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过敏性紫癜与络病相关性的理论初探

2013-02-01朱浩宇冯晓纯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0期
关键词:络病络脉经脉

朱浩宇冯晓纯米 佳

(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长春130021;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长春,130021)

小儿过敏性紫癜与络病相关性的理论初探

朱浩宇1冯晓纯1米 佳2

(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长春130021;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长春,130021)

本文通过对古代及现代文献的回顾,将过敏性紫癜与络病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认为络脉在分布、功能方面具有基础性与广泛性,络脉与小血管有其相似性。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证候演变规律,与络病的病机变化特点相吻合。并且,目前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多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为主。笔者运用络病理论指导本病的辨证论治,有助于更清晰地把握其病机特点与病理演变,治疗上也更有针对性,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切实可靠的方法。

过敏性紫癜;络病;病因病机;治法;儿童

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它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血管炎综合征。临床特点为特征性皮疹,常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流行病学研究提示本病的发病率为(13.5~18.0)/10万,好发年龄为3~10岁[1]。中医古籍文献里无紫癜病名,根据其临床特征归属于“紫斑”、“葡萄疫”、“血证”、“肌衄”、“紫癜风”等范畴。《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葡萄疫》云:“此证多因婴儿感受疫病之气,郁于皮肤,凝结而成。大、小青紫斑点,色状若葡萄,发于遍身,惟腿胫居多。”《证治准绳·疡医·紫癜风》云:“夫紫癜风者,由皮肤生紫点,搔之皮起,而不痒痛者也。此皆风湿邪气客于腠理,与气血相搏,致营卫否涩,风冷在于肌肉之间,故令色紫也。”结合本病的临床表现和病机变化特点,笔者认为本病属络病范畴,本文从络病学的理论出发,探讨本病,现记述如下。

1 络脉与小血管的相关性

1.1 络脉的分布与小血管的关系中医理论认为经络由经脉与络脉组成。经,指经脉,有路径的意思;络,指络脉,有网络的含义。经脉为主干,从经脉分出的支脉称为别络,从别络分出逐层细化的络脉称为细络、缠络和孙络。正如《灵枢脉度》所言:“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经脉有一定的循行路线,而络脉则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网络全身。循行于体表部位的称为浮络、阳络,循行于各个脏腑的称为脏腑之络、阴络。《灵枢·经脉》曰:“经脉十二者,伏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经络体系,成为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络脉是气血运行的基层组织结构,分布广泛,具有支横别出、逐级细分、络体细窄、网状分布,络分阴阳、循行表里的独特空间结构[2]。这与西医学对血管逐级细化分支的分布特点基本相似,从大血管分出的中、小血管,又逐级细化为微血管直至微循环的各级微细动静脉,维持着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因此,小血管乃至毛细血管及微循环的分布和络脉有相似之处。

1.2 络脉的功能与小血管的关系经络作为气血运行的通道,运行气血是经络的主要功能。如《灵枢·本藏》曰“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指出经脉具有运行气血、营运阴阳、渗灌濡养、络属脏腑肢节等功能,络脉作为经络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承载着经脉主导的生理功能,络脉也正是以“行气血”为其主要生理功能,进而发挥其他各种生理功能。经脉系统按其运行气血的不同分为“经气环流系统”和“心脉血液循环系统”[2],进而络脉系统又将络脉分为经络之络(气络)和脉络之络(血络)。经络之络运行经气,脉络之络运行血液。共同发挥“气主煦之,血主濡之”的正常生理功能。同时络脉具有气血行缓,面性弥散,末端连通,津血互换,双向流动,功能调节的运行特点。如《灵枢·小针解》:“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又如《明医杂著》曰:“津液者,血之余,行乎脉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这些都与西医学中血管的生理功能,如维持血液在血管内的正常运行,血管内外进行物质交换等作用极为相似。

2 络病理论与过敏性紫癜病因病机的相关性

小儿为纯阳之体,加之“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和“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外感六淫邪气或脏腑功能虚损,饮食起居失宜均可伤及络脉,导致的络脉功能障碍及结构损伤,血液不循常道,溢于脉外,则发为紫癜。同时络脉病变的致病因素及络脉病变还可引起继发性的脏腑组织病理变化。此外,络脉功能障碍导致津血互换障碍,津凝为痰,血滞为瘀,痰瘀作为病理产物反之亦可再次伤及络脉,加重本病。

