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

2013-02-02王春晓马晓宏佟林林吴丽姝裴丽杨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期
关键词:重建术网片穿刺针

王春晓 马晓宏 佟林林 吴丽姝 裴丽杨

盆腔脏器脱垂是由不同原因造成盆底支持组织薄弱,使盆腔器官不同程度下降及移位,致盆腔器官的功能异常,有时伴有排尿、排便异常现象,或伴有外阴部的炎症及出血等。最常见的原因是阴道分娩损伤和绝经后的盆底组织退化性改变,以及患有使腹内压增高的因素。通过重建盆底结构,使盆底支持力量增强,有效恢复盆腔器官的位置。近年来,在省内知名妇产科专家姜杰院长的亲自带领下,我科开展了一项又一项高新技术,其中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手术于2009年7月开展,至2012年7月止已做此类手术50例,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女性患者共计50例,均为经产妇,年龄42~75岁,病史2~30年,单纯性子宫脱垂18例(脱垂分度Ⅱ~Ⅲ度);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14例;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窿脱垂18例。

1.2 术前准备 术前完善各项检查,排除子宫及双侧附件病变。

1.3 手术方法 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成功后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及阴道,铺无菌巾,将两侧小阴唇分别缝合固定于大阴唇外侧,暴露术野,置入阴道拉钩,再次消毒阴道宫颈。金属导尿管导尿,探查膀胱底位置,宫颈钳夹宫颈前后唇,去甲肾上腺素0.25 mg+生理盐水200 ml注入阴道膀胱间隙,于膀胱沟处切开阴道前壁、分离阴道膀胱间隙至尿道口下方1.5 cm处,于左右耻骨降支外缘大阴唇外侧皮肤皱褶平尿道外口水平处切开皮肤0.5 cm。分别向两侧锐性分离膀胱阴道间隙,达耻骨体,于左侧膀胱阴道间隙插入导引器,保护膀胱,沿导引器方向插入穿刺针,沿闭孔内侧缘穿破闭孔膜,旋转穿刺针,针尖于左侧皮肤切口处穿出,带入导丝,同法穿刺右侧。于第一穿刺孔外1 cm、下2 cm处切开皮肤切0.5 cm,于左侧膀胱阴道间隙插入导引器,保护膀胱,沿导引器方向沿闭孔内下缘插入穿刺针,穿破闭孔膜,旋转穿刺针,针尖于左侧皮肤切口处穿出,带入导丝,同法穿刺右侧。由导丝将两翼吊带引出于皮肤,平铺网带于阴道膀胱间隙,分别4号丝线缝合固定于网片于两侧膀胱宫颈韧带,4号丝线缝合固定网片于尿道下方膀胱宫颈筋膜,牵引两侧皮肤外网片,调整网片于合适的松紧度,Allis钳钳夹阴道后壁穹隆,直肠阴道间隙注射盐水,自阴道后壁阴道口处纵行切开阴道后壁黏膜,向两侧顿锐性分离阴道直肠间隙,直达双侧坐骨棘和骶棘韧带。选择肛门外3 cm、下3 cm、为后部切口标志,切开0.5 cm,穿刺针经臀部切口穿刺经过坐骨肛门窝。距离坐骨内侧2 cm穿过骶棘韧带。旋转穿刺针,引出导丝,将网片引出。同法处理对侧。将网片平铺直肠阴道间隙,4号线将网片缝合穹隆处直肠阴道筋膜一针、缝合于子宫底主韧带各一针固定网片。进一步向两侧分离阴道口处阴道黏膜,寻找出提肛肌,7号丝线8字缝合两针,行刚提肌紧缩。0/2可吸收线连续缝合阴道前后壁。碘伏纱条填塞阴道,导尿色清,术毕。

1.4 术后治疗 术后抗炎5~7 d,填塞阴道的纱布24 h后取出,观察阴道流血量,术后禁止性生活3个月。

2 结果

50例手术平均时间为120 min,每张网片放置时间平均为13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10 ml,住院时间平均7 d。术后恢复良好,回访6个月至1年,未见脱垂复发,阴道无明显缩短,无性交困难。

3 讨论

本文手术方案由大庆市人民医院妇产医院院长姜杰教授设计,网片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传统的盆腔脏器脱垂手术无法完全恢复盆腔功能,复发率高,远期效果差。盆底重建术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剖学的重建,更重要的是恢复其应有的功能。该手术操作简单,不进入腹腔,创伤小、恢复快,感染率低,不易复发。由于保留了患者的子宫,也就保留了患者盆腔脏器应有的生理功能。由此可见,全盆底重建术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广大学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重建术网片穿刺针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预张紧钢丝绳网片加固混凝土梁钢丝绳应力损失研究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百万千瓦级核电厂海水循环系统某国产二次滤网网片失效原因分析及可靠性提升
EBUS-TBNA中不同型号穿刺针对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结果的影响
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
青少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脑功能重塑的功能核磁共振观察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时间选择
轻质量型网片在中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
手术穿刺针清洗质量控制方法的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