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
2013-01-31张景洲刘铁军
张景洲 武 海 刘铁军
(1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130021;2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130117)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指的是经血生化和内镜等检查无异常发现,临床表现为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或上腹烧灼感,可伴食欲不振、嗳气、恶心或呕吐等难以用器质性疾病解释的一组症候群。其发生机制与胃酸分泌、Hp感染和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1]。中医学认为其应属于 “痞满”、“胃脘痛”、“嘈杂”、“吐酸”等相关病症。
1 中医学病因病机探讨
FD中医学认为病变在胃肠,涉及肝脾。肝气郁结是其主要的病机,病因则多由情志不遂,或邪犯脾胃等导致脾胃气机失常,胃气郁结、肝胃不和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正如 《沈氏尊生书· 胃痛》所说:“胃痛,邪于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治疗上以疏肝解郁,行气和胃、缓急止痛为主要原则。首先,肝气郁结、胃失和降为病机关键。肝为风木之脏,性喜调达而恶抑郁,肝主疏泄,能调节人体情志活动,分泌排泄胆汁,协调脾胃气机升降以促进腐熟运化;胃为 “水谷之海”,主受纳和腐熟水谷,以降为顺,以通为和。肝气调达则胃气和降有常。若因情志抑郁,久郁伤肝犯胃,或因脾胃病久,土虚木侮,而致肝气郁滞,疏泄失职,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则见胃院胀满疼痛;胃气上逆,故呃逆暖气,甚则呕吐;胸胁为肝经所过,肝失疏泄,经气不利,故痛连胸胁;肝失调达,气机郁滞,则情志失畅;若气郁化火,肝性失柔,则见急躁易怒;气火内郁犯胃,可见吞酸嘈杂;肝气犯胃,胃纳失司,故见食纳减少。叶天士云:“胃土久伤,肝木愈横。”土虚木旺互为因果,久病脾胃虚弱,肝木克乘,病证愈发难愈。
2 现代医学发病机制
现代医学对FD的发病机制认识还不是很清楚,但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一个多因素决定的症候群,其中涉及生物学、社会心理学等多学科因素。目前有两个主要假说可以较好地阐明FD发病机制,即上胃肠道动力功能下降(如胃排空迟缓、胃窦动力降低、肠道动力功能紊乱、胃节律性障碍等)及上胃肠道感觉敏感或痛觉阈值减低。而功能性胃肠病罗马体系更强调心理-社会因素,治疗上也十分强调个体化治疗与对症治疗相结合,认为心理治疗对于本病是不可或缺的。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精神心理因素在FD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已证实,胃肠道是精神心理因素最敏感的靶器官,即胃肠病患者多存在情绪障碍,情绪上的应激变化可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和下丘脑使植物神经功能发生改变,并通过免疫系统、内分泌、酶系统和神经递质的作用引起胃肠功能失调,消化不良症状程度多与抑郁焦虑分数成正相关[2]。临床中发现患者如睡眠改善,情绪放松,则食欲好转,腹痛、腹胀也会减轻。
3 肝郁与精神因素的关系
五脏之中肝与情志关系最为密切。从中医角度讲,任何形式的心理应激首先影响了机体正常的气机,进而气血津液及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机体的正气(内环境)受到损害。精、气、血、津液又是情志活动产生的物质基础,即所谓 “形与神俱”。情志活动以五脏功能活动为基础,而五脏的功能活动又有赖于气机的调畅。《素问·举痛论》篇说: “百病皆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矣。”据此认为,情志所致疾病,气病居多,郁占首位。元代医家朱丹溪提出 “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即 “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肝主疏泄,调节气机,故肝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情志活动与肝的疏泄功能相互影响。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治疗上多从疏肝理脾入手。《类证治裁·痞满》云:“暴怒伤肝,气逆而痞。”脾胃乃气机升降之枢纽,肝失疏泄导致气机逆乱,升降失调,引发腹痛、腹胀、早饱等症,治疗当疏肝理气解郁为大法。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人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3]
4 结语
总之,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患者精神神经功能紊乱所致之功能性消化不良与中医 “肝郁”证具有高度相关性,病理特点也极具相似性。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情志的作用。七情过激、精神内伤可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气机不利,横逆犯胃,使脾胃功能失常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故肝郁是FD最主要的发病基础,从肝郁角度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闻春生,韩文.功能性消化不良120例临床特点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6):4643-4644.
[2]王世荣.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8,28(6):411-412.
[3]韩海燕,韩桃.情志变化与儿童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关系[J].吉林中医药,2008,28(3):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