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嫡亲的孙女”所指是谁

2013-02-01王荣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7期
关键词:凤姐曹雪芹红楼梦

[摘要]《林黛玉进贾府》中凤姐是这样夸黛玉的:天下真有这样标志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有人认为“嫡亲的孙女”指的是当时在场的三春,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

[关键词]《红楼梦》;凤姐;曹雪芹

一、从字面上解释,可排除惜春

《红楼梦》第二回作者已借冷子兴之口交代了贾府的家族及人物关系,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贾母是荣国公的儿媳妇,而惜春是宁国府敬老爷之女,贾珍之妹。惜春是贾母孙女一辈的,但他们却并非同源。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嫡亲”有“血统最接近”之意。那凤姐所说的“嫡亲的孙女”最多是指贾母儿子的女儿,与惜春是不相干的。

二、从宗法制度上来看,可排除迎春、探春

宗法制是西周统治者创立的利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护政治关系的上下尊卑贵贱秩序的社会政治制度,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权力、财产继承与分配秩序的原则。宗法制度在中国的影响深远,不仅在封建时代被奉为圭臬,在今天的港台社会里依然有市场。《红楼梦》表现的是封建末期中国古代大家族的生活,那时人们的宗法观念依然浓烈。

我们先来看看迎春探春的出身。

迎春是贾母长子贾赦之女,探春是贾母次子贾政之女,虽然从血统上来说迎春和探春都是贾母的孙女,但她们都是姨娘所生,是庶出。“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庶无别则宗族乱”的封建社会,使迎春、探春处于尴尬不利的境地:一方面她们是主子姑娘,享有封建贵族的一切特权;另一方面,她又是“姨娘姑娘”、为世俗所轻,而且大家从言行上都会有意无意地提及她是庶出的姑娘。正如兴儿向尤氏姊妹夸赞探春之后所说:“可惜不是太太养的。”凤姐在连夸探春三个“好”之后,也颇为惋惜地说:“只可惜她命薄,没托生太太肚子里。”她对平儿说:“将来攀亲,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是庶出,多为庶出不要的。…庶出”直接影响的是她将来的婚姻,迎春就是个例子;而且也影响了她在家族中的地位,虽为贵族,却平空比别人低了一截。贾宝玉与贾环在贾府的地位就明显体现出嫡庶的差别。所以生活在宗法制度盛行的凤姐所说的“嫡亲的孙女”不应该是庶出身份的迎春、探春。

三、从语境上看,可排除迎春、惜春

凤姐说“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从语境上看,凤姐夸黛玉有气派的。“气派”即神气气质之意,绝非外在的美貌,侧重于内在的精神。先来看看迎春。也许是庶出的身份的影响,迎春性格十分懦弱。曹雪芹在描写她时就用了“温柔可亲”的词语。在贾府,迎春被称作“二木头”,刑夫人不待见她,下人也不看重她。就连她的奶娘的儿媳妇都欺负她。她若有气派,也不至于被孙绍组蹂躏至死。再来看惜春。惜春当时还很小,“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一团孩子气,也难看出她有何气派可言。长大了的惜春也是眼冷心冷,沉心佛教,也没看出她有何气派。倒是探春“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她有气派,可惜又非“嫡亲”。再者,以凤姐的心机,她才不会哄笑一个,打哭两个的。因此她所说的“嫡亲的孙女”不是三春。

四、从凤姐的家庭地位上来说,她也没必要讨好三春

凤姐在贾府的地位很高,从她的穿着上语言上都可以看出。她深的贾母和王夫人的喜爱和信任,她在贾府有发号施令的权力,贾府中除贾母王夫人外,合府上下人人都敬畏她。虽说自古以来姑嫂关系不好处理,但作为贾府实力派的凤姐不必为此烦心。首先惜春是宁国府的人,她再怎么不好也抱怨不到凤姐身上。因为书画的事,她可以用难听话责难她嫂嫂尤氏,却不能对凤姐有微词。至于迎春,她倒是凤姐的亲小姑,但这个天性懦弱的“二木头”,用小厮兴儿的话来解释就是“戳一针也不知嗳吆一声”,她根本就不可能成为凤姐的障碍。探春呢?这个有胆有识的姑娘似乎会给凤姐带来麻烦,但她又因为是庶出,自然地位矮了一截;同时她又摊上个不知好歹的娘,她时常为赵姨娘的不自重而伤心难受,她又怎么可能再兴风作浪,与凤姐闹别扭让人笑话呢?这样看来,三春对凤姐都构不成威胁,凤姐的心思也就不可能用在三春身上,因此她那“嫡亲的孙女”不会是为讨好三春而说。

既然这“嫡亲的孙女”不是三春,那又有谁才能被凤姐关注,要在这样的场合大肆褒奖一番呢?大家不要忘了,贾府还有一位重要的女子贾元春,我以为凤姐所说的“嫡亲的孙女”就是她。

首先,从元春的出身来看,是嫡出。

元春是王夫人与贾政的女儿,是嫡出。符合凤姐所说的“嫡亲的孙女”的事实。

其次,从元春的身份上看,她当时已在宫中作女史,是值得夸耀的。

虽然女史只是掌管皇后后勤的,但在宫中,还是有身份的,比普通的宫女强多了。并且她还有机会被皇帝宠幸。在第十六回,她就被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了,可见她的身份是显赫的,她的地位也是高贵的。可以说她对贾府来说是一个骄傲。这也就是她能够被凤姐时时记在心上,夸在嘴上的缘由。

再者,从凤姐的心机上分析,她所说的“嫡亲的孙女”也该是贾元春。

王熙凤的心机实在太周全,曹雪芹说她“机关算尽太聪明”,周瑞家的说她“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她算来算去无非是保住自己在贾府的权位。王凤姐虽然在贾府上蹦下跳,发号施令,但她并不是贾府的实际掌权人。贾府一号领导人是贾母,二号领导人是王夫人,她只不过坐贾府的第三把交椅。她的权力地位不仅仅靠她的治家的本领确立,还需要靠讨好贾母及王夫人来巩固。贾母的老大地位从《红楼梦》各个章节都可以看出,因此凤姐是变着法儿逗贾母开心,但同时她还要维护王夫人的地位。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凤姐与王夫人的关于月钱及找缎子的对话及王夫人的神态,就可以看出王夫人与凤姐之间微妙的关系。在她赞黛玉时,贾母和王夫人都在。因此她所说的“嫡亲的孙女”,只不过是通过提及贾元春这么一个值得夸耀的人来奉承王夫人和贾母罢了,正可谓一石三鸟之法!

综上所述,我以为“嫡亲的孙女”并非指三春,而应指贾云春。

作者简介:王荣,宿迁市泗洪县实验中学,研究方向:文学。

猜你喜欢

凤姐曹雪芹红楼梦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凤姐的妙计
敦诚的西园与曹雪芹
向“凤姐”学习批评艺术
别样解读《红楼梦》
“这个地方难站”——曹雪芹对聚散离合的叙事与思考
WHAT A TANGLED WEB WE WE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