学工作的重点来抓,职业院校如果不能建构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就称不上是一流的学院,更没有一流的教育,也就无法造就一流的人才。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的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借鉴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高职教师培养体系,改变目前高职教师缺乏严格录用标准、先上岗后培训的局面,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专职教师的任职门槛,使高职教师真正成为既具备师范理论,同时又具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真正成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行业领域的行家里手。

(六)成立企业—专业共建的利益共同体

依托双方的资源共同建立利益共同体,可以利用学校的场地,成立完全真实的工作室,将企业的部分设备、样品引入到工作室,建立真实的工作环境。企业可以将部分业务放到工作室,方便学生就近参与,如笔者所在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与当地的一家货运代理公司合作,利用空余的教室作为公司的客户部,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到为企业寻找客户的业务中,并参与业务分成。在日常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完全按照公司的工作流程和组织架构来设置,有部门负责人、部门员工,并且规定非常明确的岗位职责,有正常的上下班制度。在这种真实的工作环境里,学生从事的不再是虚拟的案例,而是开展真刀真枪的业务,做好了有物质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他们想法设法多做一些业务,在这种真实的工作中,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教学效果明显改善。企业也从中受益匪浅,一方面,减少了自身的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业务量,给企业增加了经济效益。同时,学生在开展业务过程中的一些资料和文本通过改造也成为项目化教学资源。

(七)实践环节与生产对接必然要融入企业要素

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目前,各学校都在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归根结底就是强化 “高素质、高技能”。课程改革要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实训的组织与实施,要将企业文化融入专业文化,通过张贴企业工作环境、生产流程、管理制度等图片,摆放公司办公用品,将公司的企业制度、核心价值观等体现公司理念的标语口号等上墙,营造公司的工作氛围。采取有效途径,在企业建立教学实训基地,吸引企业进校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密切与企业的关系,极力倡导并实行订单培养,积极推进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使职业院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

[1]游文明.中德高职教育与企业关系的理性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2]雷锡绒.探讨高职专业教学计划制定中的几个问题[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3]陈东.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职业教育课程——德国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框架教学计划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8).

[4]刑戈.中小民营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1).

[5]王振国.依托企业开展高职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1(12).

猜你喜欢

职业高职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职业写作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