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沉浸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2013-02-01于欣宏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沉浸式语言环境

【摘要】近年来第二外语的学习渐渐兴起,与此同时沉浸式教学方法的出现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本文将沉浸式教学方法与第二外语教学相结合进行分析。提出,用沉浸式教授第二外语可以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第二外语教学;沉浸式;语言环境

无论从国际交往,还是我们的教育制度,英语都已经稳坐我们第一外语学习的交椅。但在世界多元化的影响之下,我们对世界的着眼点不仅仅局限在英美这些长期于文化领域占据优势的国家。随着英语教育的普及,不仅是高级翻译人才还是普通的工作口语交流,英语的应用已不如往日的稀缺。无论是作为即将踏上职场的年轻白领们,还是在校学习的悻悻学子们都开始意识到,多掌握一门语言在职业生涯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从大社会环境来看,21世纪是多元、多语时代。英语势必是我们最有利的工具,是首选;但同时,社会环境也促使了同学们选择多语种学习的必然性。所以第二外语的学习正渐渐兴起,与此同时教育和研究工作者们一直致力于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旨在探讨沉浸式教学方法在第二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沉浸式

加拿大沉浸式教学法始创于1960年代,是加拿大法语区首先开创的一种全新的第二语言教学模式。它是指以非母语的第二语言作为直接教学语言的基本教学模式,即将学生“浸泡”在目的语言环境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使用目的语言教授目的语言,而且用目的语言教授其他课程。换言之,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还是学习的工具。同时,加拿大沉浸式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高度的评价,被称为“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发展中的一次革命”。

沉浸式的分类

按起始时间,沉浸式双语教育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早期浸入式、中期浸入式和晚期浸入式三种。一般而言,早期浸入式是在学龄前期(幼儿园)或小学一、二年级开始的浸入;中期浸入式是指在小学中、高年级开始的浸入;晚期浸入式是指在初中或高中才开始的浸入。

按第二语言或外语的使用比例,沉浸式双语教育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完全沉浸式双语教育”,开始时,第二语言作为100%的教学语言,两年或三年以后,第二语言的比例降低至80%,再过三年或四年以后,第二语言的比例降至50%左右;二是“部分沉浸式双语教育”,第二语言的比例始终占50%左右。

二、第二外语的学习

1、第二外语学习群体

学习第二外语的人群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英语之外,英语专业学生开始涉猎于第二外国语的学习,这是对他们培养计划的需要。第二类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有自己学习的第一外语,(在中国大多数人的第一外语是英语)但是在此基础上想学习第二门外语的人群。从职业角度考虑,真正意义上的外企白领职位,只会英文是没有太大竞争优势的。在职位定位上明确一个很高的标准以后,从语言角度来讲,在英语基础上学习另外一门语言是十分必要的。

2、第二外语学习的情况介绍

绝大多数学生是在大学二年级时开始学习第二外语的,从字母开始学起,利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学习语法,之后逐渐增大词汇量。其中少数一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通过大约三年的学习,能够达到所学第二外语的公共外语四级考试水平。但是很多学生刚开始学习“二外”的时候,都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因为英语在思维里有固化模式。有些同学俄语是第二外语,上课回答问题时会不自觉的用英语回答“Oh,yes!”;而注意到这一点后,在英语课上,则时常会吐出“达!”(俄语中“是”的意思)。遇到这种情况,沉浸式教学法能够发挥其重要功效,这种方法的实施有其科学的依据和实验证明。

3、沉浸式在二外中的应用

通过在课堂中教师大量使用第二外语进行教学,学生能够完全的沉浸于目标语言之中,但是沉浸式教学法的应用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第一、精心备课,巧妙设计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要求与学生能力吻合按需求循序渐进。只有确保语言的可理解性,学生才能够理解教师。出现生词和短语时,教师经常采用重复、复述、模拟、手语、照片、鼓励学生猜测等方法加以解释。第二、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积极性。就第二外国语习得而言,激发持久的兴趣和采用科学得当的方法是第二外国语习得成功的关键。

沉浸式教学能满足社会和个人的需求,使得学习者有着很高的学习动力,因此,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4、沉浸式与第二外语教学的结合有以下几点好处

(1)培养语感

很多学第二外国语的学生一直用英语字母的发音去记诵其他语言的单词,但这样做会影响发音的准确性。大部分的语言(特别是使用拉丁字母的语言),都有一些固定的拼写规则。换而言之,发音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只要掌握这些规律,即便是生词,也能非常轻松地拼读出来。而这些发音规则都与平时听力练习密不可分,因此培养对一门外语的“语感”的第一步,是必须通过听力的积累模仿该语言的发音。在沉浸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模仿老师的发音,久而久之形成语感。

(2)创造语言环境

就中国学习外语的语言环境来说,第二外国语的确不占优势。市面上能够找到的二外教学材料或学习辅助资料都乏善可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更需要教师自己做一个把握,创造一些学习条件。

基本而言,学习第二外国语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实用交流技巧。而目前市场上能买到的速成教材却都普遍存在着只注重语法讲解,忽视语言应用性,且内容普遍老化的问题。因此,在教师采用沉浸式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还更好地掌握了语言应用的方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结论

沉浸式教学法与第二外语教学的结合为外语教学打开了一条新的路径,提供了全新的外语教学模式,它实现了第二外语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学习和使用全新的目的语言提供了广阔且丰富自然的语言环境。

作者简介:于欣宏(1984—),女,哈尔滨商业大学广厦学院外语系助教,研究方向:外语教学。

猜你喜欢

沉浸式语言环境
浅析古代汉语的名词动用
大学生英汉语码转换态度的影响因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