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让教育绽放人性的光辉
2013-02-01张钰栋罗晓琴
张钰栋 罗晓琴
〔关键词〕 沟通;新课改;策略;修养;个性差异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2—0023—01
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育者要切实体现出成功的沟通,就是一次成功的教育。通过沟通,拆除妨碍情感交流的壁垒,让彼此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进而让教育绽放出人性的光辉。那么如何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理解、尊重”是基础
学生喜欢教师,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每个学生都有被爱的心理需求。这就要求教师热爱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尤其是从心底里关怀每一位学生。
二、“表扬、批评”讲策略
教师的教育行为不可避免地要对学生行为进行评判,而表扬与批评是常用的手段。当然,表扬和批评也要讲策略,用得好则共赢,用得不好则适得其反。教育的“框架效应”提示我们:如果有几点需要表扬,分别进行要比一次进行效果好;公开表扬要比私下表扬好;具体针对要比笼统好;防止比较形式的表扬和最高形式的表扬。如果有几个方面需要批评,一次进行要比多次好;少用要比多用好;私下要比公开好;不点名要比点名好;具体针对要比笼统好;自己感觉要比道义维护好;不能过度忠告,要善于流白、恰到好处;防止上纲上线,应就事论事。
三、“自身修养”是要件
(一)语言修养。师生之间要表达的内容,要交流的情感,主要借助于语言渠道。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语言素养,锤炼表达艺术。
1.幽默。幽默是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中重要的积极因素。调查显示,在学生列举的他们所喜欢的教师特征中,幽默一直是“名列前茅”的。一般而言,幽默具有以下独特的功效:增强教育效果,弥补沟通的缺失,舒缓人际压力,影响激励进步,赢得尊敬信任,促进人际和谐。
2.委婉。在师生沟通中,教师的有些话虽然完全正确,但学生却因碍于情面而觉得难以接受,这时,直言不讳的效果一般就不太好。如果把话语磨去些“棱角”,变得柔和一些,使学生在听到话语时仍感到自己是被人尊重的,学生就能从理智上、情感上接受你的意见,这就是委婉的妙用。一些有效的做法是:恰当地使用语气词、灵活地使用否定词及以问代答等方式。
3.含蓄。在师生沟通中,有时因某种原因不便把某一信息表达得太清晰直露,而要靠对方从自己的话语中揣摸,体会出里面所蕴含着的真正意思。含蓄是教师高雅、有修养的表现,也常常表示出一种对学生的尊重。
4.反语。教师有时为了更好地达到目的,口头说出的意思和自己的真实意图恰恰相反,却反而能成功,这就是反语的妙处所在。
(二)专业及文化素养。陈旧的教育理论,落后的教学策略,不仅学生不接受,教师自己也会时时感到捉襟见肘。如今,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有些确实难以判断取舍,作为教师就要对知识取向的把握具有前瞻性,永远站在知识的前沿阵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及时更新,努力使自己成为一泓汩汩向前的“知识涌泉”。
四、“重视个性差异”是保证
师生沟通时,老师一定要把握好学生的个性特征,巧用“皮革马利翁”效应实施有效教育。个性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人心理面貌的体现。和不同的学生进行沟通,不能用一个模式,一种腔调,不分时间、地点、对象和具体事件进行“一刀切”的沟通。这就要求我们沟通的工作必须从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发展其潜能,张扬其个性,要善于应用不同的方式应对不同的对象。
五、“以德感人”是关键
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都可能在学生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如果我们与人为善,待人真诚,学生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方法和态度为人处世。人格力量,是老师的内在包装。它给人以启迪、教育,影响并形成积极的精神动力,是任何教科书、任何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所以,以教师的德去感化学生是师生良好沟通的关键。
新课改背景下的师生沟通,既是教学的核心,教学的条件,也是教学的内容和手段。作为教育者,只有注重长期的积淀和有效的沟通,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自己的教育工作绽放艺术奇葩。
编辑:马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