2.1 病因

2.1.1 热邪热为阳邪,热邪易动血,若热入血脉,灼伤络体,迫血妄行,则可引起吐衄发斑诸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血溢论》云:“小儿诸溢血者,由热乘于血气也。”

2.1.2 毒邪中医认为“邪盛谓之毒”。毒邪既包括六淫邪毒、食毒、药毒等外毒,也包括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和气血运行失常的病理产物所致的内毒如瘀血、痰浊等[3]。邪毒乘虚而入,伤及络脉,肌肤、胃肠、肾、膀胱之络受损,血不循经,血溢脉外,则见各种血证。

2.1.3 风邪风性善行而数变。其致病具有发病迅速、

行无定处、变幻无常的特征。故风邪引起的紫癜,表现为发无定处,此起彼伏,时隐时现,伴有瘙痒。同时,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为病。

2.1.4 湿邪湿为阴邪,易袭阴位。故湿邪致病多伤及人体下部,因此紫癜以下肢较为多见。正如《素问·太阳阳明论》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湿性趋下,易袭阴位。”同时湿邪粘滞重浊,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遏气机,从而使气机升降失常,出现相应脏腑组织的证候。若胃肠经络阻滞不畅,腹气不通则腹痛。若湿邪滞留关节筋骨,气血痹阻,阳气布达受碍,故可见关节疼痛重浊。

2.1.5 瘀离经之血,即为瘀血。瘀血滞留,血行障碍,可使出血加重或反复出血。《血证论》曰:“凡物有根者,逢时必发,失血何根,瘀滞即成根也,故反复发者,其中多伏瘀血。”瘀血不去,阻塞经络,使气血不运,血溢脉外,复又引起新的出血,瘀滞成根,从而使本病容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若病程日久,阴虚致络体失于濡养,僵硬涩滞,易于损伤;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使血运失常,均可再次导致瘀血的出现,故血瘀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

2.1.6 虚气血阴阳是络脉发挥其功能的物质基础,络中气血充沛、输布渗灌正常则络脉得养,若气血阴阳失常,络失濡养,则亦可引起出血症状。阴虚火旺,虚火灼伤血络;气虚不能统摄血液,二者均可使血不循常道,血溢于脉外。故虚是紫癜发病的内因。

2.2 病机根据络病理论,致病因素伤及络脉导致络病时,就会表现出与络脉生理结构和气血循行特点相适应的病机特点,即形成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络病病机特点[2],这也是造成本病病程较长、频繁复发的原因。从而出现络气郁滞、络脉瘀阻、络脉绌急、络息成积、热毒滞络、络脉损伤、络虚不荣等络病一系列基本病机变化,既包括络脉自身气血的病机变化,而且也包括络脉病变基础上脏腑组织继发性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为一系列的相关脏腑组织的证候。

若热毒滞络或络中气血阴阳不足虚而不能濡养,使络虚失荣,固摄无权,均可使络脉损伤,导致血液不循常道,溢于脉外。皮肤络脉损伤,则见皮肤瘀点瘀斑;肾脏络脉损伤则出现尿血;胃肠络脉损伤则出现吐血、便血等出血症状。如《灵枢·百病始生篇》记载:“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广义上讲阳络是指在上在表的经脉;阴络是指在下在里的经脉。吐血、咯血、咳血、唾血、鼻衄、齿衄及皮下出血均为阳络伤的血证;而便血、溺血为阴络损伤的血证。离经之血所形成的瘀血,又可导致络脉瘀阻,络脉瘀阻作为病理产物反之亦可加重本病出血症状。在络脉瘀阻基础上,又可导致络脉绌急,使气血运行不畅,绌急挛缩而痛。胃肠络脉绌急则出现腹痛突然发作,关节络脉绌急则出现关节疼痛不能行走。若邪气稽留络脉,痰瘀阻滞于络脉,络息成积则可出现关节肿痛、屈伸不利。

可见,本病的病位在络脉,病机关键是络脉损伤。从络病论治过敏性紫癜对于更清晰地认识其病机变化、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3 治疗探讨

