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肝解郁汤埋线治疗乳腺增生50例

2013-11-23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0期
关键词:俞穴象限乳房

徐 忠 杨 燊

(四川省达县中医院门诊中医集中诊疗区,达县635000)

乳腺增生病 (hyperplastic disease of breast,HDBA)又称为乳腺结构不良症,是一种以慢性非炎症、非肿瘤为其主要特征的常见女性疾病,经常表现为女性周期性乳房疼痛。

乳腺增生病属于中医 “乳癖”范畴,中医对防治乳腺增生病有着副作用少、疗效显著的特点。笔者利用清肝解郁汤合穴位埋线治疗60例乳腺增生患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单纯性乳腺增生患者均为女性,来自我院妇科门诊,年龄 (40.46±9.86)岁,最大小19岁,最大61岁,体重 (60.03±10.32)kg,病程3~5年,其中单侧乳腺增生35例,双侧增生15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和200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的诊断标准[7]制定。① 乳房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连续3个月或间断疼痛3~6个月不缓解;②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肿块,肿块可分散于整个乳房,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推之可动,可能触痛,可随情绪及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消长;③乳腺钼靶摄片,确诊为乳腺囊性增生者;④常伴随月经前加重,易怒或抑郁等;⑤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垂体肿瘤及药物等原因导致的乳腺发育异常,至少满足以上①②③③条。

1.3 治疗方法 所有单纯性乳腺增生患者均口服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中药汤剂清肝解郁汤加减:陈皮10g,青皮10g,白芍20g,桔梗10g,川芎10g,当归15g,生地黄20g,苏叶10g,半夏10g,香附10g,远志10g,柴胡10g,茯神20g,贝母15g,甘草6g,山栀10g,木通6g,三棱10g,莪术10g等。每天1副,水煎服,每天煎服两次,均为饭后半小时服用,30副为1疗程,总共服用3个疗程。

穴位埋线选用穴位取背俞穴双侧心俞穴、肺俞穴、肝俞穴、肾俞穴,胸腹部选膻中穴、双侧乳根穴、关元穴、中脘穴、双侧归来穴、双侧血海穴、双侧足三里穴、双侧丰隆穴。采用00号羊肠线剪短成3~5mm浸泡于75%的酒精中,用镊子放于9号腰穿针内,根据穴位所处肌肉的丰厚程度选用羊肠线的长度及斜刺还是针刺进针,刺入穴位后稍微提插捻转,产生得气感后,一边向外拔腰穿针,一边向内推针芯,把羊肠线推入穴位,拔出腰穿针,用消毒辅料按压针孔,出血者贴上输液贴,每个3天埋一次,每周埋线2次,总共埋线12周24次。

1.4 疗效指标 症状改善指标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乳腺专业委员会2002年制定的分级评分法为依据[7],①乳房肿块:肿块直径<1cm计1分,肿块直径1~2cm计2分,肿块直径>2cm计3分;②乳房疼痛:隐痛、无触痛计1分,隐痛明显、有触痛计2分,疼痛及触痛明显计3分,疼痛严重、不能触碰并影响活动计4分;③肿块范围[8](1个象限计1.5分),局限于1~2个象限3分,3~4个象限6分,5~6个象限9分,7~8个象限12分;④全身伴随症状评分:情绪变化、月经异常、腰膝酸软、胸胁闷胀者,每项计3分,治疗后症状不变计3分,有改善计2分,恢复正常计1分。

疗效评价[9]:以治疗前后积分改善率为参考,改善率= 〔(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改善率≥90%为治愈,改善率70%~89%为显效,改善率30%~69%为,改善率<30%为无效。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不满足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满足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积分数据均采用χ±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0例患者,治愈10例,有效3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治疗后肿块直径积分、疼痛积分、肿块硬度评分、肿块范围评分、全身便随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详见表1,且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表1 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积分

3 讨论

乳腺增生属于中医 “乳癖”范畴,该病在女性青春期以后任何年龄皆可能发病,特别是中年妇女为发病率最高。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竞争压力的逐渐增大,该病发病率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1]。该病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只有上皮细胞增生,其中不典型增生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2],因此乳腺增生最严重的后果是癌变,癌变率约为2%~4%[3],且不典型性乳腺增生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是无乳腺增生病的4.3倍[4]。目前认为该病的发生多与激素水平的改变相关,如催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的比例失调,此外,胆固醇及其氧化产物胆固醇环氧化物也可导致该病的发生[5]。中医病机多因肝气郁结,情致不畅引起,正如《外科正宗》云: “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脉痞涩,聚积成核,初如豆大,渐如棋子”。目前研究表明[10],乳腺增生多为本虚标实,以肝、脾、肾亏或气血虚为本,肝郁气滞、痰凝血痕、湿浊积聚结于乳络而成,因此治疗应注重调理脏腑同时加以祛邪。因此本研究在治疗上选用疏肝解郁、祛痰软坚的清肝解郁汤,穴位上选用乳房后部对应穴位的心俞穴、肺俞穴,乳房周围的选用膻中穴、乳根穴,旨在通条乳房周围阻滞之经络,具有止痛软坚之功效,选腹部关元、归来穴、中脘穴能调理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选远端丰隆祛痰,血海、足三里调血补气。然而居于本研究的优先条件,只观察了治疗后乳腺增生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未能对于患者的激素水平、远期疗效观察深入研究,待进一步研究。

[1]郭英民,郭诚杰.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1076例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24(2):30.

[2]姜军.早期乳腺癌临床研究进展[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23):2063-2065.

[3]林擎天.囊性乳腺病的诊断和治疗[J].实用外科杂志,1986,(6):56.

[4]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3.

[5]李佩文,邹丽琰.乳腺癌综合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23.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5-46.

[7]周雪瑞,黄选东.乳腺与乳腺癌[J].生物学通报,2004,39(7):26-27.

[8]张卫华,王珊玺,李艳,等.电针对乳腺增生病患者乳块参数、痛阈及血清IL-2含量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1,29(10):118-119.

[9]罗小光,曾涛,刘凯,等.通络刮痧和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201-203.

[10]钱丽旗,裴晓华,许芝银.中医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思路与方法[J].中医杂志,2008,49(1):72-73.

猜你喜欢

俞穴象限乳房
勘 误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拔罐治疗脂肪肝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用脑过度揉揉后腰
中医推拿法提高宝宝免疫力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