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实际 发挥作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得与失

2013-02-02张凤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10期
关键词:误区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

张凤艳

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中学 河北唐山 064004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一直以教材为主进行全面细致的讲授,但是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使得很多教师对教学程序的设计出现了迷茫,进而出现了多媒体技术滥用、无用的现状。本文分析了当前多媒体语文辅助教学的误区,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结合实际,发挥作用”提供了理论保障。

1 多媒体语文辅助教学的误区

1.1 自主学习的误区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之中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转变,但是这种转变往往是表面化的。例如,教师利用多媒体图片代替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挂图;利用多媒体录音代替了教师的朗读;用文字的多媒体展现代替了传统的板书。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说应用了多媒体技术,但是整体的教学模式并没有脱离传统教学规范,学生仍然缺少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这样简单地运用多媒体使得语文课堂上,图片、文字交替着在学生的眼前晃动,冰冷的录音充斥学生的耳朵;取消了教师和学生动笔、动口的权利;讲台成了舞台,教师在台上表演,学生成了观看表演的观众,而不是学习的参与者。其实,语文学习必须要考虑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要借助多媒体技术为自主学习创设情境,开拓空间,而不是简单地利用多媒体简化教学步骤。教师必须要转变这样的教学现状,认真地考虑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结合起来,使得多媒体技术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服务。

1.2 本末倒置的误区

所谓的“本末倒置”主要是指在利用多媒体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摒弃了“文本为主”的本质,过分地追求多媒体的影像效果,使得课堂教学本末倒置。首先,多媒体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在课堂中将优美的语言文字转化成了图片,一味追求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致使学生体会不到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分析文章、体会思想的能力,而不能一味地将语言文字所表现的内容用图画和影像的形式展现。如教学课文《威尼斯商人》的过程中,由于有固定的戏剧表演,教师就将舞台剧的录像全面地播放给学生,以此代替教学。而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缺少对文本语言的研究,走入了片面利用多媒体的误区。如果教师能够将舞台剧的内容进行剪辑制作成课件,重点通过舞台剧来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那么就是更为成功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典范了。

其实,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虽然要进行人文素质的培育,但是更为主要的还是要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进行文本探讨。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广泛的资源供给,那么课堂上学生进行文本探讨的时间就会减少,出现本末倒置的课堂教学情况,无法突出教学重难点,使得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学的阻碍。

1.3 过多应用的误区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绝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合理应用、有针对性地应用。目前,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效果,从课程一开始就应用多媒体技术,图片、文字、朗诵、录像、习题等内容都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支撑,使得教学内容杂乱无章,学生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展现也疲于应付,出现了与预设相反的教学效果。其实,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不是图片、文字与视频的简单堆砌,而是要在充分了解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的前提下进行精心的设计。设计出来的多媒体课件要紧紧围绕教材的知识点与学生的预习与掌握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与优势。虽然教学内容的图片化和课文题目的标题化是多媒体教学的必然,但整节课全部用多媒体方式展现,看似丰富多样的教学,其实忽略了最重要的教师“教”的过程。教师要认识到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引导和与学生间的互动,把教学的重点向学生指出,把学生的问题逐一解决,只有学生理解了、掌握了,才是真正达到了教学目的。

2 多媒体语文辅助教学误区控制策略

2.1 自主策略

为了避免多媒体技术引发的自主学习的误区,教师必须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重视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首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自主学习情境。自主学习问题的探索不是简单的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解决,而是在特有的情境下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而创设情境至关重要。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由于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不够了解,所以文章中的很多事物、情境都不明确,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用多媒体录像展现当时的社会情况背景,让学生对课文的社会背景有初步的了解,并根据当时的私塾情境进行文章讨论,自主分析问题:鲁迅眼中的三味书屋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一来,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就更有时代背景下的真实感受,分析文章也更为容易。

其次,运用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课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大大扩充信息的传递量。尤其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视自己不同的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总结课上,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进行复习,并逐步形成独立复习、整理语文知识的能力。

2.2 维持策略

为了走出多媒体教学应用“本末倒置”的误区,教师必须明确文学语言不同于其他语言,利用多媒体直观的视觉形象有时是难以传达文学语言的丰富内涵的。因此,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只是辅助教学,必要的文本分析必须要维持原有的分析模式。如教学《丑小鸭》的过程中,如果教师细心剪辑,就可以通过动画片将整个课文内容用录像的形式展现出来,但是不会有语文教师这样开展教学活动,因为图像不能代替文字带给学生的感受。所以说,必要的情况下语文教师必须要维持传统分析课文的方式组织教学,但是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丑小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一段丑小鸭的外部形态,让学生有探索文章的欲望;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作者安徒生的画像,让学生关注作者,进行课后的文本拓展阅读。

2.3 折衷策略

由于目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多媒体技术过多应用的问题,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折衷策略,结合教学实际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把多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组合。1)采用多媒体技术与教师表演的组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像展现,但是教师的范读、根据课文内容做出的相应表演必不可少。如教学《伤仲永》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古时候的学习环境,同时也可以自己做几个仲永才思枯竭时的表情动作,使得课堂教学更为幽默,学生更有兴趣地去分析古文内容。2)要使得多媒体技术与板书相结合。多媒体能够展现更多的文字信息,却不能代替板书的作用,教师要坚持进行合理的板书设计。总之,折衷策略的应用就是要求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和多媒体的运用,确保教学能够突出文本研究的重要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应用在语文课堂上有得也有失,为了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教师应该重视自主学习情境的创设,结合多种媒体资源,坚持进行语言文字的细致分析,确保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效作用。

[1]陈凤.多媒体教学适用性的点滴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0(12):68.

[2]孙芳芳.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新课程:教师,2008(12).

[3]彭琳琳.中学语文教学多媒体运用的误区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1):177.

[4]牛豹.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恰当使用多媒体[J].新课程:中学版,2009(1):73-74.

猜你喜欢

误区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