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汽车电子控制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2013-02-02张翠华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电控建构主义中职

张翠华 王 锋 张 蕾

(1.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 天津 300222;2.铁岭市市委党校 辽宁 铁岭 112000)

中职汽车电子控制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张翠华1王 锋2张 蕾1

(1.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 天津 300222;2.铁岭市市委党校 辽宁 铁岭 112000)

汽车电子控制类课程是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汽车电气专业的重点课程。本文根据中职汽车电控类课程的特点,对其常用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结合多年一线教学工作经验,对汽车电控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提出了一些看法。

中职;汽车;电控类课程;教学模式

汽车电子控制类课程 (本文简称汽车电控类课程)是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汽车电气专业的重点课程,学生对于汽车电控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专业技能的水平。国家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日常教学中就需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争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职汽车电控类课程的特点

中职汽车电控类课程,知识更新速度比较快,拓展空间比较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技能。

知识更新快,拓展空间大 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电子燃油喷射系统 (EFI)、电控点火装置(ESA)、制动防抱死控制系统(ABS)、巡航控制系统(CCS)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车型。在原有的较成熟的技术基础上,又不断有新技术的突破,如车身电子安全系统中的自适应前照灯系统(AFS)、汽车夜视系统(NVS);汽车信息通讯技术中的汽车导航与定位系统(NTIS)等,汽车更趋向于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中职学校,应紧贴行业发展,因此汽车电控类课程知识的更新速度较快,可拓展的空间不断增大。

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 作为汽修专业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汽车电控类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该课程的核心是电子控制技术,课程内容相对比较抽象,涉及电子技术、控制理论,需要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传感器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同时,电子控制技术又是学生未来用于生产实践的实用技术,要求学生对电控系统主要零部件,如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的构造、原理及工作性能有所掌握,并具备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能力。

重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中职汽车电控类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技能,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会使用工具和先进的检测设备,对常见故障能进行分析和排除。在走出校门之后,能够顺利适应工作需求,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但毕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要想使学生精通所有的汽车电控知识是不现实的。因此,中职学校在讲授汽车电控类课程时,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应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使其能以几种典型车型的电控知识为基础,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今后工作中能够借助相关资料,自学其他汽车电控知识和技能,并将之用于实践,完成工作任务。

中职教育汽车电控类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

通过对中职汽车电控类课程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段内,较好地掌握汽车电控知识,并拥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在未来可以顺利投入工作,就必须选用适合且高效的教学模式。目前,在汽车电控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

项目型教学模式 在汽车维修教学过程中,往往将任务称之为项目,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来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即为项目型教学模式。其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完成指定项目的分析、实施和总结工作。项目型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但该教学模式所花费的时间较多,有些项目在规定学时内难以完成。

互动型教学模式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研讨达到学习目标的教学模式即为互动型教学模式。其特点是实现了和谐的师生互动,以及师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的思维若过于发散,则不利于其获得连贯、系统的知识。

案例型教学模式 汽车电控系统的维修案例有一些比较典型,通过对典型案例解决过程的讲解,将所授知识贯穿其中的教学模式即为案例型教学模式。其特点是通过教师对案例的分析,并与所学知识的结合,使学生获得对各种案例的感性认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但通过案例所能串起的知识点有限,往往导致教学内容不全面。

汽车电控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中职汽车电控类课程,在采用以上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工作经验,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情境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任务驱动为导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建构主义用适应观解释学习动机,认为只有当主体已有的适应模式不能用来适应新环境时,真正的学习才能发生。根据这一动机,在中职教育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完全可以将理论知识的学习放在实践之后进行。例如,在学习《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课程之前,笔者首先安排学生进行实践课程学习,对发动机电控系统进行总体结构认知,使学生发现已有的适应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为使自己适应新环境,学生主动去学习新知识,学习动机被迅速激发,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情境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认为知识是主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的,是主体赋予自己经验的一种形式。因此,在情境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应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其重新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如笔者在讲授《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时,让学生先掌握汽车构造、传感器技术等相关知识,再学习电子控制技术知识,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主动建构自己新的知识、技能体系。在讲授《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时,先组织学生进行电控发动机故障现象的观察,建立起直观的印象,随后开展分组讨论,使学生对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产生兴趣,有主动学习的欲望,从而带着问题参与到下一步的学习之中。

采用情境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应注重在课程设置过程中,适当增加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使学生具有相关知识的储备,为后续汽修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电子控制类课程的核心是电子控制技术,因此应在原课程体系中增加电子类基础课程。在学习汽车电控技术之前,应适当增加一些 《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传感器技术》等基础课程,至少是部分章节的内容,作为专业基础知识的补充。在选择增加专业基础课的过程中,应根据本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授课内容进行整合,保证学习内容与专业课所需内容能够准确配合。对于汽修专业学生而言,增加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不必过多,课程的学习不必照搬其他专业教材,不用大篇幅地进行学习,以“够用”为宗旨。

采用情境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应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可以采用营建真实职业环境的方法,实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学目的。汽车维修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是:围绕汽修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以学生就业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等。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更要向学生呈现知识被建构的真实背景。

要营建真实的职业环境,可以采用现场导入的形式。在实施过程中有两项要点:一是所有实训项目应来自于汽修企业的现场实际或维修作业内容,授课时要结合项目内容和设备,充分利用实例教学,尽量创造企业生产实际的氛围;二是在汽车故障维修实习中,与企业现实工作情况相结合,如在检修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故障时,使学生不仅要学会使用各种汽车检测设备,独立完成车辆检测和电路分析任务,还要从实际出发,教会学生如何从车上拆下总成,包括总成与其他部件的连接。

为营建真实的职业环境,可在实践教学中借助专业授课与实车现场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如在《发动机电控技术》课教学过程中,笔者在对学生进行单项检测实训教学后,将学生带到实际的车辆现场,复习、巩固和验证所学的知识,并按照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实际,人为地设置一些故障,指导学生观察发动机的异常现象,学习正确使用解码器、数字万用表、示波器等设备诊断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恢复其原有的性能。这样,既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成就感,又达到了让学生“零距离”体验真实职业环境的教学目的。

实践证明,在中职汽车电控类课程教学中,采用情境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成效非常显著,学生对知识掌握得牢固扎实,所学与所用良好对接。

在中职汽车电控类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符合课程特点、满足教学革新要求的教学模式,能够给汽车电控类课程的教学提供更好的拓展和延伸平台,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实用型人才。

[1]都本伟.高职教育创新与实践[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王保军.订单培养 校企双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7).

[3]邓润梅,黄睿.“以能力为中心”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构建[J].教育学术月刊,2008(2).

[4]程书岳.中职汽修专业实验实训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7(1).

[5]余国联.汽车底盘项目化教学的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0(1).

[6]王前新,孙泽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论[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

[7]李保俊.推进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共赢[J].广东教育:职教,2009(1).

□有话职说

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

——达尔文

G712

A

1672-5727(2013)06-0053-02

张翠华(1981—),女,天津市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2010级中职硕士研究生,天津市公用技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汽车专业教育教学。

王锋(1977—),女,辽宁铁岭人,辽宁省铁岭市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教学。

张蕾(1975—),女,博士,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汽车专业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电控建构主义中职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
ECAS空气悬架电控系统介绍
东风雪铁龙C5各电控系统电路图解析(九)——ESP电控系统上篇
电控发动机点火控制系统的原理与诊断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