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2013-02-01全昌雄赵明香
全昌雄 赵明香
[摘要]新课程改革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挑战,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养,才能使现代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呢?一、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二、树立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三、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四、具有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语文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新课程明确规定“小学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显然,新课程改革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挑战,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养,才能使现代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呢?
一、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社会新人的培养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师德修养是非常必要的。小学语文教师的师德可归结为三个“心”,即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事业心,热爱学生的高度责任心,为人师表不断进取的上进心。
首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意味着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已经不只是个人的意愿、个人的行为,而是全社会对教师的共同要求;同时也意味着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群体的职业向心力,也是一个光荣的小学语文教师的师德的核心。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要安于清贫寂寞,摆脱一些名利和欲望,超越物质的羁绊,让心灵深处保留一片净土,在风雨飘摇中坚守自己的尊严。“人有腰缠万贯,我有桃李三千”,这是小学语文教师特有的人生追求与人生享受。
其次,要有热爱学生的高度责任心。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是师德修养的根本内容。我们语文界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在《论师、为师、尊师》中说过,
“我如果当小学教师,决不将到学校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忠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赢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快,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当设法消除它。对朋友的忠诚本该如此;不然,我就够不上作他们的朋友,我只好辞职。”我们热爱学生,必须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在一丝不苟的教学实践中教书育人,忠心耿耿,尽心尽力。
再次,要为人师表、不断进取向上。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是一项平凡而艰巨的劳动,字词句章,听说读写,语修逻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打的是一场“消耗战”,数十年如一日,传道、授业、解惑,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学生的心田。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默默无闻,不图名利。古人说“学不可以已”、“学无止境”;我们今天同样可以说“教不可以已”、“教无止境”。无数事实说明,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教好学生。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讲助人为乐,自己却自私自利;在课堂上讲文明礼貌,自己却随地吐痰,出言不逊,粗暴惩罚学生;在课堂上讲遵守纪律,自己却自由散漫,不遵守法纪……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会一落千丈。作为学生知识的启蒙者,行为道德的示范者,成人成才的引导者,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学习,勇于进取,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培养自己的高尚人格和道德情操,堪当学生表率,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受学生尊重的教师。
二、树立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
从对宏观教育的认知角度看,小学语文教师应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智力与非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应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应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知识整体化的教育观念等。这中间,还特别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树立科学的少年儿童观。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现代及未来的少年儿童?科学的少年儿童观主要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少年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们同样具有人权。第二,少年儿童是正在发展的人。他们有充分的发展潜能,而且存在发展的个别差异,小学语文教师应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承认其个体差异,充分发掘其潜能。第三,少年儿童是独立的人。他们应有主动活动、自由活动的充分权利和机会。第四,少年儿童是完整的人。他们除了健全的身体外,还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必须高度重视其在身体、认知、品德、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只有科学地认识少年儿童,才能正确对待他们,使他们真正得到健康成长。
从语文教育的认知角度看,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素养,包括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等。从“能力”到“素养”不是简单的词语更换,它体现了现代语文教学在弘扬理性精神、注重语言的准确、简明、实用,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人文精神的熏陶、完美人格的塑造这两者的矛盾中寻求一种平衡。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的观念上要切实完成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到“语文素养”的转变。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学策略,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情感体验、提问质疑、综合实践等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逐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新课程改革注重教育内容的相互联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综合使用,更加追求整体利益,教育评价的重心放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丰厚的专业知识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也相应地提出了多层复合性的要求。它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既要有精深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又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吸收各学科精华,形成以专业学科知识为核心,与其他学科知识关联整合、纵横交织的知识结构。
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基础,它包括语言学知识、文字学知识、文章学知识、文学史知识等。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钻研教材和教参,更要提高自己的文章学和文学史知识,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培养文学素养,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通过语文课程来实现,语文和文学是密不可分的而且是绝不能分的。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设定了关于阅读的要求:一、二年级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三、四年级,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就是感情沟通;五、六年级,要能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同情等感受。这些情感的熏陶、形象的感染、审美的活动,都是文学独特的功能。而要充分发挥这些文学因素的功能,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大力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综合化的趋势,对教师了解掌握历史、地理、艺术、哲学甚至于某些理科基本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方面是满足其自身教育教学的需要,作为语文教学有益的补充和拓展。如一名教师讲《麻雀》一课。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课文中说的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下来而不是爱的力量呢?这个学生提的问题是切近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相应的理解力的,然而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知如何处理,最后不了了之。如果教师在备课时,了解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此作品的历史背景,知道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是弱小力量奋起反抗强暴的思想,那么这个问题就会得到很好的解答。另一方面,教师了解其他学科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领域、思维方式和对于社会、人类发展的价值,更有利于全方位地激发学生认知世界的兴趣,更有利于实现对学生全方位指导、沟通和影响。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要建起多学科知识体系以适应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优化资源,只有全面发展的教师,才更有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四、具有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
传统课堂重教轻学,教师教学行为千篇一律,教学策略一统僵化。而新课程坚持课堂教学“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设计”,这种理念下的课堂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教师与学生的心态在变化,知识经验的积累状况在变化,课堂的物理空间在变化。所有这一切,都时刻挑战着教师的智慧,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依据课堂形势的变化即时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而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有很大生成性。教学有预测,但又不能完全预测,阅读是“教师、文本、学生的对话”,“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阅读中,教师要参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如果教师没有敏捷的思维能力,没有良好的应变机制,是很难驾驭课堂的。比如,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读书,而问题可能是千奇百怪的,那么教师就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哪些是值得探究的,哪些是没有必要的。有些问题还要优化设计,把语文教学落到实处。再如教师与学生对话,教师不仅要注意倾听,同时要迅速的分析学生的语言,要敏捷的判断出学生发言的价值所在,然后进行针对性的点拨或概括。有的教师,不能敏捷的应对学生的问题,学生发言就点头,说什么都挺好,或者一味的要求学生自己评价,教师是十足的指挥官。我觉得这样的教师不是非得要那样做,而是自己的思维节奏跟不上,也就是说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当然,教师也就跟着学生一跑到底了。有敏捷思维能力的教师,不仅表现在对话中,还表现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和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比如,很多公开课上,教师准备的课件不能正常播放,有的教师,反复的尝试,越着急思路越乱;可是有的教师一看不能用了,马上改变教学思路,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也不失是一节好课。这种应变能力,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潮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有追赶太阳的气魄、胆量和精神,从各方面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朝着美好的方向前进,建造起属于儿童和自己的精神天堂。
作者简介:全昌雄(1966-),男,荆楚理工学院医学院,经济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赵明香(1963-),女,湖北省沙洋县拾桥中心小学,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