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一“点”不放松——文言文翻译强化“踩点得分”意识的益处
2013-01-31王光华
王光华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学生失分较多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翻译时往往忽略试题的“采分点”。教师只要有针对性地强化培养学生抓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采分点的敏锐意识,就能让学生将 “考”“教”“学”三者结合起来,知道要找什么、学什么、梳理什么,使答题有指向性、预习有针对性、备考有系统性,从而提高翻译与解答文言文选择题的准确性,创造文言文阅读得分新的增长点,突破文言文翻译得不了高分的瓶颈。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综合性强,难度大,从高考评卷和平时测试的情况来看,学生失分往往比较多。究其原因,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学生翻译时往往只注重文句的大意,而忽略试题的“采分点”——高考评卷的得分点。
笔者以为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考查的固然是全句的翻译,但命题者对文句的设定是独具慧眼的,他们总是选择那些带有特殊语法现象和关键词语的句子给考生翻译,并将其设定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所以教师只要在平常的文言文教学与训练中有针对性地强化培养学生抓采分点的敏锐意识,就能突破文言文翻译得不了高分的瓶颈。
一、哪些是“采分点”
那么,什么是文言文翻译的采分点呢?高考文言文句子翻译的采分点从大处来说一般有三大块,即句子大意、关键词语和文言特殊句式;从小处而言,则主要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下面结合高考题加以分析。
1.通假字
通假字作为古汉语当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高考翻译的句子当中不时出现,是重要的采分点之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例如:
(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2010全国大纲卷Ⅱ,“没”通“殁”,死亡。 )
(2)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2010山东卷,卒,通“猝”,仓猝。 )
2.双音节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主要指那些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与用法却不同的词,最为特别的是,有些古今异义词的词形与今天的某些双音词相同,但其在文言文中却是两个词,翻译这类词时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能以 “今”释“古”。例如:
(1)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2010山东卷,“于是”为在这个时候。)
(2)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2009全国卷Ⅰ,“交结”解释为结交。)
(3)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2009全国卷Ⅰ,“从而”解释为跟从而且。)
(4)自以为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2009全国卷Ⅱ,“颠沛”在此处为跌倒之意)
3.词类活用
作为文言文中一种特有语言现象,词类活用主要表现为名词作动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几种情况。翻译的时候需要我们根据它在文中的位置以及它的语法功能等,确定它的词性和词义。例如:
(1)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有向池呼鱼。(2010天津卷,“衣”,穿上:“袖”,袖子里藏着。两者均为名词动用。)
(2)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2010山东卷,“师”,用对待师长的礼节,名次作状语。)
(3)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2011江西卷,“贤”,认为……贤能,意动用法。)
(4)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 [2011湖南卷,“衰”,衰颓(的文风),形容词动用。]
4.固定结构
文言文中,固定句式具有一定的整体意义,翻译时不能拆开理解。因此,牢牢地掌握常见的固定句式对正确、快速翻译文言文显然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例如:
(1)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吕徽之乎?”(2011四川卷,“得非……乎?”固定结构,译为“恐怕……吧”“莫不是……吧?”)
5.特殊句式
这里的“特殊句式”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包括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几种情况,翻译的时候要体现出它的结构特点,同时要和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相符合。例如:
(1)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2010全国大纲卷Ⅰ,加点的句子为介词结构后置。)
(2)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 (2009天津卷,加点的句子为宾语前置。)
(3)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2010江苏卷,加点的句子为主谓倒装句式。)
二、强化“踩点得分”意识的四大益处
1.抓住采分点,学生会翻译了(知道要找什么,答题有了指向性)
一道文言文翻译题,赋分少则3分,多则5分,在所给的分值中,一般大意只占1分或2分,其它的都要答对得分点才给分。明白了这一点,学生在拿到一道翻译题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从句中找关键词句,找采分点。这样,他们就不会或者少遗漏一些自己本来知道的字词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了。
2.抓住采分点,学生会听课了(知道要学什么,预习有了针对性)
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绝大多数老师都会把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作为重点来讲,并且要求学生分类整理并强化记忆。但是学生往往不尽明白这样做的好处,在执行中打折扣。强化了采分点的意识后,学生自然就会懂得它们的重要性了,因为高考考的就是这些内容。搞清了这一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针对性大大增强了。每学一篇新课文,他们在预习时、在初读时就注意了从课文中调关键词句;在听课的时候,注意听这些关键词句的含义;在复习巩固的时候,也会把它们当作一课的重点来掌握。符号标注法的使用,让一篇课文的重点知识一目了然,学生也不用专门再去作分类梳理,学习的效率也大有提高。
3.抓住采分点,学生会复习了(知道要梳理什么,备考有了系统性)
基于同样的原因,学生在文言文板块的复习与训练中也纠正了过去的一些不良习惯,一是复习文言基础知识时不注重基本字词句的习惯,二是做文言文阅读题时只做题而不读文章、翻译时只管大意而不挑采分点的习惯。以往做阅读题,学生只是一味地去找答案,去选ABCD,这样练习,收效甚微。强化采分点意识以后,每碰到一道文言文阅读题,学生都会自觉地通读全文,找出文段中的关键词句并解释。这样持之以恒,久而久之,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课本以外的文言词句,而且培养了学生对采分点的敏感与捕捉能力,翻译句子的精度大有提高。
4.抓住采分点,学生会学习了(知道要抓住什么,三者有了促进性)
抓住了“采分点”这一点,并将它渗透到新课教学、日常训练与高考复习中,也就是将“考什么”跟“教什么”“学什么”三者结合起来,一定会使学生顿生豁然开朗之感,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准星,提高文句翻译与解答文言文选择题的的准确性,从而创造文言文阅读得分新的增长点。