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媒体为导向的初中历史教学思考
2013-02-02尹延芹徐洪玉
尹延芹 徐洪玉
莒南县筵宾镇初级中学 山东莒南 276619
初中历史是一门信息量很大的学科,包含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所以往往一本死板单薄的教科书是根本不够的。而在初中历史课堂有效融入多媒体技术,可以高效、便捷地积聚起大量信息以及历史资料,很大程度上开阔学生和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
1 多媒体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
近年来,通过将多媒体应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证明,有效地融合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结合多媒体,这对于历史学科课程改革甚至是整个基础教育的改革,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往往都是比较单调死板的,其采用的都是黑板加粉笔的形式,这个过程靠的主要是教师的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会使课堂气氛十分沉闷,课堂效率十分低下等,更也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长此以往,很多学生便会丧失对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信心与热情。此外,大多的书本具有滞后性,不能准确地诠释最新的教学信息,而多媒体与该门学科的结合则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二者结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极强,可以将情境生动、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运用文字、声音或者图像可以将风云变幻的历史形象地展现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学习主动性,同时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这种授课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感官认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大课堂信息量。
1.2 改变传统学习模式
如今的教育体系正在逐步走向现代化、信息化,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并不仅仅是单一地依靠教师的讲解与点播,而是由教师被动地引导向自发主动探究进行转换,多媒体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以往的中学生一般都是利用教材、参考资料、练习册以及笔记来学习历史知识。这种学习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显著,存在许多缺点,比如:学习封闭化,所学内容局限于教材或者资料;学习文字式,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便会主观地认为历史学习是很枯燥、乏味的;学习被动化,机械记忆,无法提高分析和应用能力,这样便会与历史教育的主旨相背离。
例如,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单元,除了课上的讲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互联网等多媒体信息技术收集整合相关的新闻报道;通过彼此合作的方式,制作幻灯片、视频等内容,给学生一堂最直观的爱国主义课程。笔者相信,这样的授课方式,增加记忆时间,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这样便可以将被动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一起研究学习的同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1.3 改变传统教研模式
马克思曾经说过:历史是唯一的一门科学。浩如烟海的史书,博大精深的史迹,群星璀璨的史家,在这包罗万象的历史学中融入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的教研模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传统教研模式很狭隘,缺乏现代化技术含量。融入多媒体及信息技术,教师便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共享,以最便捷快速的方式经由互联网获取信息,再经过筛选、整合、归纳,在教学中结合实际,通过幻灯片等方式教授学生历史知识。这种教研模式从根本上进行了革新,改变了使用教材教参备课的老方法,在网上获取的信息也为科研提供了最新的资料,为科研组、教师充实了资料库,能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为教师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教育平台。
多媒体的应用,使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都进入革新状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每一位历史教师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作为其中的一员,笔者认为,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加强学习这方面的知识,随时关注其发展动态,并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广大同仁共同分享。笔者坚信定会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 多媒体与初中历史的结合方式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逐渐摸索出一些将多媒体与初中历史结合的有效方法。
2.1 结合图像,渐入情境
历史,究其根本,就是随着时间推移发展的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在为学生讲述故事的时候,如果能够与图像结合,可以将原本抽象的历史情境重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运用图像,可以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体会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可以将所要表达的内容形象化,更易于学生的接受、理解与认知。在结合图像再现历史情境的时候,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启发、指点,来引导学生认知,使其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进而让学生充分地感受重现的历史场景,渐入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图片资源,当讲解某段历史情境的时候,教师可以到网上搜索相关历史背景图片,在讲课时制作成幻灯片,进行连续播放。搜索的图片需要结合历史讲解主题,比如讲解文化主题的,可以下载该时期的瓷器、书简、人物故事等图片进行播放,图文并茂,引导学生入境,提升历史课堂效率。
2.2 结合视频,再现历史
历史的学习并不只是一味的史实堆积,而是应该通过栩栩如生的生动画卷,让学生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进行学习。在教学中,适当地引入多媒体教学,通过对大量珍贵的历史瞬间的录像重现,或是历史题材的优秀影片的放映,可以将原本与学生存在很大距离感的历史人物鲜活地带入课堂,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多种感官结合并用,如同身临其境,既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更好地接受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这是历史课件最常见的用法。
比如在讲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的时候,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三国演义》的电视剧片段,对重要战役进行剪切;在讲汉朝历史的时候,可以将《汉武大帝》的部分视频搬上课堂,通过视频让学生再现当时的历史,再结合课本,对这一段历史进行阐述,让学生了解此段历史的来龙去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真正做到以史为镜,知兴替荣辱。
2.3 结合音乐,融入情感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将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音乐融入其中。适当音乐的融入,可以把图像与文字、把声音与影像更好地有机结合起来,让原本死板的教学模式以这种图文并茂、视听相携的形式完美地表现出来,让原本平面化的知识变得更加立体,让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充满活力,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里学习理论知识,让原本单一的教学方式变得更加多彩化。
历史背景音乐,一般都结合图片、视频进行播放。大多数情况下,与图片视频结合,背景音乐应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在讲解悲壮的历史时,需要使用高亢激昂的背景音乐衬托历史背景人物的丰功伟绩;在畅怀历史的时候,需要使用低沉悲悯的背景音乐加以熏陶。通过背景音乐的熏染,可以让学生产生联想,激发其学习、了解历史的激情,从思想上产生对历史的共鸣,继而达到提升历史教学水平的效果。
3 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将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元素有机地融入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可以使教学方式、学习模式以及教研模式推陈出新,可以使课堂变得流光溢彩,使知识演奏动人的交响,更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提供宽广的平台,让莘莘学子在历史知识的海洋中挥洒汗水,播种希望,放飞梦想,扬帆远航。
[1]史学忠.探索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目标的实现途径[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
[2]李红.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激发与培养[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3]张庆秀.如何把握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制作中的技术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01(03):42-44.
[4]袁凌云.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