络病理论认为,络病的病理实质为“不通”。络病治疗的目的在于保持络脉通畅,络脉以通为用是络病的治疗原则。故根据紫癜“不通”的病因及病机特点,选择不同的通络治法。

3.1 清热解毒通络热毒滞络,灼伤络体,迫血妄行,引起各种出血症状。要止其出血,必清其血热,故叶天士提出“入血犹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大法。丁樱认为本病多因外感时邪,毒热内侵所致,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立法,应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研究发现对皮肤紫癜的消退,关节肿痛、腹痛症状的消除均有较好疗效,且可控制病情进展,达到缓急兼顾、标本同治的目的[4]。常克认为此病乃伏毒潜藏体内,遇感诱发。以泻黄散为基础方加之清解里热、透邪解毒之品如贯众、板蓝根、竹叶、蒲公英等,治疗本病,使邪毒外透而病愈[5]。

3.2 祛风除湿通络王毅强[6]考虑本病乃血分伏热,外感风邪伤血损络致使血溢脉外引起,又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血柔嫩而易热,加上脾肾机能相对不足,卫表不固,腠理不密,易感风邪,所以采用祛风舒络,化瘀消斑的基础方加减治疗。张博[7]认为湿邪对过敏性紫癜的的发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治疗上宜适当加用化湿药,并用四妙散加减论治。

3.3 活血化瘀通络血瘀为过敏性紫癜主要的病理环节及致病因素,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唐容川所言:“凡系离经之血,与营养周身之血已睽绝不合……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反而阻新血之化机”,“故凡吐衄,无论清凝鲜黑,总以祛瘀为先”。尹常秋,张涛,王永明[8]等采用活血化瘀祛斑汤,药用丹参、红花、桃仁、川芎等配伍使用功善活血化瘀,行血通络,具有降低血液粘滞度和抗凝的作用,减少毛细血管内血栓带来的血管损伤而达到化斑消癜之功效,同时配伍生地、丹皮、赤芍、茜草等凉血活血之品,能增强毛细血管张力,具有改善毛细血管脆性的作用,全方合用共奏活血凉血,化瘀祛斑之功效。

3.4 益气养阴荣络络病日久,气血阴阳不足,气虚不能充养,血衰不能资荣,络脉失于荣养,则见本病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叶天士认为“大凡络病,通补最宜”。常与益气滋阴补血、荣养络脉之品,以补药之体作通药之用、或配伍通络祛滞养血之药。赵粉娥,刘喜赖等[9]认为紫癜的形成是气不摄血,而使血不循经溢于皮肤、黏膜之下,因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存之源,脾主统血。健脾益气法能达到固本澄源之目的。以党参、黄芪、山药等益气健脾药为基础方,取得满意疗效。赵尚华教授认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一般病程较长,内攻脏腑、耗伤营血、累及于肾,多有气阴两虚之证候,运用益气养阴法治疗该病疗效确切[10]。

[1]Prais D,Amir J,Nussinovitch M.Recurrent Henoch-Schonlein Purpura in children[J].J

Clin Rheumato,2007,13(10):25-28.

[2]吴以岭.络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3-24.

[3]李晓强,刘春援.从“毒邪伤络”探讨过敏性紫癜的病因病机[J].吉林中医药,2012,32(3):222-239.

[4]黄芳.丁樱应用犀角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经验[J].世界中医药,2009,4(4):200-201.

[5]陈佳,张波.泻毒汤治疗过敏性紫癜[J].内蒙古中医药,2009,28(12):12-13.

[6]王毅强.祛风为主辨证分型论治过敏性紫癜临床应用[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1,15(1):57.

[7]张博.论湿邪在过敏性紫癜发病中的作用[J].中医研究,2008,12(21):12-13.

[8]尹常秋,张涛,王永明.活血化瘀治疗过敏性紫癜之体会[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6,8(1):68-69.

[9]赵粉娥,刘喜赖.健脾益气法治疗过敏性紫癜36例[J].陕西中医,2010,31(6):682.

[10]闫京宁.赵尚华教授运用益气养阴法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举隅[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0(6):51-52.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0.077

1672-2779(2013)-10-0114-03

��韩世辉

2013-04-26)

猜你喜欢

络病络脉经脉
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望“纹”知病,“掌”握小儿健康
从络病学说探讨糖尿病肾病的病机及治疗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结肠络脉探析
基于清代温病学著作的络病理论探讨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