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理念下社会工作课程设计刍议
2013-02-01郝江岭
郝江岭
【摘要】近年来“通识教育”的理念在我国获得了广泛地传播和应用,对我国教育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通识教育”也为高校一些专业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以“助人自助”为核心价值理念的专业,伴随着我国社会建设的深入在我国高校迅速发展起来。社会工作强调对人的尊重,强调服务人和促进人的发展,秉承了强大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因此如何加强和改进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成了当前社会工作教育绕不开的话题。“通识教育”理念在高校的传播,为我们加强和改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提供很多启示。本文就是试图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对当前的社会工作教育做出一些探讨。以期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改革做出一些探索。
【关键词】通识教育;社会工作课程设计
一、“通识教育”及其在大学的发展
“通识教育”,英文单词为generaleducation,在我国被翻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或者通才教育,而最为学者们所统一使用的就是“通识教育”的翻译,认为这个词能够较好的表达英文的意思。
“通识教育”根植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在有些地方也被称为博雅教育或者文雅教育),“不仅因为它是属于自由人而不是奴隶的教育还因为希腊人把这种教育当作解放心智以按照心智的真实本性发挥功用使理性免于谬误和错觉并且使人的操行免于过错的教育”。
第一个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的是19世纪初期美国博德学院(Bowdio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他说“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通识教育”,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对“通识教育”的讨论和实践中来,“通识教育”的理念迅速在大学发展起来。
“通识教育”含义的争论丝毫没有影响“通识教育”在大学的发展,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校,“通识教育”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张凤娟在《“通识教育”在美国大学课程设置中的发展历程》一文中总结了“通识教育”在美国的发展历程,认为主要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通识教育”的浮现期,主要体现在哈佛大学的两任校长艾略特(C.W.Eliot)和劳威尔(A.L.Lowell),前者开创了选修课的制度,而后者则在改革的基础上建立了集中与分配制,初步形成了“通识教育”的框架制度;第二个阶段则是“通识教育”的在美国各大学校各执牛耳的过渡时期,最著名的是赫钦斯(Robter.M.Hutchins)所创立的“名著课程体系”,圣约翰大学接受了这一方案并将之付诸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通识教育”体制;第三个阶段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美国大学课程设置中平分秋色,这个时期主要是哈佛大学的校长詹姆士,科南特所改革并推行的“通识教育”计划,经过改革形成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先后有序,互相衔接,并且“通识教育”为基础,集中与分配为指导的自由选课制度,使得“通识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他们是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方面整合了之前有关“通识教育”该您的定义和理解。从其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识教育”具有如下的特点:首先是非专业性,“通识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而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不是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和就业做准备,其教育的对象是全部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识教育”具有很强的人文性,“通识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的全人,发展个人的价值及其潜能,其本质是培养一种全人,促进人的自我解放和自我发展;最后是一种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通识教育”不是传授一门职业技能,所提供的是有关人类社会、自然、精神等层面的通识基础,培养人的认知和关怀等。
二、“通识教育”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意义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教育中,也非常强调“通才教育”。社会工作的工作对象一般是个人或者群体,而与个人和群体相连接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包括社区、组织机构、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等等,社会工作者必须具有足够的敏锐性来协助个人或者群体来应对复杂系统的中各种问题,因此,社会工作者不能仅仅是一个运用单一手段处理单一问题的专才,而应当是具有一种综合的能力,是一个通才,因此在社会工作教育中,通才教育便应运而生,正如miley所说:通才取向的社会工作为实现社会工作目标提供了一个现实途径。这一观点使社会工作脱离以个别或领域为着眼点的局限,转向对多重个人系统进行干预的广博范畴。通才取向的社会工作内涵十分丰富,考虑到个人问题与群体问题的相互作用,与多种多样的由人构成的系统工作。
因此通才教育是对社会工作的工作性质、内容、工作对象的复杂和多元而开展的,是对社会工作专才教育不足的一种回应。但是透过有关学者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上面所说的社会工作通才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概念还是有所区别的。我们说“通识教育”不是一种职业技术、技巧、能力的传授和训练,不是一种非专业性的训练,而社会工作通才教育则基本仍然是专业性的范畴,正如张曙所说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应当强调的是不断强化专业基础理论和方法的通才教育观,切忌以“通识教育”替代通才教育,切忌以通才教育否定专才教育(张曙,2007)。
