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早产儿护理措施
2013-01-31周玉娥
周玉娥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昆明650011)
略述早产儿护理措施
周玉娥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昆明650011)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活产新生儿。近年来,早产儿的出生率不断升高,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为5%~10%,死亡率为12.7%~20.8%。体重越低,死亡率越高,尤以小于1000克者死亡率更高。早产儿由于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全,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因此,加强对早产儿的护理,优化早产儿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早产儿;护理;感染
1 保暖
1.1 适宜的环境温度能使早产儿维持理想的体温,室温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55%~65%。
1.2 监测体温变化,根据早产儿的体温、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体重越低者,周围环境的温度越接近早产儿的体温。体重小于2000g者,应放入暖箱保暖,并根据体重调节合适的暖箱温度。即体重小于1000g者,箱温34~36°;体重1001~1500g,一箱温32~34°;体重1501~2000g者,箱温30~32°。
2 呼吸道的管理
早产儿由于呼吸功能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呼吸暂停、青紫、呼吸困难,常表现为呻吟、口吐白沫、呼吸增快、三凹征等。美国的临床研究发现,近30%的早产儿会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患儿因呼吸系统疾病延长了住院时间,又有10%的患儿因呼吸困难需要治疗7天以上。早产儿出生后吸入空气时,SPO2低于85%,说明有缺氧,应给予氧疗。吸氧浓度、时间应根据缺氧程度及用氧方法而定,使SPO2维持在85%~ 95%即可。若持续吸氧,吸氧时间最好不超过3天或在血氧监测下用氧,防止氧疗并发症发生。SPO2大于95%出现高氧血症的危险性明显增加,易损伤早产儿不成熟的视网膜,导致部分或者完全失明。当患儿发生呼吸暂停时,可弹足底、托背、摇动小床,以刺激呼吸,使之缓解。严重者给机械通气。
3 合理喂养
3.1 足月儿相比,早产儿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临床问题,喂养困难是其中重要的问题之一。早产儿由于缺乏有效的吸吮和吞咽而导致喂养失败。在临床工作中,许多早产儿在获得协调有效的喂养之前需要多次帮助和反复指导,母乳喂养非常重要和必要。只有成功喂养才能达到正常足月儿的标准,约25%的早产儿由于喂养问题而延迟出院。
3.2 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而无青紫的患儿,可在生后2~4小时喂10%的葡萄糖水2ml/kg,无呕吐者,可在6~8小时喂奶。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伴有青紫的患儿,可适当延长喂养时间,喂奶量可根据消化和吸收能力而定,以不发生胃内潴留及呕吐为原则。最好给母乳喂养,无法给母乳喂养者可给早产儿配方奶。吸吮无力及吞咽功能不良者,可行鼻饲或口饲喂养,每次管饲喂养前应抽取胃潴留量,胃潴留量<每顿奶量的25%时可继续喂养;胃潴留量>每顿奶量的25%但<每顿奶量的50%时,只需补足余量;胃潴留量>每顿奶量的50%时,可考虑停止喂养。必要时,静脉补充高营养液。喂奶后取右侧卧位,并注意观察有无青紫、溢奶和呕吐发生,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日晨起空腹测体重一次并记录,以便分析,调整营养的补充。
3.3 人类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从妊娠3个月到18个月,快速增长的大部分时间在生后。大脑快速增长的时期很容易受营养的影响,可能导致智力和运动功能的长期损害。有人在尸检中发现,重度营养不良的患儿的脑细胞较正常儿减少15%~20%,体重小于2000克的营养不良早产儿脑细胞则较正常减少60%,表明营养不良极易造成脑损伤。早产儿营养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支持接近于宫内生长率的最佳饮食,而不给生长发育中的新陈代谢和排泄系统增加压力”。三大营养物质供给热能比例为:碳水化合物40%~45%,脂肪40%~45%,蛋白质15%。母乳喂养是早产儿的重要营养来源,它能有效降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率。然而,单纯母乳不能满足早产儿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还需加上一定的热能、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国外的一些医院里,一般使用特殊加工的人奶、早产儿配方奶或经过比例配制的三大营养物质来满足母乳喂养的不足。
4 预防感染
