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优化初中语文课堂策略谈

2013-02-02高晓云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10期
关键词:夏洛克多媒体技术语文课堂

高晓云

唐山市丰润区第三中学 河北唐山 064000

初中语文课堂的优化进程是渐进发展的,而多媒体技术为初中语文课堂提供了更为优势的技术支持。本文分析多媒体技术优化初中语文课堂的可行性,然后提出多媒体技术优化初中语文课堂的策略。

1 多媒体技术优化初中语文课堂的可行性

1.1 透彻分析课文的可行性

初中语文学习必须要透彻地分析课文,然后让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的程序和方法,让学生形成正确理解文章的能力。在没有多媒体技术的传统教学情况下,分析课文的教学往往是要先把课文浏览一遍,看看学生知道了哪些表面的知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再一段一段分层精读。先标好自然段,再一段一段慢慢精讲(每段的段意、人物怎样的形象和精神),然后再逐字逐句地慢慢推敲。这样的分析方式比较枯燥,而且浪费时间。而多媒体技术能够提供更为直接分析的画面和图像、声音,节省课堂时间的同时有利于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课文所营造的气氛、情境和时代背景,这样的教学就更为自由开放。

1.2 增大课堂容量的可行性

初中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应该以文本为基础进行文学探索。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应该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语文教学应该增大课堂容量。但是传统的语文课,一篇课文至少要用两节课才能完成,长一些、深一些的课甚至要讲一个星期,而教师仍然觉得没讲透,学生仍然难以理解。运用多媒体上语文课则不同,它打破了课堂45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于胸。

2 多媒体技术优化初中语文课堂策略

2.1 运用多媒体,加深课文理解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透彻分析课文的可行性。因此,教师应该运用多媒体,加深对课文理解。首先,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主要情节。课文的情节虽然较为简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渗入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将主要情节进行简化表明。如《威尼斯商人》的教学,这场戏的戏剧冲突是以夏洛克为一方、以安东尼奥等人为另一方,围绕是否“照约执行处罚”即是否“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进行的。整场戏分为前后两半,以鲍西娅上场为转机。此前,夏洛克在双方交锋中占尽上风,轮到鲍西娅上场,她欲擒故纵,一步步地将夏洛克引入陷阱。那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成课件,将主要情节用箭头式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情节。

其次,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挖掘人物形象。课文的分析要深入地挖掘人物形象,帮助学生形成分析人物的能力。如教学《威尼斯商人》的过程中要分析鲍西娅的形象意义,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播放话剧《威尼斯商人》中有关鲍西娅的片段,然后让学生在课文中自行阅读有关鲍西娅的内容,总结鲍西娅是如何制服夏洛克的?明确先是劝夏洛克,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敏锐地抓住契约中的漏洞,即“这约上并没有允许你取他的一滴血,只是写明着‘一磅肉’,惩罚了夏洛克”,由此让学生总结出鲍西娅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通过学生的讨论后明确:鲍西娅聪明、机智而又行事果断,善良仁慈,充满人性的光辉。再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夏洛克的戏剧片段,让学生利用同样的方式来分析夏洛克的人物性格。

最后,要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课本中的许多名家名篇,有的语言流畅明快,有的语言生动活泼,有的语言凝练含蓄,有的语言朴实感人,有的语言富有哲理性。运用多媒体可采用音像结合的模式将语言所表达的情感表现出来,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之中。

2.2 运用多媒体,建设开放课程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增大课堂容量的可行性,因此,教师应该运用多媒体技术建设开放的课程内容。实际上语文课文中的内容所反映的无非是自然中或社会中的内容。然而,知识与学生的经验、经历形成关联才有意义。因此,学习课文时不能孤立地处理课文内容,必须尽量把自然中、社会中的内容引入课堂中来,尽量联系生活实际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如《蒲柳人家(节选)》一文,写的是20世纪30年代京郊大运河边的乡村生活:何家那个杨、柳、榆、槐围绕着,篱笆上爬满豆角秧、房顶上长满大南瓜的小院;开着五颜六色花朵,长满芦苇、柳棵子的运河滩:七夕之夜的乞巧;周檎、望日莲、郑整儿、荷妞童年时代的“拜花堂”游戏等。这种描写生动展示了北方农村的人文地理风貌和古朴善良的民性,其中很多情境和游戏生活的描写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出北方大院的情境,然后让学生回忆农村的生活场景,形成内在的心理共鸣。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生时时都在用语文,因此,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要抓住这一学科特点,把40分钟的课堂进行充分延伸,打破课堂内外的界限。如在《沁园春·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进行外在的拓展,通过多媒体展现出当时的写作背景。教师结合历史学科的内容,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创作思想;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够在多媒体展现的背景前了解一定的历史知识。另外,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分析一下历史背景对诗词创造的影响,并用同样的手法分析几首其他的毛泽东诗词。

2.3 借助多媒体,开展研究活动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基于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教师应该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研究活动。语文研究活动其实能够更好地组织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形成创造能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兴趣的秘密何在》中写道:“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因此,语文教学的研究活动应该更为广泛,并确保研究的深刻性和自主性。

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课文设计了“走进小说天地”的主题,研究活动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网络阅读提示。教师首先提供三个网址让学生上网浏览阅读,并设计三个问题:

1)讲述一个最喜欢的小说故事;

2)说明喜欢的理由,并评说其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3)说明这篇小说写作手段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

3 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优化初中语文课堂策略,要重视利用多媒体优化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的能力;优化开展研究性活动的方式;优化建设开放课程的情况,确保多媒体与语文课堂的优化发展完美结合起来。

[1]黄美霞.多媒体与语文课堂结构优化[J].新课程学习,2012(3).

[2]王宏.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探索与收获[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0):47-49.

[3]卢秀爽.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天地.2010(3):65-66.

[4]刘丽霞.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2008(6).

猜你喜欢

夏洛克多媒体技术语文课堂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快车上的讹诈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夏洛克·福尔摩斯怎样改变了这个世界
我夏洛克回来啦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