确实,我们不能以“通识教育”替代通才,但同时也不能因为通才教育而忽视“通识教育”,上面我们说了“通识教育”和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契合性,加强“通识教育”对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1、“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健全的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教育不能仅仅是一个专业教育,当然我们首先要强调专业教育,因为社会工作具有“助人自助”的专业精神,没有专业的价值理念和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敏感性,社会工作者就无法有效地担负这个使命和责任,就会丧失其专业特质。但是社会工作是一个与富有真实生命力的个人、群体相联系的,这使得社会工作可能面临很大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仅是专业领域内的,甚至是直接指向社会工作者本人的,正如我们常说的移情、投射等概念,如何使社会工作能有效的面对和处理工作中触发的个人感受呢?笔者认为“通识教育”提供了一种思路,正如上面我们谈论“通识教育”的定义时所说,“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人”,是让人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和判断,发展个人的价值及其潜能,培养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公民,其本质是培养一种全人,促进人的自我解放和自我发展,很显然透过这种“通识教育”能够造就一个健全的人,一个丰富的社会工作者。
2、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开展“通识教育”还具有特殊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化大国,社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灿烂,同时古代灿烂文化对于当今中国也有着很深刻的影响,此外我国还是一个五十六个名族的繁衍生息的地方,低于广阔、民族众多、文化历史复杂,在这样一个社会文化环境里,如何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挑战意义的话题,而“通识教育”本身就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如何将“通识教育”与我国的具体历史文化和多元民族结合起来,贯穿到社会工作教育教学中,就是一个很重要而绕不开的话题。笔者曾在羌族聚集地区开展过专业的社会工作实践活动,对此颇有感触,如果对羌族民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没有了解,几乎很难开展工作。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社会工作课程探讨
1、重视“通识教育”,处理好学校“通识教育”与专业“通识教育”的关系
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做好社会工作课程设计的首要的一环,就是重视“通识教育”在社会工作课程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通识教育”在社会工作课程设计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必须处理好学校“通识教育”与专业“通识教育”的关系,一般来讲,现在的大学或多或少的都在开设一些基本的“通识教育”课程,这些课程是面向全校开展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也是可以选修的,这样社会工作课程设计中就要注意避免与学校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相重复,一方面应该处理好学生选修学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课程数量和课程内容,另一方面也要积极的利用现有的专业资源,在社会工作课程设计中给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单独增加部分“通识教育”课程,因为各个学校的情况不一样,全校性的“通识教育”课程本身就有很强的不一致性,但是着眼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角度,应该保证将适量的“通识教育”课程放入社会工作课程设计,这又需要动员专业教育资源,挖掘和开拓“通识教育”课程。当然整个过程应该处理好学生选修学校“通识教育”和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的关系。而且必须保证“通识教育”在社会工作课程设计中占有一定的学分,“通识教育”的内容也应当是比较多元。
2、把“通识教育”概念融入到社会工作实务课程中
社会工作不同于其他的专业,社会工作具有很强的实务性,社会工作所有的理论和经验最终都将都向实务领域的,而且在社会工作的课程设计中,实务是占有重要的比重的,因此如果要在社会工作课程中开展“通识教育”,也是可以透过实务领域开展,因为社会工作实务领域是非常丰富的,社会工作的实务领域远比社会工作专业所能触及的范围宽广的多,丰富的多,而这些是可以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的,因此在实务中挖掘和开展“通识教育”,也是在社会工作课程设计中有意识的增加“通识教育”内容的重要途径。
五、总结
综合以上所述,通识教育对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和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因此在社会工作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通识教育的课程和开设方式,对于促进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应当处理好学校通识教育和专业通识教育的关系,通过多种渠道拓宽通识教育教育渠道,透过隐性课程等多种方式开展通识教育,把通识教育融入到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但是要注意避免通识教育代替通才教育,通识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有效补充,是培养健全的社会工作者的有效方式,是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开拓的有效手段。因此在社会工作课程设计中因该把社会专业教育和通才教育适当融合起来,两者最终的目的都是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