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与选择观下的梁实秋

2013-01-31车志红

枣庄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论战译作梁实秋

车志红

(福建江夏学院 人文系,福建 福州 350108)

一、适应与选择论及相关研究

翻译适应选择论是由清华大学教授胡庚申教授首先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翻译理论,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概念。翻译适应选择论是生态翻译学理念中的一个重要主要部分,是生态翻译学的基础性研究。生态翻译学认为,最佳的翻译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累计结果;对于译者来说,只有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译者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对于译文,也只有在适应生态环境背景下,译文才能生存、生效。因此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正是在这种循环交替过程中,才产生真正有价值的译作。生态翻译学还提出独特的生态翻译方法,就是运用“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的方法,形成适应中有选择,选择中有适应,并最终达到是“淘汰留强”目的[1]。

生态翻译学理论中涵盖的适应选择论中的关键术语“适应”与“选择”从最初的提出,到现在频频出现在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中也才经过了短短的几年。在这些年中出现了一些关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代表性文章,如胡庚申在2004 年借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适应/选择”学说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探索了“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他在2006 年发表的文章《从译文看译论》中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阐述和例证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在不同方式、不同类型翻译活动中的具体应用[2];蒋骁华于2009年从翻译适应选择论中的“三维”转换理论视角评议了“牡丹亭”的三个英译本,从而证实了翻译过程实际上是译者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有机统一的过程[3];刘艳明,张华在2012 年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阐述了《红楼梦》霍克思译本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结果[4]。

本文拟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阐述翻译家——梁实秋的翻译实践与理论。

二、梁实秋的翻译成就

梁实秋生于1903 年,原名梁治华,字实秋。梁实秋被大多数人所熟知是因为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文学评论家。然而事实上,他更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他在我国翻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最受人瞩目的翻译贡献便是他独自一人,花了近40年的时间,完成了40 卷本、约400 万字的《莎士比亚全集》。此外,他还翻译了不少西方文学作品,如《阿伯拉与哀绿绮斯的情书》、《西塞罗文录》、《威尼斯商人》、《奥赛罗》、《威尼斯商人》、《奥赛罗》、等。梁实秋不仅在翻译实践方面成果斐然,他对翻译理论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与鲁迅之间长达8 年的论战。他们在论战期间发表的数十篇针对翻译理论的文章,使人们对翻译标准重新认识,对丰富和发展了翻译理论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适应与选择观下的梁实秋

(一)梁实秋对译本的选择

梁实秋曾说,“翻译之事甚难,所译之书有艰深者,有浅显者,其译事之难易相差不可以道理计”,但他选择要翻译的每一部作品都是艰深者。然而他并没有知难而退。要翻译这些赫赫有名的文学巨匠笔下的经典名著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大的努力,承受更大的压力,在此仅以他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为例。最初翻译《莎士比亚全集》时,梁实秋是和另外两位学者一起进行的,后来他们都放弃了,只有梁实秋一人坚持了下来,而这一坚持就是近40 年。在那个条件相当艰苦的年代,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绝对是个辛苦的差事。当时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完全是免费的,因此他不得不一边承担繁重的任课任务,以养家糊口,另一边还在坚持翻译。而且,当时他所能得到的有关原著的相关资料非常少。为了能够忠实,准确的翻译出莎士比亚的作品,他从各种渠道查找有关莎士比亚作品的资料。他就像愚公移山一样,一点一点的收集材料,一字一字地把原文变成译作。终于经过近40 年的时间,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决心,梁实秋最终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并得到了学者们普遍的认可。

梁实秋知道翻译之难与苦,更知道翻译名著会更苦,但是他毅然决然地还是选择了这些名著。他并没有敷衍了事,认真地对待翻译是他一贯坚持的立场。梁实秋说,《神曲》,《浮士德》、《失乐园》,莎士比亚悲剧等文学巨著都是但丁,歌德,莎士比亚等呕心沥血的结晶。因此他选择了这些作品作为他的翻译素材,这就注定了他必然要花费他毕业的心血来完成这些译作。梁实秋翻译的这些名著无疑是顺应、适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的潮流。因此每每有梁实秋的译作出版时,大家都竞相获得。他的译作受到大家广泛的认可,可谓“译有所成”。

(二)梁实秋对翻译标准的选择

忠实,流畅,传神是梁实秋的翻译标准。“一切文学作品之翻译能做到相当忠实,相当可读,即甚不易。偶有神来之笔,达出会心之处,则尤难能可贵,可遇而不可求。”[5]要做到既忠实又流利是很难的事。忠实与流利常常发生冲突。如果想保留原文的内涵和语法,就难以使译文流畅可读,而要使译文流畅,又常常要删除一些冗余的部分。梁实秋的译作就是他运用“忠实,流畅,传神”互相博弈,并最终达到均衡的结果准的结果。

