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下地方戏剧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对策
——以晋江高甲戏为个案
2013-01-31胡铁龙
胡铁龙
(集美大学 音乐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中国戏曲(China Opera)具非常丰富的艺术资源,其主要由滑稽戏、民间说唱和民间歌舞三种不同形态的艺术表演综合而成, 源于汉唐发展到宋金方形成较为完整的戏曲艺术,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戏曲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体系的古印度梵剧、古希腊、罗马戏剧现在已难觅其迹,只有尚存历史遗留的残缺不全的石头剧场,其艺术形态已经消失成为限于文本文献的历史文化遗产[1](P74~76)。而在长达上千年的发展历史过程中,中国戏曲形态不断推陈出新,更迭递嬗且兴盛不衰,到20世纪80年代全国共有317种声腔剧种,出现地方戏曲蓬勃发展的局面。三十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城市化不断加速以及文化消费的多元化选择,地方戏曲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再加上戏剧本身改革的滞后,一些地方戏剧已经消失,而绝大多数地方戏剧濒临灭绝的局面,勉强支持的地方戏剧则观众减少、市场化运作前景暗淡,只能依靠财政拔款勉强维持运转。中国戏曲发展史说明戏曲的生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市场,都是市场化的产物,戏曲与剧种都是依照观众的审美趣味自然而然生成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戏曲的市场化是其传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戏剧危机的不利局面下,地方戏剧惟有适应市场才能谋得发展。在全国戏曲均面临大衰退的背景下,泉州晋江地区的高甲戏市场却异常繁荣兴盛。因此,本文将以晋江高甲戏为个案,来分析和探索地方传统戏剧市场化的可行性对策。
一、泉州高甲戏发展概述
始于明末清初的高甲戏(含泉州高甲戏、厦门高甲戏)又称“戈甲戏”、“大班”、“九角戏”、“土班”,最早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方剧种。其音乐以“泉腔”弦管为主,吸收闽南吹奏乐、笼吹、拾音等艺术之长,唱腔为南音兼收俚歌小调,既有清婉之韵又有刚健之气,语白为闽南方言,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末、丑等种类,尤以丑角表演见长。保留剧目600余个。高甲戏系福建五大剧种之一,在海内外泉腔语系影响较大泉州高甲戏是目前闽南多种剧种中传播范围最广,观众群体最多的一个本地戏曲剧种[2]。高甲戏主要分布在闽南方言区域, 遍布于泉州、厦门、三明尤溪和中国台湾省,还随着闽南华人华侨而传播到东南亚华人聚居地。泉州高甲戏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独树一帜的剧种,它的地域特征明显突出,操闽南方言泉州腔,演唱南音,吹奏南乐形成本地区具有很强欣赏性的大剧种,承载着地方文化的诸多精华。所创立的傀儡丑(木偶丑)表演艺术的独持性,是其他剧种少有的,它演时活泼风趣,舞蹈性极强,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涌现出“柯贤溪、陈宗熟、林赐福、许仰川”等闽南名丑。培育出中国戏剧“梅花奖”优秀演员。 1949 年以来,高甲戏《连升三级》、《风冠梦》、《金魁星》、《金刀会》、等剧目接连引起轰动,在中国戏曲大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泉州高甲戏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曾多次到香港、菲律宾、新加坡、台湾、金门进行访问演出,它不仅深入到闽南人的精神世界,且是维系大陆、台湾、东南亚华人华裔的一条重要情感纽带,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2]。2005年泉州高甲戏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泉州高甲戏被列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晋江高甲戏市场化:成就与问题
闽南文化是在吸收融合了海洋文化、中原文化和古越文化的精华而形成的优秀地方文化,而泉州高甲戏粗犷豪放的表演形式无疑体现了闽南人民的敢拼敢赢、豪迈豁达的性格特征。泉州高甲戏舞台上表现的爱恨分明、大善大恶、大喜大悲,乃至表演音乐的高亢激越的唱腔恰恰是闽南人的真实写照。而泉州高甲戏在晋江人生活中尤其受欢迎。晋江海外华人华身在异国,高甲戏成为他们的文化精神寄托,东南亚华人华侨邀请晋江高甲戏班前往演出成为当地闽籍侨民的必备节目。在20世纪30年代,泉州高甲戏福荣兴、福美兴、建成兴、金福兴等戏班频繁赴东南亚进行演出,演出市场遍及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推动着泉州高甲戏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市场化。
