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网络环境下中小学体育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3-02-01张志波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28期
关键词:体育场体育训练体育课

◆张志波

对网络环境下中小学体育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

◆张志波

10.3969/j.issn.1671-489X.2013.28.018

作者:张志波,寿光市纪台镇第一初级中学(262722)。

体育场地建设关系着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需要高度重视:一要建设满足体育训练要求的、基础知识教育与训练并存的综合场所;二要建设体育网络教室,实现对中小学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和体育理想教育;三要建设开放的体育娱乐场所,赋予中小学体育课教学以新的环境。

眼下,网络和计算机多媒体已经渗透到了中小学的各个学科教学改革中,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它的交互性、高速度、大容量和不受场地限制的种种特点,为中小学学科教学改革注入新的动力,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了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的优劣。

但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也有它的弊端,需要教师认真研究与思考,特别是需要从另一个角度去建设与开发,以适应中小学多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例如,中小学的体育课,因为它是与活动有效联系的,并且体育训练与体育的项目还受个体影响而无法全部或者实施有效的室内计算机、多媒体教学,那么,体育教师就应该认真思考,寻求对策。通过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参与山东省教育厅开展的网络学习活动,笔者认为,现代中小学体育场地建设应重点突出以下思路,以满足中小学对体育课开设的需求,满足素质教育和全面育人教育的需求。

1 要建设满足体育训练要求的、基础知识教育与训练并存的综合场所

经过调查与研究,发现目前中小学除极个别的标准化学校外,一般只有一个操场用于体育课教学,而操场用于体育教学仅仅是中小学体育课的一个方面。因为中小学体育是一个多学科、多层次,且寓专业、素质、身体锻炼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它不仅仅只是学生能够打打篮球、排球那么简单,它更是学生身体发育时期多种素质培养与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中小学要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必须加强对体育训练场地的建设与规划,建设一个高质量的、能够满足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满足中小学体育素质训练的综合场所。

按照中小学体育训练标准,这个场所应该是既利于篮球、排球训练,又能够进行适合中小学体育训练的综合场所。要满足中小学生对体育的热爱、训练、学习要求,这个场所应包括网络、计算机操控、体育训练成绩分析、体育比赛成绩显示与排序、身体素质锻炼等要素,能够显而易见。当学生在这个场所中进行体育基础知识学习、体育素质训练、参与体育活动和进行体育比赛时,能够做到及时反馈信息,做到成绩分析与通报,同时能够对体育精神做到弘扬,体育文化氛围浓厚,体育道德宣传完备,体育综合报道及时,以满足网络、计算机多媒体环境下对中小学体育教学与科研的需求,适应现代人文对体育的要求,符合当代体育训练与发展的基本要求。

如现在的中小学操场,只是简单的体育活动场所,不能满足现代体育训练与网络、计算机的发展需求,应该加强管理与建设,应该将其纳入学校总体规划,纳入学校发展之列,尽快适应高标准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客观需求。

2 要建设体育网络教室,实现对中小学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和体育理想教育

随着网络与计算机的普及与发展,各级各类中小学已经将网络教室建设得相当标准化,并逐步开始实施基于网络教室的个性化教学改革。体育课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课程之一,也是中小学必修课,建设与体育教学、科研、教改相适应的体育网络教室,势在必行。

建设体育网络教室与其他文化课教室有别:

一是在满足体育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能够满足基本的体育训练之需要,能够做到学生在体育网络教室内,既通过网络和计算机学习、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又能够依据网络和计算机提供的信息,进行模拟训练,做到学有方向,训练有标准。

二是能够满足学生的专项训练之需要。中小学的体育课虽然不像大学体育,专项分得都那样明确,但依据中小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和个体身体素质要求,适当对中小学生加强体育专项教学与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素质,能够多出体育人才,快出体育人才,为发展我国的体育运动、建设体育强国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是中小学加强体育教学改革,应发挥网络、影视和其他媒体的作用,既做到对中小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教学,又能对中小学生进行体育道德教育,进行体育文化的熏陶。从这个意义上讲,及时在体育网络教室内组织学生观看体育比赛、参与与体育有关的其他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是对中小学生加强理想教育、做人教育与全才教育,并不是一门学科的教学任务,它是集体育、音乐、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外语、生物、科学、自然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体育自身的教育原则与教学模式,决定它的教育功能,如果建设一个多功能的体育网络教室,体育教师可利用这个场地,对中小学生实施科学的人生教育,使中小学生能够从小养成良好的体育世界观,力争做好体育训练工作,报效国家。

体育网络教室,不能单纯地以网络和计算机为标准,应该兼容体育训练、体育模拟练习、小型体育比赛、体育沙龙等,赋予体育教学以全新的内涵。

3 要建设开放的体育娱乐场所,赋予中小学体育课教学以新的环境

现在的中小学体育场所,每当放假时,基本上就关闭,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节假日的体育场所管理,缺乏必要的制度与人员,学生如果自由出入进行体育训练与活动,一方面影响到学校的安全,另一方面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

二是节假日体育场所管理人员困乏,不能做到按时管理,不能及时进行指导与有序开展;

三是如果开放体育场所,社会上的闲杂人员趁机而入,造成管理的难度;

四是学校、社会共同组织和担负起节假日体育训练的责任不够明确。

节假日学校体育场所不能对外开放,学生节假日体育训练无场所、无指导,会造成相对混乱的局面,这也为节假日的学生管理带来了难题。目前,我国的全民体育运动教育已经开始,学校、社会应该承担良好的体育训练职能,应该发挥现有体育场所的功能,通过协调与社会的力量,将体育场所归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学校应该利用节假日开放体育娱乐场所,加强对体育场所的管理,寓开放性原则于体育场所,为学生在课外或者业余时间进行体育训练提供强有力的帮助。网络时代,中小学生节假日经常性或者长时间与计算机打交道,他们的身体等会受到不良影响,造成视力下降、体力不支,良好的身体素质受到不该有的影响。如果学校能够加强对体育场所的管理,还体育场所节假日给中小学生,那么,中小学生的体育训练会得到应有的发展。要做好开放体育场所工作,体育教师要加强日常教育,教育中小学生热爱体育活动,爱护体育设施,自学遵守体育道德,遵从学校管理人员的教育与管理,并真心实意地投身到体育训练中,不能以此为娱乐、以此为活动,而放弃体育内在的自身教育,失去体育训练教育的真正目的。

加强对中小学体育场所的管理与建设,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一种对现代教育规律的研究,既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共同进行,更需要中小学生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从体育道德的基本要求出发,强化体育精神、体育成绩与体育动机的自我养成与教育。目前,各极各类高标准中小学体育设施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相信未来的体育训练会更加人性化。

猜你喜欢

体育场体育训练体育课
Two Funny Men
去体育场所时如何防疫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营养健康与体育训练结合的思考
体育课
青少年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