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强势来袭
2013-02-01罗堃
甘肃教育 2013年2期
罗堃
今年五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部7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中国各地美食,引发了新一轮“美食争霸”。根据互动百科网站统计,在五月份的网络统计中,“舌尖上的中国”一词“热度”居于首位。与此同时,纪录片的热播也催生了一个新的流行语“舌尖上的××”。
(1)“舌尖上的高考”忙得家长冒汗
(2)网友实拍“舌尖上的北京夜市”
从表意角度看,“舌尖上的××”结构主要表达了三类意义:
第一,感受、品尝义。“××”位置可以是表示处所、时间的词语,也可以是与“吃”相关联的词语等。舌头是味觉感知器官,将处所、时间放置“舌尖”之上,生动形象的描述了品味当地、当时美食的感受。
(3)舌尖上的海口
(4)舌尖上的北宋《新水浒》美食集锦
(5)“舌尖上的信用卡”刷卡吃喝划算
(6)舌尖上的建筑
例(3)“舌尖上的海口”特指海口的诸多美食,例(4)“舌尖上的北宋”意思是从《新水浒传》中看北宋时代的美食,例(5)中“舌尖上的信用卡”则指用信用卡享受美食可以获得种种优惠,例(6)“舌尖上的建筑”说的是外形酷似食物的建筑物。
第二,评论、热议义。“××”位置一般是关注度高的事件词语。舌头除了感受味觉之外,另一大功能就是说话,因此“舌尖上的××”在此基础上引申出了“评价”意义。
(7)“舌尖上”的楼市:细看购房者的五味心情
(8)舌尖上的《雨果》
例(7)“舌尖上的楼市”是对“楼市”现状的评论,例(8)“舌尖上的《雨果》”是说影迷们热议即将上映的3D奇幻电影《雨果》。
(摘自《语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