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2013-02-02刘国艳潘德龄韩慧茹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5期
关键词:心梗胸痛医护人员

刘国艳 潘德龄 韩慧茹

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是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特别危险,相比于其他非糖尿病心肌梗死波及范围更广,且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占总体的42%,因为没有典型的胸痛症状,所以在临床上总是不易引起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重视,因而错过抢救的最好时机,所以找出它的临床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本文把2009年3月到2011年3月住院的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比较,这样对护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到2011年3月在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住院的患者,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76例,且男45例,女31例,年龄在61~73岁之间,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N趴,Ⅰ组),其中男67例,女33例,年龄在61~75岁之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依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制定的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标准依照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都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

1.2 方法 把收住在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成NDM组与DM组,两组在并发症、临床症状、冠脉造影血管损害情况、住院死亡率等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 10.0软件把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前后对比使用配对检查,组间比较采用f检查。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的对比 NDM组非典1例(13.%),呼吸困难2例(1.7%),意识障碍3例(2.5%),胃肠道反应1例(o.8%)。DIM组发生非典型胸痛有20例(29.1%),呼吸困难7例(8.1%),胃肠道反应3例(3.5%),意识障碍8例(9.3%);DM组发生非典型胸痛、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胃肠道反应比 ND 组(χ2-7.78、4.58、5.02、6.05,P < 0.05)明显要低。

2.2 两组并发症的对比 NDM组心力衰竭患者有32例(30.8%),心源性休克患者有12例(11.7%),心律失常患者有58例(51.7%);DM组发生心力衰竭患者有33例(44.2%),心源性休克患者有9例(12.8%),心律失常患者有42例(50%)。DM组心力衰竭发生率比NDM组(χ2-3.86,P<0.05)明显要低。

3 护理

3.1 医护人员需要加强预见性护理意识时刻做好抢救准备,DM合并AMI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是病情严重、起病急,早发现、早处理是成功抢救的关键。需要常常总结临床护理经验,制做护理急救措施,做好常规急救用物和药品的准备工作,以保障急救的顺利完成。

3.2 饮食不当会致使血糖变化,且会增加心脏的负担,DM并发AMI患者 的饮食治疗,应该以减轻心脏负荷,减轻胃肠负担,纠正代谢紊乱为基准;应该以无糖、低脂、低盐、易消化饮食为佳,适当食用粗纤维食物以防便秘,少量多餐,不宜过饱,每天大约1000~1500千卡热量,避免发生酮症酸中毒。

3.3 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导致肠胃蠕动减弱,所以便秘与排便困难现象较经常发生。用力排便会增加心肌耗氧量,促使急性心力衰竭导致猝死,临床常规做法是给予缓泻药口服。此时,医护人员就需要向患者解释床上排便的必要性和过度用力排便的危险,让患者养成在床上排便的习惯,当患者排便时,需要有护士或家属在旁看护,必要的时候给予患者硝酸甘油舌下含服。

4 讨论

AMI合并DM患者病死率是非 DM患者的1.5~2倍。跟无没有DM急性心梗的患者对比,这类心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多部位梗死,多数伴有糖代谢紊乱、心功能衰竭等症状。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与综合糖尿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进行整体护理,且需注意情绪与血糖的调节的控制,减少急性心梗后并发症的产生,提高并发症的护理来降低病死率,并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指导,特别在饮食控制和活动指导等方面,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 王煜坤.浅谈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内蒙古中医药,2007,9(1):62.

猜你喜欢

心梗胸痛医护人员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心梗突发的九大不典型“求救信号”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有些胸痛会猝死
β2微球蛋白的升高在急性心梗中预测死亡风险的临床意义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抑郁症患者与不明原因胸痛的关联性探讨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胸痛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