晋江高甲戏的市场化程度大概可以从高甲戏剧团数量、高甲戏演职人员、高甲戏市场需求、高甲戏市场效益和高甲戏表演场次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1)在全国地方剧团整体箫条的情形下,如今的晋江就像个“戏窝子”,晋江市有一个公办高甲戏国营剧团,十九个在册的民间职业剧团,另有四十个以上常年在晋江市进行演出的外地高甲戏剧团,还有上百个没有经过注册的民间高甲戏剧团。(2)晋江市高甲戏剧团目前共有国家一级演员1名,二级演员1名,三级演员11名,还有一批具相当资质潜力并已能在重要演出活动中担纲的年轻演员。这支以青年演员为主体的年轻队伍经过严格的科班训练,他们基本功扎实、表演手法程式规范,在民间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剧团2003年度演出250场、2004年度演出270多场,在演出市场中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按照平均每个剧团35人计算,高甲戏从艺人员3000余人,充足的高甲戏表演人员有效的保证了晋江高甲戏的演出和艺术传承。(3)晋江高甲戏的市场需求主要有农村市场、市民市场和国外市场,而农村市场成为高甲戏最大的市场需求。在晋江,大凡有孩子考上大学、做生意赚了钱、过生日、结婚生子等喜事,或是各种民俗节庆,以及侨胞回乡等,都会邀请高甲戏剧团前来庆贺助兴,这俨然成了晋江人的一种习俗。在晋江市小小的64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据统计共有一千多余座露天戏台,平均一个行政村就有三个戏台,个别的甚至多达十一个。许多富裕的行政村都投资四、五十万甚至上百万盖起专供高甲戏表演的剧院,从而为高甲戏剧团到农村表演提供了优越的演出场地。目前,晋江市高甲戏团每年还有不少出国演出的机会,让这一传统戏曲找到更大的世界舞台。(4)高甲戏剧团常年活跃在农村,积极在农村中找舞台,足迹遍及300多个村,每年在农村演出不下6000场,观众达4000万人次。“从农历2月到10月,我们剧团几乎每天都有演出安排。”晋江新庆成高甲戏剧团团长洪进步告诉记者,一场接着一场,很累,但演出的红火着实让他心里乐呵呵。和新庆成高甲戏剧团一样,晋江大多数高甲戏剧团平日都在为演出奔忙。淡季不淡,旺季更旺。(5)在火热的演出市场的支撑下,大多数高甲戏剧团都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晋江市区蔡厝社区石鼓庙有一个戏台,戏台下是可容六百个人一起看戏的红漆长椅,从农历7月15开始天天有戏。社区老人会老蔡说,“都是一些来酬神的敬戏主出的钱。来演出的剧团,包括厦门金莲升、泉州市高甲剧团等,每场演出费七千元左右,最差也要三五千元。”晋江小百花高甲戏剧团团长颜迎梅告诉记者,虽然该团2000年才成立,但平均每年的演出都在300场以上,一场戏的价格平均在3500元左右,一年的演出费便超过100万元。现在,每个剧团的生存状况都不错,专业剧团不用说,像小百花、群艺这样的职业剧团,就常被抢着预订,一年纯盈利至少在10万元以上。
但是晋江高甲戏在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首先从市场表演需求方面来看,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断冲击,使得现在人们的艺术文化消费面临多元化选择,尤其是国外音乐流行文化的“西风东渐”,晋江高甲戏在本地的市场基础不断受到威胁,农村传统市场不断萎缩,而市民市场和国外市场还无法替代农村市场[3](P49~50)。在高甲戏观众构成上,以中老年人居多,年轻观众日渐减少。晋江市第19届戏剧展演节开演,受到了晋江广大市民的欢迎。然而,记者注意到一个现象,观众几乎是清一色的中老年人,就算偶尔有几个年轻人,也大都是陪长辈来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与高甲戏渐行渐远。从历史性角度而言,晋江高甲戏的发展壮大和海外侨胞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随着老一辈侨民的去世,而新一代的闽籍侨居对家乡的感情没有上一代的浓厚,无形之中对晋江高甲戏的演出市场造成不小的冲击。从剧团数量方面来看,在晋江江民间职业剧团管理处档案上注册的高甲戏剧团正在逐年减少,在2007年尚有二十六个团,三年后仅剩十七团。而且民间剧团管理较为松散,演员流动性较大,民间剧团增加演员不再靠自身的培养而主要是相互挖角,暗示着行业内部潜伏着严重的危机[4](P89~93)。再次,演出人员后继乏人, 连晋江最负盛名的专业剧团晋江市高甲戏剧团也面临着“专业演员后继乏人”这个阻碍剧团成长的棘手问题。“现在舞台上的表演者虽仍以年轻演员为主,但真正留在剧团把这当事业的很少,更多的是把它当成临时的谋生手段”。一位剧团负责人直言,与其他行业收入相比,戏剧演员付出与所得难以成正比,无法体现职业的优越感。最后,高甲戏的表演方式较单调、枯燥, 与年轻一代的性格、心理相去较远。高甲戏用的虽是闽南话唱腔,但这和生活中的发音还是相差很大,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障碍。这些制约着晋江高甲戏市场可持续发展,如果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和改善,泉州高甲戏有可能步全国大多数地方戏剧的后尘而步戏剧危机。因此,晋江高甲戏应未雨绸缪,以市场为发展导向,积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以求得新的发展。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传统戏剧的发展对策
