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年制高职语文诵读教学初探

2013-01-31

职教通讯 2013年9期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文章

卞 波

诵读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是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训练思维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今天我们提倡的诵读,已不再是古代私塾里常用的摇头晃脑式的“诵读”,它摒弃了枯燥乏味的诵读内容、不加思考的诵读方式、机械僵化的诵读方法。现代语文教学理念下的诵读,是通过脑、眼、口、耳等多方面的感知,熟读文章内容,分析主旨要义,领会写作意图,最终达到熟悉成诵的目的。根据诵读与文本的关系可以把诵读分为读和背两大类型,再根据读的腔调可以把读分为朗读、朗诵、吟诵3种类型。[1]

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高职是上个世纪末兴起的一种新兴的教育培养模式,它兼具高中和大专两个阶段的特点。五年制高职学生入学时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自觉性不高,再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导致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浓,效果不显著,语文素养也急剧下降。笔者有关五年制高职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有40.5%的学生对语文课程不感兴趣,有67.8%的学生认为,自己平常读书较少、文学积淀不足,有56.2%的学生认为,语文课诵读时间安排较少,有46.3%的学生反映,语文教师不采用范读的形式指导学生诵读等。因此增强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而大力倡导诵读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诵读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关系着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发展能力的养成。

一、诵读教学在五年制高职教学中的作用

(一)诵读能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拥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具备厚积薄发的实力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语文课程共开设4个学期,250学时。[2]其间既有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又兼具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读书较少、文学积淀不足的特点,语文教师可以采用诵读教学法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的语感。笔者学校在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上,特别强调诵读的重要性,每学期初语文教师都会给学生们布置本学期的诵读篇目,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诵读篇目。每节课课前10分钟为学生诵读展示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准备情况,依次登上讲台,或有感情地朗读,或大声地朗诵,或声情并茂地吟诵。学生每学期都有3次诵读展示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量大大提高,文学积淀也逐渐增强。学生除了会阅读教材中的文章,还会主动阅读课外的知识,如唐诗、宋词、元曲等古代文学经典,还有现当代著名的诗歌、散文作品,这样就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积淀了深厚的人文素养。

(二)诵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领略语言的丰富内涵,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传统的职教语文课堂重视分析,轻视积累;重视理性,轻视感悟;重视模式,轻视个性,使得原本书声琅琅的课堂被教师繁琐的理性分析所取代,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变成了死气沉沉的技术训练课。这是当前职教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弊端,由此导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在职教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不敢当众发言,害怕站到讲台上演讲。要解决这些问题,诵读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取大量的语言材料,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胆量,让他们很好地驾驭语言,自由地表情达意。笔者学校在进行语文教学改革中,大胆起用诵读教学法,在授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读、多背、多演,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刚开始实施时步履维艰、困难重重,很多学生感到不适应,有的抱怨语文课堂太累,有的干脆不愿配合老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从中发现了兴趣,找到了自信,特别是看到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逐步提高时,他们开始对诵读刮目相看,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

(三)诵读能增强学生的审美力,使学生感受文学的博大精深,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

当前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着“讲”有余而“ 读”不足、“ 析”有余而“ 思”不足的现象,导致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如果在语文课上适时采用诵读教学法,学生通过调整语调的高低,调节节奏的快慢,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到课堂上来,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当中。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选用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采用诵读法进行教学,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能借助想象对文本进行再创造,获得感性印象。当感性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学生就会茅塞顿开,深刻地领会文章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文学的魅力,从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3]许多经典作品词句优美、意蕴深远,经常诵读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还能使人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提高精神境界和人格气质,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目的。

二、五年制高职语文的诵读教学方法

(一)教师率先垂范,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诵读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语文教师越来越多地依赖多媒体的手段来进行教学,原来的教师范读变成了录音朗读,原来的教学板书变成了电脑字幕,师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倡导诵读教学除了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还要求教师能够率先垂范,给学生做好示范引领作用。教师范读不仅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还能把自己体验到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接触,产生情感的共鸣。[4]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能迅速地理解课文内容,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来诠释课文,这样方能提高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培养其良好的诵读习惯。笔者在进行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时,每一篇文章都要亲自范读,然后指导学生诵读,特别注重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并在课外开设诵读选修课,从普通话入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让他们在以前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五年制高职学生经过两年的系统训练后,都能声情并茂地诵读文学作品,把其中蕴藏的丰富内涵品味出来,体验作品的感情美。