针对当时较为流行由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梁实秋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三个标准中,“信”是最重要的,“达”也是要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保证译者译出的作品能被读者看懂。梁实秋强调要忠实原文。在翻译时,译者要全面地忠实原文是很难做到的。译文在忠实原文的意思,语音,句式等矛盾时,必然有所取舍。很多人认为梁实秋的译作在“信”、“达”方面表面特点突出,在“雅”方面表现不够。叶珊说:“……朱(朱生豪)译有‘达’、;‘雅’;梁实秋有‘信’、‘达’”。言外之意,梁实秋“雅”有不足。余光中也说过,梁译本“信、达、雅”都有兼顾,但有时“舍雅就信”。在许多评论家都对梁译本的莎士比亚全集持有异议时,梁实秋坚持认为,所谓的“雅”既包含原作文笔的“雅”,也包含内容的“雅”。如果原作文笔不“雅”,他也会如法炮制,他拒绝将莎士比亚作品改成流畅优美的文字。他认为,莎士比亚的作品本就如此,他的责任就是如实传达。梁实秋他认为没有必要过分强调“雅”,原作“雅”则译得雅,原作不“雅”,译文不一定非得译得雅。

在翻译标准中的选择中,是该运用“忠实,流畅,传神”,亦或是“信、达、雅”,梁实秋结合他的丰富的翻译实践,做出了适当的选择,因此梁实秋的翻译过程中的行为无形中符合了当代生态翻译学中的翻译适应选择理论。

(三)梁实秋对翻译原则的选择

纵观梁实秋的译本,不得不承认他的译作有些比较晦涩,让读者读起来有些吃力,就连梁实秋的夫人程季淑都曾建议梁实秋使用流畅的中文,以使译文通俗易读。但梁实秋却一直坚持他自己的原则,他说:“不成,不要说你们看了吃力,我也觉得吃力……,莎士比亚就是这样子,需要存真。”(梁文蔷,1993:39)童元方曾批评梁实秋译的《呼啸山庄》,认为其译作“失败”得“令人可怜,甚至可悲”。[6]在童元方看来,梁的译作与其文学创作上的文笔简直是判若两人。一些学者认为梁实秋的译作忠实原文,但文采不足。面对评论家的质疑,梁实秋并不是不知情。朱光潜就曾写信给梁实秋,并明确地告知他:“大作雅舍小品对于文学的贡献在翻译莎士比亚之上。”面对大家的质疑,梁实秋坚持自己的观点:“‘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的写作与翻译,都只是尽力为之,究竟译用于作,还是作用于译,我自己也不知道。”梁实秋虽然知道别人对他的褒贬,但他并不迁就读者。他之所以那么做,是他自己的选择。采用他所擅长的方式,把莎士比亚的作品翻译得像他的雅舍小品那样文采斐然,对于他来说是有办法办到的,但他并没有去迎合部分读者的喜好,而是采取了吃力不讨好的方法。他坚持“译者是介绍人”这个身份,把自己变身为隐身人,不喧宾夺主,而是竭尽全力把原作者推到前台。

很多人也质疑梁实秋译的莎士比亚戏剧不利于表演。针对这一提法,梁实秋认为他所译的莎剧并非一定是用来表演的,是否适合上演并不是他翻译莎士比亚作品的指导原则,并且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戏剧并不一定完全依赖表演而存在。

此外,梁实秋在翻译评论方面做的最为轰动的事无疑是他与鲁迅先生之间长达8 年的论战。在20 世纪20、30 年代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梁实秋多次率先挑起了与鲁迅的隔空论战。在论战期间,梁实秋发表了多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梁实秋和鲁迅争论最激烈的当数“硬译”问题。梁实秋不同意鲁迅提的“硬译”观点,因此提出了许多的批评意见。梁实秋于1929 年发表了《论鲁迅先生的“硬译”》和《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两篇文章,批评鲁迅的翻译“生硬”、“极端难懂”,离“死译”不远。鲁迅则于1930 年发表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给予反驳。在8 年期间,二人你来我往,发展了数十篇的文章就翻译问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论战,以致最后鲁迅要“绕开梁实秋而行”。可以说,在这场论战中,梁实秋还是略占了上峰。

梁实秋在翻译中奉行自己的原则,并坚持下去。虽然他的译作也招来其他学者的评判,但他并不随波逐流,而是坚定地选择了自己的原则;虽然他对他人的理论也提出质疑,甚至引发了一场翻译理论史上空前的论战,但他并不惧怕。实际证明,梁实秋与鲁迅的论战是翻译史上前所未有的对翻译理论的深入探讨。这场论战震惊了翻译界,也给翻译带来深远的影响。

四、结语

梁实秋毕生致力于翻译工作,把许多的著名的外国文献经过自己的不解努力译成了中文,推动了对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在他的一生中,他选择了他热爱的翻译事业,选择了他要翻译的伟大作品,选择了他的翻译标准,并持之以恒地运用了下去,他的翻译事业就是选择与适应的结果。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

[2]胡庚申.从译文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应用例析[J].中国翻译,2006,(4).

[3]蒋骁华.译者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J].上海翻译,2009,(4).

[4]刘艳明,张华.译者的适应与选择[J].红楼梦学刊,2012,(2).

[5]梁实秋.白猫王子及其他[M].台北:九歌出版社,1980.

[6]童元方.丹青难写是精神[R].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98.

猜你喜欢

论战译作梁实秋
觉醒年代的一次公开论战
what用法大搜索
北平的零食小贩
梁实秋与冰心的友情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半路夫妻情也深
曹刿论战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再论战后初期台湾经济发展特点
不怕得罪人的梁实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