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3-02-01王丹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大学生

【摘要】心理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剖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创新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在这新形势下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然而,近几年来,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大学生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特别是前一阶段接连发生的因心理不健康引发的血案为已经占据高等教育院校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敲响了警钟。因此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则应是目前高职院校教育工作新课题中的首要问题。

一、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近几年相关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亚健康状况。学者王利华肖凭两次对湖南某些高职院校在校生运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进行了随机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职生人格因素中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学业成就水平略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学者金华、骆伯巍、冉超凤等先后提出高职生存在许多负面心理,如焦虑、急躁、怯懦、自负等。学者吕久燕、李凤环采用了症状自评量表对200名学生进行了测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学生SCL-90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特别是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的因子得分高于普通大学生。可见,高职院校大学生除了具有普通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之外,还有其特殊的心理发展特点。另外,学者陈海燕、张博远、吴海丽提出个人定位失之偏颇、就业压力大、应试教育积重难返则是高职院校大学生亚健康心理状态形成的直接诱因。

二、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高职院校近年来在推进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明显的效果,但是在有些方面上仍存在不足。

1、思想认识不够统一,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高职院校忙于建专业,扩规模,无暇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工作。据有关资料介绍,全国近千所高职院校,仅有35%的学校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或咨询的专门工作机构。另外,部分高职院校仍没有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列入教学计划。甚至一些院校在经费预算上并没有把心理咨询工作及心理教育工作所需的科研经费纳入其中。

2、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率不高

虽然有些高职院校均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或咨询的专门工作机构,但并没有开展了相应的教育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宣传、教育引导工作也没有及时跟上去,实际的工作没有完全开展起来,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不强,普遍缺乏对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了解。

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不完善

大部分高职院校存在专职队伍人手少,兼职队伍不稳定的问题。根据研究资料显示,目前在省内30多所高职院校中,从业教师多为专职辅导员、团委干部。即使是专职人员,也多为半路出家,通过自学或到社会上一些心理咨询培训班接受培训而来,对一些心理危机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造成一些自杀事件不能及时有效阻止。

三、新形势下加强、改进和创新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充分认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必须更加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不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新理念

由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时间较短,资源配置有限等原因,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起到真正的理论指导作用,现在还处在“问题出现——被动解决”式的初级阶段,实现有效的向“预期问题——早期干预”阶段的过度还需不断地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例如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要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上,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认识上。同时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应与学生日常生活渗透,心理课程应与心理训练、心理辅导相结合。

3、改进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需不断改进和创新。具体表现为:一是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等有关课程,并列入学生必修课程,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形式的心理讲座,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基础知识,使学生系统地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规律,提高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和防御调节能力。二是由于体育运动不仅有健身的功能,同时也具备有健心的功效,所以高职院校可以以体育课程为依托,以拓展学生心理素质为主要内容,以双课融通体验式的教学形式,构建以实践课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各高职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运用具有较高信度与效度、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评估工具开展心理测评,为科学合理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分析数据。四是拓展教育时空,积极利用高等学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地推行心理健康教育。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新形势在高职院校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并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所在。

另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离不开各种设施的建设,更离不开一支稳定、专门的队伍。为此,要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经费纳入学院每年经费预算范畴,为开展该项工作所需师资及配套设施提供物质保证。

21世纪学校培养的合格人才是复合型、多面型的人才,其中具备合格的心理素质和品格非常重要。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紧迫的心情慎重地开展工作,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和走过场,要根据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特点,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不断改进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真正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高职学生,为社会输送素质全面的优秀人才。

作者简介:王丹,辽宁金融职业学院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