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的梳理与探究
2013-02-01吴奇亮
[摘要]依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开展梳理探究,引导学生掌握串通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鉴赏作品,评价作家,从作家的创作过程中归纳总结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梳理探究;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文化意义
诗歌教学传统做法是根据教材顺序讲解的,这很难体现不同作品的横向联系,不利于整体把握作家的创作观,更不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关于诗歌鉴赏,清代王国维说:“由其世而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鲁迅先生也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为此,我以杜甫诗歌为例,尝试通过梳理探究,引导学生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来鉴赏作品、评价作家,从作家的创作过程中归纳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
现行教材中,收录杜诗最多,有《登岳阳楼》、《绝句》三首、《春望》、《望岳》、《石壕吏》、《秋兴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20余首。
杜甫生活的年代,唐由盛转衰,安史之乱是分界点。他一生的创作和时代息息相关,写下了大量现实主义诗作,后人称其诗为“史诗”。
我们根据其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来梳理一下他的诗歌创作。
杜甫,生于巩县一个士大夫家庭,祖父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他幼年在儒家文化背景下接受了很好的教育。
一、青少年时期
杜甫幼时聪敏,七岁能诗,宣称“诗事吾家事”。为开阔视野,20岁开始漫游,从洛阳出发,过金陵,下姑苏,寻禹穴,赏鉴湖,遍览了秀丽山川和名胜古迹,扩大了视野和胸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便是这一时期睥睨天下的豪情的体现。
二、中年时期
杜甫两试落第,困守长安十年之久。“致君时已晚,怀古意空存”,逐渐打破了对盛世的幻想。他预见到潜伏的危机,揭露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现实。这时安禄山事件爆发。杜甫流亡颠沛,去投奔肃宗,中途被叛军俘获,历尽艰辛才见到皇上。“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他的忠诚感动了皇上,被授予左拾遗。但不到两年便因言事忠直触怒皇上被放还。宦梦彻底破灭了,他终于从侍奉皇帝开始走向人民,抒写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国破山河在,城春早木深”(《春望》),动乱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破坏,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这一时期,诗人还写出了抨击乱政的《丽人行》,描述兵役之苦的《兵车行》、及《哀江头》、《北征》、《后出塞》等,反映了“安史之乱”的社会全貌,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三、晚年
759年,杜甫开始最后10年“漂泊西南”的生活。到达成都后,暂时安定的生活来。抚慰了诗人饱经丧乱的心。
这一时期的诗分两类:山水风光诗与感怀诗。前者主要有《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等;后者有《蜀相》、《旅夜书怀》、《登岳阳楼》等。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燕子飞,沙暖睡鸳鸯”,“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情画意,风光之美尽在笔端。
此时诗人并未完全陶醉山水,战乱之苦,在感怀诗中多有表现:
763年,安史之乱结束,诗人喜极而泣:“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欲携家离蜀归洛,因好友严武来川镇守,在严的推荐下,担任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不久,严病死,诗人失去依靠,便离开成都在岷江、长江上漂泊。《旅夜书怀》、《登高》都是这一时期的优秀诗篇。
769年秋天,杜甫来到岳阳,拖着病躯登上岳阳楼,洒泪吟出最后的诗章《登岳阳楼》:
此时诗人老病孤苦,但诗章雄视天地,气盖古今,“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比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势更浩大,这地坼东南、天地漂浮的形象,难道仅仅是对洞庭湖的夸张形容吗?又何尝不是对风雨飘摇的唐室江山的深切忧虑?
次年,诗人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永远停止了歌唱,时年59岁。他为国家为人民忧虑了一生,歌唱了一生。
我们借助作家身世和时代背景梳理了作品,是时代成就了杜甫别样的人生。由此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文学是现实的反映;是作家社会生活的体现。那么,分析评价文学作品要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评价杜甫,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的诗和忧国忧民的形象,可在诗歌之外的品行,更使后人把他推崇为诗圣。就连苛刻的理学宗师朱熹也大加赞扬,奉他为人格的楷模。
孟子说人皆可为尧舜。明代王阳明甚至说满街都是圣人,但谁能称得上真正的圣人呢?杜甫,他一生身居下位,却以实践完成了从平民到圣人的超越。
安史之乱中叛军占领长安,无数唐朝大官变节,只有杜甫这个小官坚守了气节,冒着生命危险穿过两军对峙的战场,来到唐肃宗所在地安徽凤翔。他践行了儒家的道德规范,“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思想”,在“万方多难中”成就了“诗圣”的美名。
不仅过去,现代对他评价也甚高。1961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召开主席团会,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五位文化名人,其中就有杜甫。由此可见,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从文学史到文化史,人们都认可杜甫的意义。
这样的梳理与探究,能使学生结合作家生平与时代背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理清作品的联系,从整体上鉴赏作品评价作家,从其创作活动中归纳总结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从而改进与调整学法,将知识的摄取、能力的培养、学法的养成结合起来,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起来,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改进。
作者简介:吴奇亮(1968-),男,河南洛阳人,洛阳市第九中学,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