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之建立
2013-02-02曾桂华
曾桂华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之建立
曾桂华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阐述了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意义和我国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现状,在“职业能力导向”理论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目的、内容和原则。
职业能力导向;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造传统产业,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迫切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迎来了更大的挑战。目前,我国还没有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也没有一个规范的专业教学标准框架和开发模式。开展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实践,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现状
专业教学标准是学校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文件,是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组织实施教学、规范教学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和基本依据,是评估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尺。同时,也是社会用人单位选用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
我国有关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起步于本世纪初。雷正光最早提出职业教育教学标准的制定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认为在职业教育改革中必须强调以就业为导向,而教学标准作为专业教学的关键,其制定也必须坚持就业导向原则。杨延认为,要保障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实现整体改革在课程实施层面有大的突破,当前我国迫切需要建立国家层面的专业教学标准。钟健认为,国家层面的专业教学标准缺乏,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将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建设问题明确作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一项内容。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明确将建立专业建设标准作为一项主要建设内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批国家示范性建设院校,在专业改革和课程建设中,以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为契机,全面推进专业建设,率先制定了33个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群)的专业教学标准,对专业名称、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入学条件、学制、培养目标、职业面向及能力要求、培养方案框架体系、学习领域课程基本要求、课程考核要求、教师和基本实训条件要求等12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目前,德国等发达国家为保障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质量都建立起了国家层面、具有法律性质的专业教学标准框架,并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对标准进行深度开发,对专业教学标准进行不断修订与完善。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专业教学标准的理论依据
近年来,受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影响,有学者基于“职业教育与职业的关联性”提出了“职业能力导向”理论,并逐步成为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新兴课题。“职业能力导向”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其基本内涵是:以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课程开发以典型的职业活动为核心;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为主体;教学方式强调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教学环境强调真实的职业岗位环境。“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核心概念,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思想在当今的职业教育界已达成共识,与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相比,“职业能力”的教育思想具有更明显的优势,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是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因此,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教学标准是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关键。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专业教学标准的目标、内容及原则
专业教学标准的构建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教学改革。要依托行业企业,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以行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探索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规格,改革专业课程结构,重组专业课程内容,优化专业教学方案,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适应行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研究构建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应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职业面向(领域)、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教材、教学安排、教学设备条件等内容,作为组织专业教学和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专业培养目标、职业面向(领域)和岗位能力结构及人才培养规格研究。根据行业(产业)发展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范围以及相应的职业岗位;根据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确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和知识以及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等级。(2)专业教学要求和课程设置研究。根据职业标准中岗位的素质、技能和知识要求,确定专业教学的要求和课程设置。(3)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及专项能力研究。根据专业核心课程与专项能力有机结合的基本原则,确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内容和课时数、设计思路。(4)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开发。依据基于工作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和能力本位思想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分析每门课程学习的工作任务,确定需要达到的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课程名称直接反映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对专业课程的性质、目标、设计思路、内容框架进行规范,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实施突出能力本位的项目化课程,以典型任务或项目设计教学组织方式。(5)教学安排研究。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确定学生应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与方法,根据课程间相互逻辑关系,遵循教学规律,合理安排课时和教学顺序,形成有机的课程体系。(6)教学条件研究。明确教学团队、课程教材、实践教学基地及仪器设备等教学条件的基本要求,确保专业教学质量。(7)教学管理与评价机制研究。建立与专业教学标准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确保标准的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效。
以“职业能力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开展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和构建,应坚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就业导向性和职业性。标准的研究和开发应在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行业(产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实现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就业目标及职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工作任务对接,形成的一系列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应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要,是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要求。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专业教学标准,是高等职业教育当前及今后必须研究的课题。
[1]雷正光.职业教育教学标准的制定必须以就业为导向[J].职教论坛,2005(2):1.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杨延.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工学结合深层次改革的关键[J].职业技术教育,2007(22):5-7.
[4]谢文静.构建工学结合中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探索[J].高教探索,2009(4):106-109.
[5]戴士弘.论课程项目[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1-10.
[6]雷正光,黄芳.基于就业导向的“三段递进”高职课程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23):15-17.
[7]钟健.高职专业目录和专业教学标准的现实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2(1):58-61.
(本栏责任编辑:杨在良)
G710
A
1672-5727(2013)06-0016-02
曾桂华(1979—),男,湖南武冈人,硕士,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污染治理、环境监测与评价及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