(一)固本思源——高甲戏应积极融入地方民俗
地方传统戏剧和本地社会民俗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本地的人文、历史、习俗影响着地方传统戏剧的产生、发展和壮大。因此地方传统戏剧的传承和发展必须要回归其本源,首先重视在戏剧表演中融入地方民俗而非盲目创新,从而才可以获得坚固的发展基础。泉州高甲戏在福建闽南地区尤其是在晋江具有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已经成为闽南人的一种陶冶情操的文化艺术形态,与闽南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已经成为闽南人生命形态的外部体现,具有一种闽南文化共同体的身份认同的意义,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已经逐渐渗透到当地群众的民俗生活中[4]。而高甲戏融人晋江民俗重要方式是参与红白喜事、婚娶寿庆、民俗节庆、侨胞回乡的演出,高甲戏艺人需要积极把握住晋江民俗的特点,从而创作出贴近当地群众,可以有效活跃民俗节庆和喜事气氛,从而达到民俗和戏剧的有机融合。
(二)改革创新——高甲戏应紧扣时代发展脉搏
应该说,危机其实从戏剧产生之时就己伴随,而每一次大的危机都相应会有重大的变革。当代地方传统戏剧的根本出路在于市场化,必须创作出大量的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戏剧作品。高甲戏的艺术魅力要得到新生代的认同,自身还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剧团要找准位置,寻求适合观众口味的表演形式。谈到高甲戏戏剧内容,晋江市文化馆原馆长李灿煌表示,用历史题材反射现代生活,不能太脱节,否则,会让观众觉得有距离,一定要雅俗共赏。作为柯贤溪的嫡传弟子,赖宗卯不断思变,把手机、西装等时代元素巧妙地融入高甲小品戏中,令人耳目一新,忍俊不禁。对此,赖宗卯说:“艺术不是一种摆设,是要给观众欣赏的。任何艺术都要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创新,否则,就将被观众淘汰”。如夺得国家最高奖“文华新剧目奖”的《金魁星》就是因为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而晋江市高甲戏剧团的新戏《金兰情》能受到观众的肯定,就是因该戏首次用投怀送抱、喝交杯酒等形式来表现,比传统形式的轻勾云袖、暗送秋波更大胆直接,更易为现代观众尤其年轻观众接受。
(三)注重传承——高甲戏应从娃娃抓起培养观众
任何一种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最终都与当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程度密不可分,因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当地群众对其长期的支持和热爱,而当地青少年作为地方戏曲潜在的未来观众群体,青少年群体文化认同感对地方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起着决定性的关键作用。因此,我们在非物质文化发展中必须把泉州高甲戏从娃娃抓起培养观众,从小培养青少年群体对民间传统音乐的兴趣。“年青一代观众的断层,是造成传统文化逐步失去市场的重要原因。”戏剧界行家们一致表示,培养观众要从小抓起,最好从课堂抓起。可喜的是,戏剧传统文化的传承引起了有识之士的重视,有关方面从2005年开始启动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目前,晋江有多所中小学校将高甲戏的表演和欣赏引入教学内容,如象山小学早在1995年就已把高甲戏编入校本课程,成立了高甲戏剧团,将原汁原味的乡土艺术融入校园文化。经几年的教学积累,学校的小高甲戏剧团已能挑大梁。此外,青阳霞行幼儿园也将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列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校园到处张贴着柯贤溪的表演剧照,课堂上、晚会上,小丑星表演得有模有样,小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1]张媛.市场导向下地方戏剧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唐莉洪.晋江高甲戏的现实角色[N].晋江经济报,2007-07-07(03).
[3]吴宇杉.“二元经济”与高甲戏行业危机[J].艺苑,2010,(4).
[4]张媛.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闽南“拍胸舞”的发展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