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新课标下的语文作业设计

2013-02-01狄维东

甘肃教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语文作业差异性开放性

狄维东

〔关键词〕 新课改;语文作业;设计;开放性;情感类;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2—0051—01

一、开放性作业的设计

1.想象性作业。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学生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如学了短篇小说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之后,可让学生通过合理的充分的想象,续写一个“警官奥楚蔑洛夫路上偶遇将军的哥哥”的场景,更淋漓尽致地表现警官奥楚蔑洛夫的见风使舵、媚上欺下、阿谀奉承的性格,增强、提高学生的文本体验与解读能力。《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可设计这样的作业:以小组为单位,以原文为蓝本,设想一下当于勒意外地成为富翁出现在菲利普夫妇面前时的情景。

2.自主性作业。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因而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实现自主学习的情景。因此教师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自主型作业,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精神。如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阅读《读者》、《名人传》等,品读其中的哲理和智慧,或摘录经典语句,或有感而发写点随笔等等。

二、情感类作业的设计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学科课时多,教学时间长,学生几乎每天接触课本中思想性较强的课文,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它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在此期间结合课文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情感熏陶是再适合不过了,在课后作业中我也同样注意这一点。在教完《背影》后,我除了要求学生体会其中的父子深情之外,还要求学生回家后在餐桌上为父母夹一箸菜,然后观察父母的反映,把它作为一个作文片段写下来,果然学生中不乏优秀之作。学生们都谈到了自己平时忽略了父母之爱,更忽略了对父母的关爱,所以更能体会《背影》一文中的父子深情。学生的家长也反映这次的作业拉近了孩子和自己的距离,应多提倡这样的作业。

三、差异性作业的设计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在作业布置上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语文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供学生选择,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不同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展示。作业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分层布置,要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在差异性作业的设计方面,具体做法有:1.作业量分层。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每课的基础性练习是必要的。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的一些拓展性练习,他们可以选做或不做。2.作业难度分层。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一般来说,确定为基础、拓展、提升三级目标,要求一般学生能实现基础目标,努力完成拓展目标;基础较好的学生努力完成提升目标。3.完成作业时间分层。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完成作业时间上分层要求,能有效保障后进生“吃得了”的问题。在课堂上要求背诵的段落,允许课堂上背不熟的同学回家继续背到熟练为止;要求优等生隔天就得交的作文,后进生可以宽限几天。这样,保证了后进生的作业质量,使之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性循环。由于分层作业的分量、难度适宜,选择自主,完成的时间灵活,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学生完成作业既感到轻松愉快,又巩固了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了语文能力。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

编辑:刘於诚

猜你喜欢

语文作业差异性开放性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谈学生语文作业纠错评价的有效策略*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