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 在诊断卵巢癌复发和转移中的作用
2013-02-01谭毅红
谭毅红
长春市妇产医院,吉林长春 130042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较高,仅次于子宫颈癌。其预后较差,原因在于早期发现难度大,治疗措施不理想。临床资料表明,施行卵巢癌手术后,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是卵巢癌的复发和转移。因此,采用准确率高的技术手段早期发现肿瘤复发灶和转移灶,及时施行最优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有效遏制病情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PET-CT 是将PET扫描仪(功能显像)和螺旋CT(扫描显像)联合在一起,通过一次检查生成PET 图像和CT 图像的融合图像。这种组合不是简单的功能叠加,融合形成的图像包含精细的解剖结构、详细的生理生化信息。PET-CT 能为卵巢癌的复发和转移提供病灶的图像、精确定位,为诊断提供有力依据。该文分析了2009年2月—2011年2月60例卵巢癌术后患者的PET-CT 图像,将其诊断结果与CT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探讨了PET-CT 在诊断卵巢癌复发和转移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60例,全部施行卵巢癌手术,均为女性。年龄31~75岁,平均55.6岁;术后18个月内至少进行2次全身或局部PET-CT检查;首次PET-CT时间为术后2~15个月,平均9.2个月;所有病例均有术后1个月内血清学CA125检查结果、CT 影像学资料;肿瘤复发、转移的最终确诊依据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腹水细胞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及多种影像学检查结果。患者原发肿瘤病理类型有:透明细胞癌11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35例,子宫内膜样癌6例,内胚窦瘤3例,粘液性癌5例;全部患者均经过以铂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或放疗,施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1.2 检查方法
1.2.1 仪器设备 采用Biograph16 HR型PET-CT 进行显像,采用
HM-12型回旋加速器产生18F 正电子核素。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能够直观地表现出机体的生理功能,X-射线计算机体层显像(CT)能够详细地展现出机体的解剖结构,PET-CT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分辨率高、扫描迅速,是目前国际顶尖的功能分子影像系统。
1.2.2 PET-CT及CT 的诊断方法 嘱患者禁食6 h 以上,显像前60 min 避免高强度运动,保持安静休息20 min。经手背浅静脉注射18F-FDG,注射量按6.25 MBq/kg 与体重的乘积计算。注射示踪剂前测量血糖浓度,保持在7.0 mmol/L 内以下,但不得出现低血糖。安静、避光、平卧15 min后注射示踪剂。注射后在避光条件下平卧60 min,开始PET-CT检查。采用18F-FDG 作为显像剂,进行PET/CT 显像。18F-FDG 的放射化学纯度>95%。从颅顶至大腿中部为扫描范围。在电流180 mA、电压130 kV 的条件下首先进行CT 扫描,层厚度为5 mm,床速为20.5 mm/s,矩阵为512×512。PET 采用3D 扫描,以2.5 min/床位的采集时间同时采集4~6个床位,矩阵为128×128。然后采用迭代法(OSEM)进行重建,重建间隔为3.0 mm,重建层厚度为1.5 mm,以CT 数据对PET 图像进行衰减校正。在3D 模式下采集PET 图像,脑部图像应在注射显像剂30 min 之后进行。图像融合时CT 的矩阵改为128×128,获得校正后的PET 图像与CT 融合图像,以及盆腔或全身冠状面、横断面、矢状面的影像。最后请2~3位有经验的核医学及放射科医师进行阅片,分别独立分析PET-CT 融合图像、PET 图像和CT 图像,之后进行共同分析。采用目测法获取正常生理性摄取示踪剂18F-FDG后的图像、发生正常变异部位的图像以及伪异常变异的图像(即伪影)。观察有无异常的FDG 浓聚病灶,根据CT 图像表明的解剖信息确定浓聚病灶位置,测量其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max)。综合病灶大小、浓聚程度、位置及标准摄取值最大值判断是否为恶性病灶。
1.2.3 诊断判定标准 浓聚病灶SUVmax>2.5 为阳性结果 (排除可用生理原因解释的结果);将延迟一定时间后的显像结果与前次显像结果对比,SUVmax 在上次基础上升高10%以上判定为阳性;未发现明显浓聚病灶和SUVmax 进行性升高不超过10%为阴性结果。诊断复发和(或)转移的主要依据是:病灶所及范围内淋巴结直径>1.5 cm,腹腔内、肺部、肝脏出现明确转移性病变(结节、结块或多发低密度影)。通过帧对帧对比分析融合图像,结和患者的临床信息做出病灶定位,给出初步诊断意见。
1.3 统计方法
观察记录两组所得到的数据,采用SPSS11.0 软件来完成对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处理工作,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检查结果
通过进行二次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60例患者中有43例(71.7%)发生复发或转移,其余17例(28.3%)未发生复发和转移。共发现50例复发或转移病灶(淋巴结转移31 处,盆腔复发7 处,腹膜转移12 处),手术所见病灶位置、大小与PET-CT 显示一致。PET-CT 和CT 在诊断卵巢癌复发和转移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6.3%、73.2%、83.7%和73.4%、69.5%、62.8%。
各方法具体检出率如下:
①病理学检查结果:复发31例(100%),转移12例(100%)。②检查组(经PET-CT检查):复发26例(83.9%),转移10例(83.3%)。③对照组(经CT检查):复发20例(64.5%),转移7例(58.3%)。
2.2 结果比较
将PET-CT检查组与CT 对照组的卵巢癌的复发和转移的数据与手术病理组进行比较与对照,经χ2检验得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诊断中需要注意,随月经周期变化正常卵巢也有不同程度的18F-FDG 摄取,检查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生理周期,排除干扰,以免误判。此外还有多种生理原因可引起显像剂的摄入,分析时要予以考虑。PET-CT 图像较为复杂,应多人综合分析,给出初步诊断结果。要综合患者的血清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及病理活检等谨慎进行最终诊断。PET-CT 是将PET 和CT 显影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新型显影技术,它可以综合展现出机体的解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增加了影像学的立体性,从而提高了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PET-CT 显像迅速,作用优良,诊断结果可信度高,是现在诊断和指导治疗冠心病、肿瘤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最佳手段,也是健康体检的最尖端设备。PET-CT可用于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确定肿瘤的分期,评估肿瘤患者术后放化疗的疗效,判断肿瘤是否发生复发或转移,定位肿瘤病灶,为确定和优化肿瘤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力指导。由于其定位精确,还可以用于指导辅助放化疗定位、确定穿刺和活检部位。将PETCT 应用于卵巢癌复发和转移的诊断中,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在发病早期及时发现病灶,明确治疗方案,减少了漏检率和无效治疗,不仅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治疗时间,还在总体上节省了治疗费用,有效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有研究指出PET-CT 的辐射性较大,对机体也有一定副作用,故应综合考虑是否进行此项检查。
[1]张成琪,邓凯,刘庆伟,等.18F-FDGPET-CT 在卵巢癌术后监测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4):44-46.
[2]吴湖炳,王全师,王明芳,等.PET/CT 显像在探测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应用[J].中华核医学杂志2010,28(4):37-40.
[3]赵军,管一晖,左传涛,等.18F-FDG PET/CT 在探测卵巢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中的价值[J].中国肿瘤,2010,16(3):75-77.
[4]葛海云,蒋创.18F-FDG PET/CT 在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监测中的应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8):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