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肩周炎临床分析
2013-02-02李英
李英
肩周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疾病[1]。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且活动受限,并伴有上臂、肘部、前臂、手部的传导性疼痛,麻木,冷,手指活动功能障碍等。以下对采用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肩周炎进行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患者,其中男22例,女34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为55岁;56例患者中病程最短的为两周,最长的为半年,病程平均为两个月。56例肩周炎患者中出现肌肉萎缩的有20例。
1.2 临床表现 患者表现为肩前,肩后、肩外侧痛,肩部肌肉容易萎缩。肩外展后伸功能明显受限,并伴手指麻木,功能障碍等现象。肩前、后、外侧,肩胛区,胸背部都有压痛。患者X线检查多为阴性,肩周炎病程较久的患者多出现骨质疏松等症状。
2 治疗方法
2.1 手法及操作 强刺激压痛点推拿法:①医者采用“握拳伸拇”法:即拇指末节微屈,把微屈的食指中间指间关节的桡侧面紧抵拇指末节螺纹面,选准压痛点后,采用拇指尖端在其上作小幅度的快速的滑动按压;而不是以整个拇指末端的掌面进行操作。手法由轻到重,要求指力达到病变部位骨骼附着处,而不是表浅的肌肤。推拿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②操作中滑动按压的方向要求与骨骼肌、肌腱或神经支的走向相垂直,滑动按压的拇指尖需要有间歇性放松,使局部受压的软组织恢复血液循环,以避免发生皮肤损伤。③每一压痛点的推拿时间约半分钟,经验证有效、症状减轻者,则继续进行上述推拿治疗,直至病变部位所有压痛点彻底得到治疗以及患者感觉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时,才停止操作。④2~3 d推拿一次,10次为一疗程。
3 结果
3.1 疗效观察标准 治愈:患者肩关节的疼痛感消失且活动不受限;显效:患者肩关节的疼痛感消失,活动轻度受限,;有效:患者肩关节的疼痛感有所减轻,活动受限有所改善;无效: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无改善。
3.2 疗效判定 治愈34例,占61%,显效11例,占20%,有效8例,占14%,无效3例,占5%。
4 讨论
综上,肩周炎是一种以岗下肌,大圆肌小圆肌为主要病变部位,可累及围的颈部,胸背部软组织发生的范围较广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炎性粘连,纤维组织增生变性,限制了患者的肩关节活动[2]。通过对患者枕颈部,胸背部,肩胛区及上肢病变部位软组织进行强刺激推拿,使肌肉筋膜等骨骼附着处的神经末梢与其周围的炎性脂肪结缔组织之间起到间接的松解作用,阻断了无菌性炎症的化学性刺激(疼痛信号)向中枢神经的传导,使痉挛的肌肉放松,从而消除疼痛,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松解粘连,有效地改善患者肩关节的活动受限。
肩关节是人体中活动最频繁的关节,肩关节长期处于前伸前屈位,岗下三肌(岗下肌、大圆肌、小圆肌)长期处于被拉伸的位置,使骨骼附着处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造成肌痉挛,肌变性挛缩,引起肩关节周围组织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伴有上肢的传导痛。采用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来治疗患者的肩周炎,可以准确找准患者疼痛的位置,能够比较有针对性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无菌性炎症的病灶产生较大的治疗效果。通过本组研究,56例患者中95%的患者都通过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缓解了疼痛,81%的患者对治疗效果比较满意,其疗效观察评定为优[3]。在研究中发现:肩周炎的患者的痛点位置不同因人而易,因此一定要对患者的压痛点仔细进行检查。一般患者的压痛点主要集中在肩胛岗的下缘,肩胛骨外缘,三角肌、肩峰下、肩胛骨外缘中上部和肩胛骨下角及肱骨结节间沟等部位,通过让患者主动运动再结合医师的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有效的软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松解粘连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受限。因此,采用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患者肩周炎,比其他方法更具有针对性,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1]《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最终版,2009.
[2]王凤兰,赵建功.辨证选用按摩手法治疗肩周炎.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1,(10).
[3]陈东军.痛点手法推拿治疗肩周炎.按摩与导引,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