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2013-02-02吴妮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期
关键词:尿糖酮体酮症

吴妮莉

糖尿病(MD)是一个复杂的糖代谢紊乱性疾病,常常波及多系统的代谢紊乱,实验室检查也应多方面选择辅助检查[1]。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糖尿病患者96例,现对相关检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6例,男44例,女52例;年龄41~76岁,平均52.4岁;相关糖尿病检测指标1064项。

1.2 方法 回顾病例资料,抽取所有化验项目,分析必检指标(对糖尿病的确诊,病情进展,并发症预防和治疗等有直接参考价值);次检指标(对于对糖尿病的确诊,病情进展,并发症预防和治疗等有次要或间接参考价值)及中性指标(对糖尿病的确诊,病情进展,并发症预防和治疗等无直接或间接参考价值)。

2 结果

本组96例,1064份申请单,其中必检指标596份,次检指标398份,中性指标70份。

3 讨论

3.1 MD的早期筛查指标包括[2]免疫学标志物,基因标志物,胰岛素分泌。这些指标不是人人都用的,对于1型MD而言,由于检查成本昂贵且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目前不推荐使用这些免疫学标志物进行常规筛查,只有下列情况才进行该项检查。①某些最初诊断为2型糖尿病,却出现了1型糖尿病自身抗体并发展为依赖胰岛素治疗者。②准备捐献肾脏或部分胰腺用于移植的非MD家族成员。③评估GMD妇女演变为1型MD的风险。④从儿童MD患者中鉴别出1型MD患者以尽早进行胰岛素治疗。本组4例最初诊断为2型糖尿病,却出现了1型糖尿病自身抗体并发展为依赖胰岛素治疗者却未选用这些检测。对于45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超体重者,通过FPG测定进行2型MD的筛查。对于有2型MD倾向的人群,则应经常进行筛查,目前2型MD患者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建议对符合危险因素中任两项的超重青少年进行筛查:①有2型MD家族史。②属于MD高发病种族。③有IR征兆。理论上早诊断、及时处理,可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多数学习学者不建议用胰岛素分泌试验进行常规检测[2],可通过FPG和OGTT试验的2 h-PG水平,诊断IFG和IGT。

3.2 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及常见急性并发症的实验室鉴别诊断:

3.2.1 MD的实验诊断指标是血糖,OGTT;MD的诊断并不困难,根据三多一少症状和血糖浓度升高,(FPG≥7.0 mmol/L或随机血糖浓度≥11.1 mmol/L)即可诊断

3.2.2 常见急性并发症的实验室鉴别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高渗性昏迷和乳酸中毒,是MD常见急性并发症,但处理的方式截然不同,而三者的鉴别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的结果,这些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糖与尿糖;血酮体与尿酮体;酸碱失衡情况(PH值和碳酸氢盐等);细胞内脱水或治疗中的异常情况(如钠钾磷酸盐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特点是体内酮体增多,及代谢性酸中毒,尿酮体强阳性,血酮体定量≥5 mmol/L学PH值和CO2结合率降低,碱剩余负值增大,阴离子间隙增大;但血浆渗透压仅轻度上升。高渗性昏迷的主要依靠体内高渗状态的检测,实验室检测为三高,即血糖特别高(≥33.3 mmol/L),血钠高≥(145 mmol/L),血渗透压高(≥350 mosm/kg.H2O)、尿糖强阳性、血酮体可增高,当如酸浓度>2 mmol/L,PH值降低,乳酸酮酸比值>10并排除其他酸中毒原因是,可确诊。而肾性尿糖是由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引起肾脏对糖的重吸收障碍而出现的尿糖,但患者血糖及糖耐量曲线基本正常,这与糖尿病性尿糖有根本的区别。

3.3 糖尿病程的实验室监控:MD的慢性并发症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包括:血糖与尿糖;糖化血红蛋白(GHb);尿蛋白(微量清蛋白与临床蛋白尿);其他并发症评估指标(如肌酐、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胰腺移植效果评估:GHb的浓度反映测定日前2~3个月内受试者血糖的平均水平,而与血糖的短期波动无关。所以目前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只作为糖尿病患者6~10周前血糖水平的定量指标。在新发生的糖尿病患者,临床检测只有血糖水平增高,而GHb正常;而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则既有高血糖,也有GHb增多;在糖尿病已被控制的人群中,可见到血糖正常,GHb水平仍较高。这是因为GHb的形成与消失均需要数周时间。所以GHb水平不能反映近期的血糖水平,不能提供近期的治疗效果。但它是糖尿病长期监控的良好指标,尤其对IDDM和妊娠期性糖尿病的治疗监控有用。血清白蛋白亦可糖基化,而且白蛋白的半寿期仅为19 d。因此测定糖化白蛋白可了解糖尿病近二周的血糖水平,反映糖尿病治疗的较近期效果。

3.4 MD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疾病,因此,必须对其监控,以观察疗效和疾病进程,GHb果糖胺,AGE可反应不同时间段血糖的控制情况,慢性并发症还可以通过尿素,肌酐和血脂水平等指标来加以检测。C肽浓度水平能更好的胰岛素B细胞功能。如糖尿病合并有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可做血、尿酮体及血气分析;如患者合并有高脂血症,则应做血脂或血浆脂蛋白检测,以便正确治疗;糖尿病患者无酮症酸中毒,但却出现昏迷时,可能为血糖过高所引起的高渗性昏迷,检测其血、尿渗透压可见均升高;对于有脱水症状的患者,则应检测血清电解质[3]。

总之,合理选择糖尿病检测指标,有利于糖尿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早发现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76-778.

[2]周新,府伟灵.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4-106.

[3]张惠中.临床生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20-324.

猜你喜欢

尿糖酮体酮症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酮体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尿酮体“±”或“+”代表啥
心肌酶谱与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尿糖与血糖也会不统一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高职生物化学“肝中酮体的生成作用”实验的教学
血糖正常而尿糖不正常是怎么回事?
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8例临床观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中酮体定性检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