早产儿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应加强口腔、皮肤及脐部的护理,每天沐浴后用安尔碘或75%酒精消毒脐部,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每天口腔护理1~2次。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前后均应洗手,严禁非本室人员入内。如人流量超过正常时,应及时进行空气及有关用品的消毒,确保空气及仪器物品洁净,防止交叉感染。
5 防治低血糖
5.1 新生儿低血糖症的标准为出生后24小时内血糖<2.2mmol/L,24小时后血糖<2.2~2.8mmol/L(不需考虑出生体重和年龄)。新生儿低血糖症最常见于早产儿和<胎龄儿,糖原储备不足、糖异生酶活性低下和胰高血糖素反应迟钝为主要原因。低血糖症状可在生后数小时至一周内出现,常表现为反应低下、嗜睡、喂养困难、呼吸暂停、苍白、阵发性发绀,或多汗、易激惹、震颤、眼球异常运动、惊厥等,在输注葡萄糖后临床症状常有好转。
5.2 早产儿生后头2天应每4~6小时监测一次血糖,再间断测定血糖数天直至度过危险期。医护人员应重视新生儿低血糖的预防,提倡早期喂养,对早期单纯母乳喂养而乳量不足者尤应提高警惕。如血糖20mg/dl或有低血糖史,应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2ml/kg,以每分钟10mg/kg的速度维持静脉滴注,使血糖稳定在40mg/ dl以上水平,持续48小时,再降低浓度。大多数患儿于2~3天后,随着奶量的增加可停止输液。
6 预防核黄疸
早产儿由于肝功能差,有黄疸者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指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umol/L逐步上升到85.5umol/L或以上时出现的,临床上除黄疸外无其他症状,1~2周内消退。
生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205umol/L,早产儿不超过257umol/L。但个别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不到205umol/L也可发生核黄疸,因此,对于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应有警惕,以防对病理性黄疸的误诊或漏诊。光疗是治疗黄疸疗效显著而安全的方法,药物治疗选用苯巴比妥、白蛋白等,如黄疸比较严重的,有可能发展为核黄疸者,应及时给予换血治疗。
7 预防出血
7.1 早产儿因缺乏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所以出生后需补充维生素k10.5~1mg/kg/d,如无明显颅内出血用3天,如有则应延长。
7.2 早产儿应及早开奶,促进肠道菌群形成,有利于维生素k的合成,预防出血。注意观察有无呕血、黑便,皮肤口腔黏膜有无出血。
8 保持舒适体位
8.1 促进屈曲体位 用毛巾或床单制作早产儿的卧具即“鸟巢”,使其脚能触及衣物,手能触及毛巾床单,能感觉边际,有安全感。
8.2 头颅塑形 使用水枕,可避免早产儿常见的双侧头部平坦,因头部平坦可造成持久的体格及心理社会适应困难。
9 减少噪音刺激
噪音对早产儿正在发育中的大脑有很多副作用,可引起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急剧波动,还可带来长期的后遗症,如听力缺失和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等。因此,护理人员应尽力莹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开关门轻、操作轻),避免穿高跟鞋,避免敲击暖箱等。
10 减少疼痛刺激
疼痛对新生儿,尤其是接受大量致痛性操作的早产儿,可造成一系列近期和远期不良影响,应引起重视,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比如:要提高对早产儿疼痛护理的管理质量,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以减少由于医护人员的操作不当而引起的早产儿疼痛;集中治疗,早产儿的治疗应该制定一个计划,以减少由于计划不当而过多对早产儿的疼痛刺激;正确安置早产儿体位,在给早产儿实施疼痛性操作时,护士可将两手分别置于新生儿的头部和双脚,并使其成屈曲体位,可显著降低各种致痛性操作所产生的疼痛;抚触、安慰奶嘴也能降低疼痛感。
11 减少光线刺激
光线对早产儿脑部发育有很大影响,光线刺激可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增高,生长发育缓慢,持续性照明能致早产儿生物钟节律变化和睡眠剥夺。然而,大多数新生儿病房都采用持续的、高强度荧光照明。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光线对早产儿的刺激,如拉上窗帘以避免太阳光照射,降低室内光线,暖箱上使用遮光罩,营造一个类似子宫内的幽暗环境。24小时内至少应保证1小时的昏暗照明,以保证宝宝的睡眠。
总之,早产儿是一个极其脆弱的群体,在工作中医护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娴熟的业务技能,加强巡视,正确喂养,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做好抢救准备;其次,医护人员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医疗护理,对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及日后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6.081
1672-2779(2013)-06-0112-03
��韩世辉
201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