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湿热敷治疗脑卒中的护理疗效分析

2013-02-02贾桂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5期
关键词:肛周痉挛偏瘫

贾桂芳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和最多发的疾病,其致残率和致死率普遍极高。偏瘫侧肢体的肌张力增高或痉挛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高低完全取决于瘫痪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降低脑卒中的残疾率,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我院针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中药湿热敷治疗配合舒适的护理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治疗脑卒中偏瘫的22例患者,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其中,男13例,女9例,均为首次发病。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0岁。脑出血7例,脑梗死14例,脑梗死合并脑出血1例,其中左侧偏瘫12例,右侧偏瘫10例,同时伴有语言功能障碍为2例。

1.2 方法 中药湿热敷疗法,选生川乌10 g,生草乌10 g,红花 10 g,桂枝 12 g,苏木 12 g,姜黄 12 g,川芎 12 g,透骨草 30 g,伸筋草30 g,鸡血藤30 g,将以上药材加工成粗粉,装入布袋中备用。采取用中药湿热敷可以治疗肌痉挛。在治疗前先将中药袋放入药缸内,加入清水3000 ml后,浸泡14 h,再用电磁炉接通电源煮药,煮好药后放入蒸锅内备用。治疗时叮嘱患者躺在治疗床上,将欲治疗部位暴露在外面,用适合的温药袋湿敷治疗部位,并使用TDP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照射调节药袋温度,使局部治疗温度保持温热。每次治疗通常进行30~40 min,1次/d,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后让患者适当休息,不宜出汗过多,并要注意掌握药袋的适宜温度,不可在皮肤病变及破损处行湿热敷。

1.3 疗效标准 完全痊愈者:肢体功能恢复正常,可单独行走,语言表达清晰,可以从事简单的工作。病情好转者:肢体功能部分恢复,可借助拐杖行走,语言表达能力欠佳,日常生活尚能自理。病情无效者:病情无明显好转,大部分活动依赖他人。

2 护理

2.1 按摩护理 对患有脑卒中的患者进行护理按摩,护理按摩本病主要以半身不遂为主,进行按摩时健侧也当兼顾,以行气活血、舒筋通络、滑利关节、调和阴阳平衡为主。让患者以仰卧势,先以指压法治疗患侧上肢内外侧,由远端腕部轻压向近端肩关节,来回进行3~5遍,并配合肩、肘、腕关节的被动运动。然后,按揉肩、肩内陵、臂、曲池、手三里,再捻手指、掌指关节3~5 min。上肢按摩完毕后紧接着进行下肢按摩。先用叠掌按法施于患者大腿根部,沿股四头肌向下经膝关节、小腿外侧、足背治疗,回来往返3~5遍,并配合下肢关节的被动运动。然后,按揉伏兔、血海、梁丘、阳陵泉、足三里、昆仑、解溪、太冲穴,再拿委中、承山、跟腱。

2.2 排便护理 每天记录大便的颜色及量并报告医师,大便失禁在危重患者及时处理其发生率一般为45%~56%。多数患者几天无大便均有大便干结症状主要原因是由于神经系统反应迟钝、卧床、肠蠕动减弱、进食量变小等因素造成的。为了保持大便通畅,应使患者增强锻炼,使肠蠕动增加。要严密观察大便性状及次数等指标,为了软化大便以防止腹压增高造成大便秘结,可以采取肥皂塞肛或开塞露。忌高压灌肠,必要时可使用小剂量不保留灌肠,无效时通常采用戴手套掏出硬粪块的方法进行。为了预防腹泻症状的出现,鼻饲用物严格清洁消毒,需要严格控制营养液的量与浓度,操作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其并发症多,护理费用高投入大,因粪便的刺激引起糜烂及感染使肛周皮肤损伤。因此,排便后应涂抗生素软膏、凡士林或茶油以保护肛周皮肤帮助患者并积极采用温水清洗肛周。

2.3 功能锻炼 脑卒中的患者在患病时会发生中枢神经损害,即出现一种痉挛性瘫痪。它是一种较为原始形式的运动,表现为上肢屈肌痉挛和下肌伸肌痉挛。患者应减少活动,注意休息。锻炼关节功能,可在控制急性发作后进行,对其有非常重要的预后作用[1]。所以,只要患者能耐受,就要有规则地、早期进行锻炼各关节的功能。

3 结果

通过对脑卒中偏瘫的患者进行中药湿热敷治疗,有12例患者痊愈,占总比例的55%;好转的患者为7例,占总比例的31.8%;治疗无效的患者为2例,占9.1%。运用中药湿热敷治疗脑卒中总有效率为90.9%。

4 讨论

脑卒中的护理对患者疾病的恢复非常重要,护士应从各个方面对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以保证患者不仅能得到及时的抢救,而且能提高其生命和生活质量,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倡医护家属不仅要懂基本护理这些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的知识,还要参与护理多方面的积极合作,特别注意了解第一手资料护理细节。由于脑卒中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及功能上具有重新组织的能力,即具有可塑性,通过对其的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能够使患者的潜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恢复,甚至还可以防止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中药湿热敷疗法的作用原理是利用中药汤剂煮沸后的温热和药物作用,来刺激患者的患肢皮肤、血管和神经,进而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血液的循环,改善患者局部肌痉挛和全身功能,来达到康复的目的。中药方中的生川乌、生草乌、桂枝、透骨草、伸筋草都具有温经散寒通络、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而红花、鸡血藤、苏木、姜黄、川芎能够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将这些药物合用,起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解除肌痉挛的功效。

[1] 马维艳.运动意念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作用.中国临床康复,2002,6(7):1017-1017.

猜你喜欢

肛周痉挛偏瘫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阴道痉挛应用手法按摩联合仿生物电刺激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1例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化脓性汗腺炎21例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