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2013-02-01崔秀丽
【摘要】分析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并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探讨了新教育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的创新策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受到挑战,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也对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发扬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思想,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落实到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中来,鼓励各大高校积极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有用之才,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不断改革创新,使学校的管理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社会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
【关键词】新教育背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以人为本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1、缺乏人性化管理措施。管理必须讲求方式方法,只有制定了有效的方法,才能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在以往的学校管理工作中,学校只是把学生看作是问题的制造者,学校的管理人员通常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对学生问题的发现和监督上,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适当的人文关怀,这样不仅造成了学生对学校管理的不满,也降低了学校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
2、管理内容过于片面。新教育理念要求学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应当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思维能力,锻炼自己强健的体魄,培养自己健康的心态,各大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能一味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发展等各个方面都要提出恰当合理的管理要求,明确学生的发展方向,树立全面发展的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学校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长期以来,学校对学校管理的体制和模式都过于行政化,主要作用在于对学生进行管理,而不是服务学生,学校的管理工作者为达成自己的工作目标,往往会采用一些不利于学生发展的管理方式,使学校的管理工作在管理观念和管理内容上都出现偏差,这就需要学校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改革创新,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二、高校学生管理的创新策略
1、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将学生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心,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改变传统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对立局面,学校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服务,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难题。学校的管理者应当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利益要求,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在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切实将学生放在学校管理工作的主体地位,积极维护学生的各项权益,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的模式中来,全面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2、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学校管理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学校搞好管理工作的基础。很多学校由于管理方法不当,而严重降低了自己的管理效率,例如山东某高校采用封闭式管理的方式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要求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管理者的命令,学校对学生的每一项行为都做出了具体的规范性要求,对于学生的错误,以批评和惩罚为主,激励表扬为辅,不可否认,这样的方式能够强化对学生的管理,保证为学生提供有序的校园秩序,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约束了学生自由发展的天性,制约了学生发展的潜力,不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很多学生因为这种不当的管理方式而畏惧甚至敌视学校的管理,使学校的管理工作受到严重阻力,由此看来传统的管理模式是必须要进行改革创新的。
3、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高校管理的主要责任在于为国家培养有用之才,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逐渐不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各大高校沿用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混淆了学校管理工作的重心,使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出现错误的定位,传统的管理模式认为,学校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种主从关系,学校位于教学管理的主体地位,是学生的管理者和引导者,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新课程教育纠正了这一错误理念,认为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强调学生才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主体,这种思想有利于推进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是值得被提倡的。
三、结语
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内容和管理方法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各学校的管理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关注学生的利益需求,将学生作为学校管理的主体,将管理学生转变为服务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将学生纳入学校管理的范畴,强化学生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加强学生高人才队伍建设,开创让学生来管理学生的创新局面,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简介:崔秀丽(1972—),女,河南济源人,源职业技术学院助教,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德育与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