(二)营造诵读情境,激发学生养成浓厚的诵读兴趣

文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描述的生活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品读、体验、揣摩、感悟,唤起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5]如讲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美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荷叶”、“星星点点的荷花”、“如流水般的月光”等情景,教师可以精选一些清华园的荷塘和月色下的荷塘等图片资料,通过课件的形式带领学生欣赏。在多媒体的展示下,学生仿佛走进了月光笼罩下的荷塘,和朱自清一样若有所思,在淡淡的喜悦中挥之不去的是淡淡的哀愁。此情此景,能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如果此时低缓悠扬的音乐声响起,学生一定会用心朗诵《荷塘月色》,理解作者的心境。再如讲解《鸿门宴》一文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补充楚汉战争的相关故事,介绍刘邦、项羽双方明争暗斗、剑拔弩张的斗争形势,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让学生扮演其中的人物角色,通过话剧表演的形式将课文中的内容在舞台上呈现出来。因为人物对话在课文中所占的篇幅较大,这就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诵读的教学情境,学生在表演前需要反复朗读,直至把台词全部背诵下来。这样学生不仅增强了对文章的把握和理解,还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和表演能力,而这些正体现了五年制高职语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特色。

(三)在诵读中思考、想象,理解文学作品的意境

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意境感人,因此,五年制高职语文诵读教学并不是让学生机械地记忆,而是在诵读的过程中借助作品形象的载体——文字加以联想和想象,让文中描绘的意境变得清晰起来。合理的想象能帮助读者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情境当中,在读者心里形成“内心视象”,再现文章的意境美。如戴望舒的《雨巷》这首现代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教师在进行诵读训练的过程中,应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理清“寂寥悠长的雨巷”、“像梦一般地飘过的有着丁香一般忧愁的姑娘”等词语的象征意义,体会诗人浓重的失望和彷徨的情绪。再如讲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唐诗时,先让学生通过诵读对“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有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然后让学生联想这一神话般的魅力境界背后所隐藏的哲理,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诗人对自然奥秘及人生哲理的探索,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高雅的艺术,进一步提升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在诵读中品味、感悟,提高文学的审美情趣

诵读需要多次反复实践,才能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在学生初步读懂、理解文章语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次朗读品味语言,运用自己已有的情感经验,感悟文章写法上的妙处,体验文章的美学特征。[6]诵读文章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审美情趣的过程,因此要把诵读训练和思维训练、情感体验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语文能力。如苏轼的《前赤壁赋》这篇赋文舒卷自如,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声调和谐优美,是一篇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佳作。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地分析语句,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艺术特色。通过品读、感悟苏轼笔下的“ 江水”、“ 清风”、“ 明月”等自然景色,学生们才能感受到苏轼由于政治失意所引起的矛盾、痛苦心情,理解苏轼对宇宙、对人生的独特思考和超脱的襟怀,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学鉴赏力和审美情趣。再如讲解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一文时,教师应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品味文章清新朴实的语言,从“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等语句中理解陶渊明对官场的厌恶和辞官归田的决心以及乐天知命的人生态度,感悟文章的自然纯真之美。在诵读中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

五年制高职语文兼具高中语文与大学语文两个层面的教学特点,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它既要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文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既要满足学生就业后的岗位需求,又要使其具备一定的发展能力。而诵读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文学修养、增强发展潜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将诵读教学有效地贯穿到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职业素质。

[1]吴岳岚.中职语文教学中诵读教学研究[J].C N K 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9( 4):8-11.

[2]马成荣,夏英.江苏省中职、五年制高职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研究报告[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32.

[3]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1.

[4]何巧涓.职业中学语文诵读教学探究[J].C N K 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8( 3):20-22.

[5]覃可霖.论语文诵读教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 2):83-84.

[6]赵敏.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诵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 1) :77-78.

猜你喜欢

五年制高职文章
《五年制高职一体化育人论纲》推介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五年制高职企业实习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