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3-02-01王均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28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多媒体信息技术

◆王均友

1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现代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方式、内容等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颖的教学方式逐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具有资源丰富、信息量大、图文声并茂等特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有助于将语文课文中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加强抽象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然而应该看到,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改善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使之促进小学语文的高效教学,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2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是一种主要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通讯手段获取、处理、显示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投影仪、电脑、电视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情境的创设,有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策略,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信息技术的运用打破了语文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大幅度增加了语文课堂的信息输入量,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然而由于一些教师观念上的偏差、认识上不足以及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使信息技术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1 高耗低效

信息技术运用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目前大多数教师都会选择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课文知识的讲授,但小学语文教师普遍缺乏研发一个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制作的课件大多以幻灯片形式展现,在信息的呈现、语言的表达以及交互操作设置等方面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将原先要板书的内容搬到了幻灯片上,花费精力制作的课件反而影响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出现了高耗低效的现象。

2.2 画蛇添足

小学语文课文大都是读来朗朗上口的名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为例,像《东方明珠》《登鹳雀楼》《台湾的蝴蝶谷》等文章都是介绍祖国文化风情的名篇美文,其丰富的内涵不止局限于在多媒体中展示的图片或视频中,同时更需要学生通过朗读来进行亲身体验和感受。教师如果单纯依靠多媒体的展示,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电子板书上而忽略引导学生在品读中得到的感悟,反而不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往往会产生画蛇添足之败笔。

2.3 忽视师生情感交流

信息技术的介入增加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便利性和直观性。但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使教学关系简单地从“人——人”关系转向为“人——机”关系或“机——人——机”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被弱化,也忽略了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往往会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3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正确运用

3.1 明确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信息技术,首先要明确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要把握辅助性原则、丰富性原则、效率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真正做到信息技术只是实现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而不应本末倒置,要使信息技术真正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服务。

例如,《蒲公英》一课,蒲公英是一种学生较为熟悉的植物,这一课学习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在脑海中对蒲公英有感官的印象。因此,在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中要充分考虑到对课本知识内容的丰富和与学生的互动。可以通过展示一组与蒲公英有关的图画或相关动画课件,让学生先根据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对蒲公英的认识来自己进行描述,然后与课文中作者的描述相对照,以增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避免学生对多媒体的过度依赖。由此,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是喧宾夺主的,也不是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应用的手段,它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需要用的时候,也不要去想方设法地去尽力运用。

3.2 有效创设教学情境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方式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情境教学的创设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充分理解小学生的情感特点——小学生的情感容易被激发。教师要通过情境的创设在课堂开始时迅速抓住学生的情感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其次,教学情境的设置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使用动态技术。教学情境的设置不能简单化为激情导入,而应该根据课文内容的具体情况选择创设合适的情境。

例如,在学习《哪吒闹海》一课时,教师可选择动画片《哪吒闹海》中一个恰当的片段作为新授课导入的情境创设。因为小学生最喜欢看动画片,用动画片进行导入,最能捕捉学生的学习兴趣。《哪吒闹海》动画片的展现,使得学生既对课文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也对这一课有了亲近的感觉。可见,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情感特点,集中了学生学习的精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从而为下文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提高本课的教学质量创造了条件。

3.3 突破重难点,拓展课文知识

由于信息技术的直观性、交互性以及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拓展课文内容,解决一些较难用传统教学方式解决的问题。如在学习《枫桥夜泊》等古诗词时,由于小学生的古文字基础薄弱,对诗词中一些字、词的用法很难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对这些重难点诗句进行多方面的直观阐述,并可以对作者当时所处的情境进行直观再现,对学生播放轻音乐来渲染气氛,让学生的学习情感与诗人的情感有所统一和共鸣。诗歌是我国优秀的文化积累,通过播放音乐,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同时也调动学生喜欢朗读和背诵诗歌的热情。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是整堂课都要运用,而是在需要它的时候。比如语文学习重点难以很好地呈现给学生,教学难点用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实现的时候,多媒体技术就可以辅助教学,使语文教学实现重难点的突破,启发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时也激发学生对古文的亲身感受,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4 结语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教学方式提出的新要求,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世界,还能使小学语文的学习变得直观有趣,为语文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捷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陆庆高.彰显多媒体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优势[J].中小学电教,2010(1).

[2]陈海桥.札札弄机杼 为何不成章:谈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思考与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4).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多媒体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