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3-02-02周勇
周勇
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升,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提高不再是乳腺癌治疗关注的唯一问题,而生存质量的提升则成为更为重要的内容[1]。在医疗手段进一步改善的情况下,保乳手术的实施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我院对4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保乳手术的治疗,术后并进行了综合治疗加以辅助,在具体的实施操作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2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1.8岁;病变位于左侧乳房及右侧乳房的患者分别为18例和24例。肿瘤与乳晕边缘的距离>2 cm,其中15例位于外上象限、12例位于内上象限、8例位于内下象限、7例位于外下象限。依据国际抗癌联盟TNM分期标准,42例乳腺癌患者中,Ⅰ期患者21例,ⅡA期患者15例,ⅡB期患者6例。病理类型:单纯癌7例、浸润性小叶癌15例、浸润性导管癌20例。PR阳性与ER阳性患者分别28例和25例;两者均阳性者12例。
1.2 方法 广泛切除患者的肿瘤,并对腋淋巴结进行清扫。在肿块上方,设置放射性梭形切口,游离皮下后扇形切除肿块下胸大肌筋膜及25%腺叶,肿块与腺叶的正常距离确保在2 cm以上,不对乳腺组织断面进行缝合,确保乳头的位置能够正常。切缘上下等部位多点取材并进行病理检查,切缘为阴性亦可[2]。另对腋窝进行切口的设置,并对腋窝淋巴组织进行清扫。术后给予全部患者局部放疗,辅助CMF化疗以及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过程中,应用的方案主要为CMF,部分淋巴转移的患者可对TEC方案进行运用。化疔后ER、PR阳性的患者通过三苯氧胺进行治疗,绝经的患者可对芳香化酶抑制剂进行使用,患者内分泌治疗时间为5年适宜。
1.3 观察指标 通过对患者的治疗和观察,了解并分析乳腺癌患者的转移率、复发率、死亡率。美容效果:①优良:双乳能够对称,双乳头水平差距≤2 cm,外观正常,无乳腺变形现象的发生,皮肤正常。②一般:双乳能够保持对称,水平差距≤3 cm,手感略差,外形基本正常,皮肤颜色稍微变浅。③差:双乳不对称,水平差距>3 cm。外观发生变形问题,且手感较差,皮肤呈粗糙状。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s)表示计量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利用t、χ2进行检验,P<0.05则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 全部患者完成手术操作后,近期并发症患者为6例,其中2例患者术后切口出现严重血肿,在进行清创止血的操作后病情得以痊愈;4例患者术后淋巴液漏,通过5周左右时间的引流得以有效治愈。
2.2 外形效果 参考放射治疗联合中心标准,对术后患者的乳房外形进行评判:优20例(47.6%),一般15例(35.7%),差7例(16.7%)。
2.3 复发与转移 42例乳腺癌患者中,病情随访1~5年。其中术后有1例患者局部复发,之后通过全乳切除的实施得以有效治疗;术后死亡患者为2例,分别死于心衰和内脏多发性转移。全部病例中,3年生存率与5年生存率分别为97.6%和95.2%。
3 讨论
3.1 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3.1.1 适应证 ①病理证实为I、IIA期单发性乳腺癌;①肿瘤边缘与乳头的距离为3 cm以上。②皮肤、胸肌与肿物无粘连现象发生。③腋窝淋巴结质地较软。④乳房放疗史、胶原性疾病史。⑤患者自愿进行保乳术治疗,能够满足综合治疗及长期随访的相关要求。
3.1.2 禁忌证 ①借助乳腺放射线检查,有弥漫性沙砾样钙化现象的显示。②病理检查过程中显示导管内成分较为广泛。③肿瘤容易多发,与乳头部靠近,有远处转移者。④恶病质且不能较好的对手术进行耐受。⑤妊娠期妇女手术后美容效果不显著者。
3.2 手术治疗
3.2.1 原发病灶切除 肿块切除与乳腺象限切除是乳腺癌原发病灶切除的两种不同术式,而两种术式操作所实现的目的均是对肿瘤局部复发的控制及确保乳房良好外形的形成。在病灶外缘2 cm部位进行标记,之后进行肿块区段切除,深度达胸大肌筋膜,与乳头侧残端靠近并进行标记,不进行乳腺组织断面的缝合,适当的对皮下脂肪的厚度进行保留,较薄的皮瓣不可剥离,完成止血操作后对皮内缝合进行操作。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确保术中切缘病灶无残留,以利于患者术后的良好预后,维护切缘阴性关系,促使保乳手术操作的成功。
3.2.2 淋巴结清扫 清扫腋窝淋巴结是手术操作的重要部分。腋下皱襞处切开切口约4~6 cm大小,并对腋窝淋巴结进行清扫,正常情况下,清扫范围要满足Berg腋淋巴结的分级标准Ⅰ、Ⅱ级水平,对于第Ⅲ级水平患者的淋巴结,可不进行清扫处理,在清扫腋淋巴结的过程中,对胸肌外侧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等进行保留[3]。
3.3 术后放疗及化疗 为了避免术后患者病情复发,进行术后放疗操作尤为重要。保乳手术操作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术后放疗,其中乳腺及淋巴引流区均为放疗范围[4]。对腋窝进行清扫,可不对腋窝区进行照射,由于腋窝区的复发率较低,即使出现淋巴结转移现象,也可以考虑不进行照射。对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要对锁骨上下区域进行照射,除此以外,还要对内乳淋巴结区进行照射。术后化疗也是术后辅助治疗的重要措施,其辅助化疗的出现对保乳手术适应证的满足越来越广泛。对于化疗措施的实施,不仅能够对患者进行保乳手术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对化疗产生的肿癌敏感性的观察也是尤为关键。通常来说,化疗的实施采取的方案是CEF,而部分高危乳腺癌患者可以考虑对紫杉类的联合方案进行应用。相关研究指出,化疗后的保乳手术实施的患者必须对内分泌药物进行使用,可进一步促使保乳疗效的提升[5]。
总之,在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更多的患者对生活质量的问题越来越注重,而实践证明,保乳手术以及综合治疗方案的实施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非常有效,不仅能够确保患者病情的有效治愈,对于乳腺外观的维护也具有良好的作用。为此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疗效,并值得临床治疗的进一步应用和实施。
[1]沈镇宙,郑志敏.现代乳腺肿瘤学进展.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2:126-128.
[2]蓝林.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7):980-981.
[3]秦贤举,86例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手术疗效评价.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3,18:461-462.
[4]李少林,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34.
[5]贾松岩.54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效果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