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要重视“引导”
2013-02-01陈剑南
陈剑南
〔关键词〕 作文教学;引导;审题;中心;情感;自改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2—0079—01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反映客观现实,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种训练。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采取多种训练形式,如口头作文、书面作文等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各种训练中,教师应做好引导这方面的工作,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愿望,从而使他们主动、自觉地进行写作。
一、引导学生仔细审题
审题,就是分析研究题目的意思、要求和范围。审题要注意:明确文章是写人还是记事;明确写作范围;抓住题目的重点词;明确写作重点。审题时,可先让师生共同讨论,然后再让学生完成。如,在指导《记一次班队活动》这篇习作的审题时,我将题目板书于黑板上,用红“△”标在“班队”二字下,突出了重点,接着提问:“这次作文是写人还是记事?”师生讨论确定为记事后,再问:“记一件什么样的事?”学生就会知道这件事是有关班队的,这就有别于课外活动或其他活动,从而明确写作范围。然后,我进一步引导:“请大家回忆一下自己所参加过的班队活动。”学生便开始展开思维,积极回忆。教师只有循循善诱,启发学生思考,学生才会有开阔、活跃的思路,清晰、丰富的想象力。有了这样的审题过程,学生在写作时就能够紧扣题目,不会出现跑题的现象,那么这篇习作就已成功一半了。
二、引导学生紧扣中心
中心思想是统领全文、贯穿全文的纲,我们在选材、组织材料、内容、形式上都要服从文章的中心。中心思想的确立要做到正确、健康,颂扬好思想、好品德,同时,对于个别不好的思想、品德给予批评。在写文章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经理解、分析和思考会确定中心,会围绕中心写作。但是,同一题目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情感意识不同,所确定的中心也不一定相同,所以教师要从搜集材料、组织材料紧扣中心这方面引导学生。搜集材料要求学生做到留心观察,找出可供选用于表达中心的有关素材。选材要选出真实、典型、具体、新鲜的材料。组织材料要考虑如何运用准备好的材料按要求、顺序突出中心。如,在指导习作《记一次班队活动》这篇文章时,作文前,我先让学生对自己选好的写作内容进行仔细回忆,对班队活动的时间、内容、深刻感受等情况作详细的回忆,再从这次班队活动选取几个最难忘或感动的场景来写,这样文章就能做到紧扣中心了。
三、引导学生情感投入
情感投入是一篇好文章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于笔墨中,文章中的人物才会有血有肉,事物才会有声有色。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投入情感时应着重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知识体验,让学生把丰富的生活内容和真挚的思想感情借助准确的语句表达出来。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在指导《我的老师》这篇习作时,我改变写作前读范文的教法,避免学生受范文定向思维的影响。我先让学生独自回忆一下自己所选老师的外貌、个性、爱好,再讲讲老师在自己心目中是个怎样的人,最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谈谈平常老师是如何关心自己的,从中选一两件自己最受感动、印象最深的讲给大家听。当学生讲起老师在为生活琐碎事关心自己,给自己辅导功课或和自己谈心等事时,体会到老师无私的关爱。口述完后,我再让学生把自己怎样说的、怎样想的,有条理地写下来。这样,文章流露出的感情就显得亲切、真实、不生硬。
四、引导学生自改作文
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批改的主动权应属于学生本人,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方法。由于小学生年纪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修改文章。首先,略读全文,检查文章的内容是否符合训练要求;其次,精读中心段落,复查所选材料能否准确表达中心;最后,逐句逐段地朗读全文,修改不通顺、不连贯的句子,改正错别字、标点符号。
编辑:刘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